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221章 我见过很多废物,他们都叫我废物
  第221章 我见过很多废物,他们都叫我废物
  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从心底发出感慨不愧是大將军。
  轻轻鬆鬆就能让人听到满肚子坏水的声音。
  裴行俭的问题和刘仁轨的问题多少有点类似。
  刘仁轨眼见著快要老死在任上了,估计是临死前想要再看一场烟,所以对武安胡言乱语让他屠灭世上一半的世家。
  开玩笑,
  君不见黄巢是什么下场?
  武安手里如果有五万朔方军的话,他当然有实力灭掉一半的世家,可刘仁轨非得等到武安把这事做完了才肯交货。
  不过裴行俭这次比刘仁轨好拿捏一点。
  让朝廷这边出人去边关上查帐不难,西域那边有一段时间都处於吐蕃人的控制之下,乍然收復回来,很多职权都是含含糊糊直接落在裴行俭手里,所以这里头的利益大的嚇人。
  而裴行俭只是把里面最不值钱的一小部分划拉给武安,就足以让他养活一家老小的同时打点打点外臣。
  朝廷里面不存在报恩的说法,裴行俭歷史上也能带兵彻底收復西域全土,但可能要很长时间,绝对不可能一次性就打贏,更不用说他现在能掌握安西北庭河西三块地方明面上的镇抚权,全靠武安在朝中帮他打掩护。
  一个人在军队里一定要从眾,犯了眾怒是没有办法立足的,但军队的高层和朝廷的高层並没有太大差別,大家都是会算计的。
  提上裤子不认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武安从不怀疑裴行俭的態度会如何变化,就算自己弄死了裴炎,裴行俭那边的来信上还是写著“子镇吾婿见信如”,大家都是老狐狸,尾巴一翘就知道屁股是什么型號。
  “查帐的话,会不会让安西那边又乱起来?”有人提出了疑惑姚崇这时候开口道:“裴炎的家眷在长安,裴炎的家族在河东,他又不是像李陵一样走投无路,稍微遮掩一下也就够了。”
  朝廷这边提前通知了要去使者和官员,让你到时候接人,使者又不是当天就飞过去,在这段时间里你大可以小心遮掩以往的一些事情。
  那些主动上供和给贿赂的小国和部族,难不成会在朝廷官员查帐的时候说我们给了裴公多少多少钱吗?
  “据户部估算,西域民户以及钱粮已有数年未能按时送入朝中,如若一次性缴纳齐全的话,不仅能弥补去年西征造成的亏空,反过来还能一次性填满国库。”
  天后闻言抬起头,狐疑道:“安西那边,如今是裴行俭在管吧?”
  武安点点头。
  『裴行俭先前不断上疏,说安西四镇虽然没有全部沦陷於吐蕃,但歷年对垒廝杀,损失颇大,
  哪来的钱上贡?”
  最近十年,应该是天后政治生涯里脑子最清醒的十年,不至於一听到钱就连忙伸手,最起码还要点脸。
  “儿臣的意思也不一定是管他要钱。”
  武安一本正经的回答道:“裴公是国之肱骨,儿臣对他没有任何偏见,只是想说,派些人去查一查帐目,也能安抚朝臣的心思,不至於让他们频频弹劾裴公。
  另外,要是正好查出有多出来的,就运回朝廷,支援一下朝廷的开支。”
  有则送来,无则加勉。
  天后还在皱眉细想,武安就道:“他裴行俭难不成还敢欺瞒母后派过去的人嘛。”
  “阿嚏!”
  一个喷嚏打出来,帐內不少人都抬起头,露出了关切的目光。
  裴行俭揉了揉鼻子,挥挥手:“无妨,兴许是受了点风凉。”
  “河西军那边有消息送来了。”
  “给我看。”
  副將递来了一份军报,不过並不是正式加盖公文的那种,上面的內容更像是私下匯报。
  裴行俭粗略看完之后,目光落在旁边的舆图上,旁边的斟茶兵適时送上了热茶。
  端著热茶抿了一口,裴行俭开口道:
  “十年前大非川一战之后,吐谷浑故地就彻底沦於吐蕃人之手,久而久之,就连那些吐谷浑人都不认原来的部族了。”
  吐谷浑王,如今还在长安城里养著,前不久见大唐打了胜仗,想借著大唐的威势復国,为此,
  甚至送出了自己的孙女。
  而长安城里传说好色如命的那位却没同意,因此吐谷浑也就没復国。
  但军报里说,黑齿常之在河湟地收拢了大量吐谷浑的俘虏,而且经常额外要求军队活捉吐谷浑人,在抓到人之后,黑齿常之也没把这些人当成奴隶典卖,甚至从中挑选青壮,编入辅兵的队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吐谷浑人本就是夹在吐蕃和大唐两座大山的缝隙里过日子,更何况吐蕃人已经彻底了败了,现在居然还能拿到一个唐军辅兵的身份,简直是美得很。
  “这是在为攻打吐蕃做准备。”
  裴行俭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蹊蹺,不仅是在收拢当地人方面,除此之外,裴行俭很確定,今年的河西和自己治下的安西一样,不仅拼命吃朝廷的供给,本身的出產也都被留在手里。
  不过裴行俭这边体量太大,多少双眼睛都在盯著。
  自己私底下吃一点,可以,但该给的东西还是得给出去的;
  黑齿常之那边的框架小,地盘杂乱,很有可能是一粒米都没给朝廷送回去。
  他挥挥手,示意大部分人离开,只留下几名亲信的將领,然后把那封军报放在桌上。
  “都看看。”
  几个亲信立刻围上来看了军报,有些脑子不是很灵活的,这时候振奋道:“此举定然是为了准备,若是能在十年內攻灭吐蕃,我辈也算是不负.....
  “可是,黑齿常之若是这几年就著手攻打吐蕃的话,朝廷那边能分给我们的东西就少了。”有人却摇摇头,试探著道。
  “更何况那位大將军本就是底层出身,未必通晓兵事,而黑齿常之不过是前军武夫,冲阵尚可,经营的本事尚未可知,让他们两个筹划攻打吐蕃,只怕难成。
  与其让他们分朝廷的粮,倒不如我们..::
  》
  一如裴行俭和武安之间,朝廷对地方也是类似的態度,提起裤子你是谁的做法到处通用。
  其余人看向裴行俭,后者也微微摇头。
  “这黑齿常之,毕竟还是有些欠缺磨练了,做事不够稳重......
  “报!”
  外面这时候传来了通报声,帐內的声音一顿,一名將领起身来到帐帘处,接了什么东西回到裴行俭面前。
  “裴公,朝廷的急报。”
  裴行俭拆开信,目光扫了扫,原本隨意的眼神陡然凝重起来。
  “哼.....
  7
  他放下信纸,听不出语气的喜怒。
  “把先前抓的吐蕃俘虏再挑出一批健壮的,给黑齿常之送过去,让他不要瞎找嚮导,要找就找吐蕃本地的。
  另外.......北边来的那三千多突厥人,索性也直接给他送过去。”
  大家面面相,不知道为什么裴公忽然改变了態度,只有最亲近的,才能隱约察觉到裴行俭脸上一闪而过的不爽。
  裴行俭又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信,轻哼一声:
  “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