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诚实是一种美德
“先跟他们玩玩,拖一拖时间。”
龙首殿內,少帝和天后首次坐在一块谈事情,宫女拿了个秀墩过来,武安就在他们面前坐下。
“本宫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先让这群吐蕃人觉得要和谈,然后朝廷在暗中积蓄兵力,等准备充分之后,再一举荡平。”
说到这里,天后还是有点自矜的,朝廷上下都以为她又要顺应人心和谈,殊不知自己在暗中下一盘大棋!
“母后言之有理,似乎大是可行。”
武安认真的听著天后发表重要意见,又附和了几句,天后便又道:“似你先前所作所为,何等大张旗鼓,反倒是容易让消息传出去,这就是你的不足了,兵法云上兵伐谋,道理便在其中了。”
“母后说得对,儿臣惭愧。”
天后嗯了一声,片刻后似是无意道:“郭正一贬官可以,但若是让他死就有些过分了,本宫替你做主,让他当面给你赔罪认错,如何?”
“这不好吧?”
武安略微有些为难道:“满朝上下都知道儿臣如今一心想要挑动西征,郭正一等人明面上跳出来阻拦,我若是不强硬一些,岂不是容易让其他人跳出来用各种各样的藉口攻许儿臣?”
“有本宫在,谁敢攻计你。”
天后宽慰了一句,补充道:“有时候太硬也不好,適当的软一些,也方便做事,譬如说你现在放了郭正一,吐蕃人那边就会觉得朝廷和陛下都是不想继续开战的。”
“原来是这样,母后高见!”武安露出了钦佩的目光,看的旁边的少帝呆了呆,心想著自己和母后之间关係不好是有原因的。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自己没有武子镇这么不要脸,
“子镇。”
少帝轻咳一声,问道:“你先前说,朕御驾亲征的事情....
3
“陛下欲效仿太宗皇帝之风,臣不胜欣喜,但正因为如此,不管是粮草和兵力都需要好好准备,以免到时候调动迟缓,被吐蕃人钻了空子,自然是不好的。”
“武子镇说得对,御驾亲征的事情,急不得。”
天后现在倒是不反对把天子带出去遛弯了,反正自己到时候也会过去,四捨五入等於是把宫城搬运到边关,大家换个地方吃饭睡觉,没什么区別。
而且不仅是少帝心里转著小心思,天后也在想著此行去河西,能不能和裴行俭达成一些交易,
暗中让武安最为倚重的河西军脱离控制。
毕竟,武安杀了河东裴氏的当家人,就算裴炎生前和裴行俭不对付,后者只要找到机会,肯定会同意报復武安。
计划通。
“这几日朝中多有波折,本宫召见吐蕃使者就是为了让朝野內外暂且安稳下来。”
天后看了一眼旁边的少帝,缓缓道;
“人心思定,但吐蕃不灭,西疆一日不安,自当......以武安之。”
武安。
武氏安天下。
少帝看著坐在面前沉默不语的黑衣青年,又看看露出笑容的母后,偌大的殿內,一时间只有她的声音最为清晰。
皇城內的报更鼓声此时分外真切,冬日的寒意隨著鼓声浸润龙首殿的每一个角落,少帝的嘴唇哆嗦了一下,缓缓道:“儿臣明白。”
他不敢直视自己的母亲,目光从母后身上迅速移开,忽然与武安的视线在半空中对上。
武安对他也露出了笑容,与天后不同,如果不知道武安这个人曾经做过什么事情,你只会觉得这男的长相颇好,如同收敛羽翼的鹰,不凶,反而有些让人喜欢的敦厚神情。
少帝心里忽然有了新的念头,但他低下头,掩饰住了眼里的神情。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雪飞长安,满城霜降,城墙如裹银甲,散发出肃杀的气息。
无事可做的时候,时间就如同登门借钱的亲戚一样难打发,赖著不走。
从工部侍郎到工部尚书的路上,要是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很多人用尽余生都走不完,但武安就可以,因为现在朝中都知道他是天后的假子,更何况他带兵抄家的姿势又是如此销魂。
这种人最凶的时候绝对不要惹,敢惹就死。
但只要他稍微露出一点颓势,先前被他镇压的诸多声音瞬间就会炸开,把他反噬的户骨无存。
朝廷因为去年西征,左藏之中钱粮窘迫是真:
民间因为今年大旱,十户九空流民遍野是真: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喊著要开战,要继续徵发百姓手里所剩不多的钱粮,甚至还要调动百姓上战场。
这种人就是在和天下作对!
大理寺狱內。
郭正一看著牢外站著的青衣官员,脸上露出些许狞之色,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我懂了。”
青衣官员对他躬身施礼,隨即转身离开。
“哆哆哆......
多隔壁有人在敲墙,郭正一盘腿坐在草蓆上,没有去理会,但片刻后,越王的声音就从隔壁传过来。
“你懂什么了?”
郭正一不想理他,索性闭上眼晴,越王嘆了口气,在另一边扶著墙坐下,说道:“先前我看过很多在这里觉得自己“懂了』的人,真的很多,不要觉得自己太懂,会死人的。”
“大王如果没事做,不妨去睡一会吧。”郭正一睁开眼睛,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
“我就算是去睡了,那也还是醒著,而有些人醒著,却还在做梦呢。”
“大王身为李唐宗室,却无半点血性,可嘆,可悲。”
越王也不恼火,淡然道:“世上多的是自以为秉持大义便肆意妄为之人,最可怕的,是清楚自己不占大义,还想要肆意妄为的人。”
郭正一沉默了一会儿,平静道:
“那就请越王殿下接下来替本官好好看看,这天下,究竟姓什么。”
说罢,郭正一便闭上眼晴,再也不说话。
半夜的时候,兴许是天冷了,越王陡然睁开眼睛,他听见隔壁传来了闷哼声,但他只是打了个哈欠,用被褥蒙住脸,翻身睡去。
翌日。
几名神情难看的官员站在牢门前,看著狱卒们合力从郭正一的牢房里拖出户首,而这时候,从尸首的胸口处,飘落下一张血书。
“惊闻大唐故礼部尚书暴毙狱中,外臣不胜悲痛,所以今日来,就是想和大將军说一句话。”
將军府的大堂內,一名看上去风霜满面鬢间带白的中年官员,站起身,对著武安恭恭敬敬道:
“想来大將军接下来要忙於朝务,不能再专心对外用兵,所以外臣斗胆,再度进言,愿以粮三百万石、金银二十万、祖宗礼器、宗室子女十五人,换取永世太平,两国重修前好。”
“这是觉得我要折腾朝堂没法子折腾你们了?”
“不敢,不敢。”
“呵.
1
“如果大將军....
“行了,別加码了,再多估计也是骗人的。”
吐番使者马上露出了尷尬不失礼貌的笑容。
“你回去找几个说话有用的人,再商量商量,数目適当的再往上提一提。”
吐蕃使者愣了一下,眼里马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难道说.....
不,面前之人一向以凶猾出名,自己必须得沉住气。
不过,武安这时候却主动道:
“本將军以祖宗名义对天发誓,河西如今成守边关之卒,包括守军和屯粮兵在內,绝对不会超过八千人,这样,总可以了吧?”
八千人,听起来很多,但若是摊平放在河西那块地方上,其实兵力是严重不足的,湟论进攻。
武安虽然没有明確说接下来会不会打,可这句话就已经够了。
你且细品。
吐蕃使者稍微一想就通,他深吸一口气,对著武安跪伏下来。
“外臣代吐蕃举国上下百万臣民,多谢大將军厚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