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有因必有果&你说个数
“啊啊啊啊啊!!”
“滚吶!狗东西!別碰我!!”
“別狗叫了,你越叫我越兴奋,hiahiahia~”
“你能不能別搞得这么土味儿啊,一下子就没兴致了。”
宋锦无语的白了男友一眼,提上套拉在左臂的小吊带,遮住胸前那一抹白腻。
见女友不配合,洛川撇撇嘴,鬆开手中著的纤细脚踝。
“没办法,谁让我这人太正直了,不会嶗这种烧嗑儿~”
宋锦呵呵两声,“这下子,星光那边没问题了吧?”
“嗯吶~”洛川愜意的倚靠著床头,把女友揽入怀中,摩著她滑溜溜的香肩。
“作业系统有陈师兄,公司运营、硬体研发、供应链拓展、巴拉巴拉,全都交给林院长。”
“他在微软、谷歌都待过,还负责过安卓的本土化工作,跟供应商都保持不错的关係,回头再借用一下比亚迪的供应链,晴~咱们直接坐享其成就好了~”
“也就是说,咱又要发財了唄~”宋锦美眸中泛起小星星。
“能不能有点出息,整天就惦记著那几个b子儿。”洛川捏了她一把。
“上次卖股份,你不是留了一亿多嘛,够你到死了。”
“呸!”宋锦拍开他不老实的大手,揉了揉。
“是你之前说想要换房子,我才留的钱好吧+
“你脑子有毛病吧,留一个亿买房。。”洛川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个百八十万,买套小三居就得了唄。”
“我也没说要全了啊,留点零钱怎么了~”
“我看你是飘了,来,我给你灌输点正能量,纠正纠正你这个小老娘们儿的败家思维~”
“!你起开!自己多重心里没点数啊!”
“別狗叫。”
翌日上午。
等女友磨磨蹭蹭化好妆,换了身儿小香风短款米色外套+牛仔裤,洛川隨手在她的挺翘上拍了一巴掌,挨了一个白眼后,才手拉手下楼,乘车前往hd区银丰大厦。
抵达目的地,徐欣已经在大厅等他们了。
“哟~咋来这么早呢~”
扫了眼腕錶,洛川热情拥抱一下。
“还早呢,你看看都几点了。”徐欣没好气的了这个装傻的傢伙一眼。
“不怪我,都怪小锦太磨嘰了,化妆就化了半个小时~”
“你还要点脸不。”宋锦轻轻了他一口。
明明是这狗东西大清早犯病,结果却把锅甩到她头上。
也不知道精力怎么就这么充足。。
她真的太难了。。
徐欣好笑的看著两人,也没怎么介意。
“上楼吧,刘总估计都在上面等著我们了。”
“go
,
洛川此次前来京城,除了邀请林院长加入星光之外,还有一个目的,是想要跟京东谈合作。
以入股的方式。
能达到数据互通的程度最好,不行的话,至少也要接入口袋钱包。
如今的悠米社区,线下团购已经常態化,並且运营的十分不错。
但线上团购部分,仍保持著每月一次的频率。
不是做不到常態化,而是洛川不想这么做。
悠米社区的核心定位是社交平台,团购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模块而已。
一旦常態化,必然会耗费大量的运营资源,包括人力、供应链管理等。
没必要。
维持线下团购的生活类服务,就已经足够了。
最主要的是,洛川对卖货没兴趣。
等再过上两年,甚至连线下团购,他也会“外包”出去。
还是那句话,极光科技是一家科技公司。
卖货、送外卖、打车之类的,没什么意思。
会议室中,“东哥”已经泡上茶了。
在徐欣的介绍下,几人握手寒暄。
洛川不动声色的打量著对方。
面容憨厚,笑容爽朗,很符合他的“刻板印象”。
至於是不是脸盲,暂时还看不出来。
与此同时,刘强冬也在观察著洛川,心头有些惊奇。
在网际网路界廝混这么久,他自然知道极光科技,也听说过洛川不少传闻。
孤僻、高傲、蛮横、无礼、不守规矩。。
唯一一个算是中性的评价,也就是技术狂了。
没办法。
不论国內国外,不论哪个行业,到了一定层级,都要参与到圈子游戏之中。
否则,你始终都是个异类。
极光倒也不是没圈子,但他们的圈子是高校圈、科研圈,跟同行除了干架,几乎没有任何交际。
且每次干架,极光都是胜出的那个。
在这种情况下,会有那么多流言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今日一见,刘强冬惊讶的发现,洛川这人看似大大咧咧,但分寸感极强,十分好接触,让人不自觉心生好感。
难怪人家能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把公司发展到这种程度。
说一句“人杰”也不为过了。
喝茶扯了会儿客套话,刘强冬递给两人一份商业计划书,聊起了正事儿。
洛川简单扫了一眼。
今年第一季度,京东销售收入3.6亿,月復增长率超10%。
很不错的数据。
其中,1t类占60%以上,剩下的是大家电和数码通讯类。
日用百货类,京东目前还未上线。
而隨著订单量激增,京东的物流压力也越来越大,
今年年初,京东启动了物流体系改造,目前物流团队已超过300人,计划於年底之前,扩充至1200人,並布局京沪穗仓储中心及五个配送站。
这也是京东融资的直接原因。
该说不说,东子还是很有魄力的。
现阶段,国內电商的主流模式为“轻资產平台化”。
平台只搭场子,商家自己进货、打包、找快递。
比如淘宝。
这种模式,平台成本极低,扩张极快。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假货泛滥。丟件、暴力分抹等物流问题频发,用户体验全靠商家自觉。
而像京东这种自营+自建物流的“重资產”模式,在这年头纯属异类。
某种层面上,跟极光科技疯狂砸研发,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十分重视基本功,同样备受嘲讽。
这种模式,虽然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但耗资甚巨,且市场拓展极为缓慢,不太符合网际网路“快”的本质。
这也是京东融资困难的原因。
业內普遍嘲讽京东,“用线下商场思维做电商”;
“京东是“快递物流公司兼职卖货”,阿狸才是『躺著赚佣金的聪明人』”
甚至有投资人曾直言:“自建物流就是自杀,第三方快递足够便宜。”
直到15年前后,这种言论仍是主流,
《阿狸巴巴正传》中,还记载过一段老马的原话。
“京东將来会成为悲剧,它的物流需要100万快递员,光工资社保就能拖垮公司,阿狸绝不会碰这种模式,別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
嗯。。
味儿太冲了但最终的事实证明,强子的坚持是对的。
21年,京东物流上市,市值一度衝破2500亿。
在拼多多、抖音电商崛起后,淘宝受到了强烈的衝击。
而京东被嘲笑了十几年的“重资產”,却成为了它的护城河。
东子也记仇,直接来了句,“如果国內电商只学阿狸的轻资產,用户永远收『摔碎的手机』”。”
有因必有果属於了暗自感嘆一番,洛川隨手丟掉计划书,抬头看向面色平静,右手却不自觉微微握紧的强子,咧嘴笑了笑。
“你说个数,我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