账号:
密码:
  想到这里,萧景贞眼中的犹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决绝!
  他收回目光,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的声音,终於停了下来。
  “今日殿试,到此为止。”
  他的目光扫过所有噤若寒蝉的贡士,最后,在陈锋的身上,意味深长地停留了一瞬。
  “诸位贡士,且先退下,回馆驛等候。三日后,传臚大典,朕自有分晓。”
  没有讚扬,没有批评,没有表態。
  皇帝的態度,模糊得让所有人都捉摸不透。
  “臣等,遵旨!”
  陈锋率领著身后那一百多名早已心神俱疲的贡士,行礼告退。
  当他转身,走下那漫长而冰冷的汉白玉丹陛,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其余的一百多名贡士,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沿著来时的路,向宫外走去。
  这条路,来时充满了紧张与期盼。
  归去时,每个人的心中,却都五味杂陈。
  他们看向最前方那个年轻人的背影,眼神充满了复杂。
  赵景行快走几步,来到陈锋身边,他看著陈锋平静的侧脸,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低声说道:“陈兄,今日你殿上之言,振聋发聵,景行,拜服。”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真诚道:“然,木秀於林,风必摧之。陈兄此策,所触动的,乃是国之根本。前路,怕是……步步荆棘,凶险万分。陈兄,务必多加小心。”
  陈锋转头看了他一眼,看到了他眼中的真诚,微笑著点了点头:“多谢赵兄提醒,陈锋明白。”
  裴宽也跟了上来,他看向陈锋的眼神,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敬佩,而是近乎於仰望。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陈……陈兄……我……我从未想过,书,还可以这么读,国事,还可以这么论!我……我今日方知,自己与陈兄的差距,不啻於云泥之別!”
  他说的,是发自肺腑的话。今日殿上,陈锋所展现出的格局、胸襟,以及那种敢於直面问题、敢於为天下开新局的无畏勇气,彻底顛覆了他对“读书人”的认知。
  而另一些人,则远远地缀在后面,看著陈锋的背影,窃窃私语,眼神中充满了嫉妒与恐惧。
  “狂妄!简直是狂妄至极!竟敢妄议祖宗成法!”
  “哼,我看他是想当第二个商洛,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命!”
  “此人若得势,我等家族的生意,岂不是要任其宰割?此人,乃我辈读书人之公敌!”
  他们已经將陈锋视为异类,视为公敌。
  当眾人即將走出午门时,一个身影从侧方快步赶了上来,与陈锋並肩而行。
  陈锋转头一看,竟是副主考,礼部尚书张柬之。
  张柬之並未看他,只是目视前方,仿佛在自言自语:“老夫为官三十载,今日,方知何为经世之才。”
  他脚步不停,与陈锋错身而过时,才侧过头,深深地看了陈锋一眼,郑重无比地点了点头。
  那眼神中,有激赏,有期许,更有担忧和鼓励。
  这个小小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陈锋目送著老人离去的背影,心中微微一暖。在这波诡云譎的金陵朝堂,他並非完全孤立无援。
  眾贡士各怀心思,在宫门外相互无言地拱手作別,各自登上府邸派来的马车,或徒步走向馆驛方向。
  金陵城,在经歷了一场殿试风波后,表面上恢復了平静。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正酝酿著一场更大的风暴。
  陈锋的名字,和他那篇关於“新税法”与“皇家银行”的策论,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如同燎原之火,在京城的高层圈子里,疯狂地流传开来。
  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新科会元。
  他变成了一个符號,一个象徵。
  支持他的人,视他为“国士”,是能挽救大乾於危难的希望。
  反对他的人,则视他为“国贼”,是动摇国本、蛊惑君心的奸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三日之后。
  那一天,传臚大典,將决定状元、榜眼、探的名次。
  更重要的,是揭示出皇帝,对这场即將到来的,史无前例的变革,最终的態度。
  ……
  殿试当晚,子时。
  御书房。
  殿內灯火通明,温暖如春。上好的龙涎香在角落的兽首铜炉中,散发出寧神静气的裊裊青烟。
  皇帝萧景贞换下龙袍,只穿了一身明黄色的常服,並未批阅奏摺,只是静静地坐在书案后,面前摆著三份试卷。
  最上面的一份,正是陈锋的。
  他已经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但每一次看,心中那股激盪之情,都难以平復。
  大太监张德海轻步入內,低声道:“陛下,郑大人、张大人、陆大人已在殿外候旨。”
  皇帝放下手中的卷子,用指节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沉声道:“让他们进来吧。”
  片刻后,主考官郑玄、副主考官张柬之,以及吏部侍郎陆明轩,三人联袂而入,皆是一脸肃容。
  他们心中都明白,陛下深夜召见,只为一事——定鼎三甲。
  “臣等,参见陛下。”
  “三位爱卿,平身,赐坐。”
  待三人小心翼翼地在锦墩上坐下后,皇帝並未立刻开口,而是將一份他亲笔擬好的名单,递给了张德海,示意他传给三人。
  “三位爱卿,都是我大乾的文坛领袖,也是此次科举的主持者。你们看看,朕擬的这个名次,以为如何?”
  郑玄三人恭敬地起身,接过那份薄薄的黄綾,心中都是一凛。
  三人凑在一起,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用瘦金体,清晰地写著三行字:
  一甲第一名(状元):陈锋。
  一甲第二名(榜眼):赵景行。
  一甲第三名(探):裴宽。
  看到这个名单,张柬之抚须微笑,陆明轩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而郑玄,则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张柬之率先开口,躬身道:“陛下圣明。陈锋今日殿上之对答,其才惊天纬地,其策冠绝群伦,为状元者,实至名归,臣,心服口服,绝无异议。”
  郑玄也紧跟著躬身道:“回陛下,陈锋之才,確为不世出。其策论虽有惊世骇俗之处,然其心在社稷,其才堪大用。状元之位,臣亦无异议。”
  两人都对陈锋为状元,表示了绝对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