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称帝
刚封了郡王,自己的“封地”就被屠了,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所以河北上下现在都不知道该如何对这件事情作出反应。
要是武子镇能和刘仁轨死掐起来就好了,他们互相掐死对方,顺带著在无意之下弄死了几家势力大的豪族,这样一来大家就能靠著吃他们的遗骸过日子。
“所以你们就来找我告状?”
武安揉著眉头,他正斜靠在榻上,有些不舒服道:“本王病了。”
“......大王,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河北上下会继续给大王提供足够的钱粮,只要大王开恩,允许我们把自家的子弟派去辽东,甚至是新罗。”
“大唐不好么?”
武安当即很是严肃的问道:“为什么要出去?”
废话,世家出身的人固然也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但如今毕竟不是几百年前那会儿门阀世家治天下的时候,谁不希望自家能在本地或者是朝廷里称土称霸?
这些话当然不能在明面上说出来,因为帐內这时候还坐著其他人,包括那位吏部尚书和御史在內。
有些事不上秤...
那名中年人脸上露出一丝尷尬的笑容,极力弥补道:“无非是谋个前程,更何况朝廷那边也急需用人,我们家里的子弟读过书,又能吃苦,足够配得上大王的要求。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若是大王还有什么要求,儘管提出来,他们,都是极愿意学习的。”
武安想了想:“跟我学习,那得交束修吧?”
中年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时候还要继续要学费,这他娘的未免也太不讲理了吧?
他还想继续说点什么的时候,外面一名都尉走进来通报导:
“百里加急,刘仁轨南下了。”
辽东大捷,而主导了半个战局堪称功臣的辽东军却在一刻不停地南下,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忽然起了兴致想当皇帝。
一时间无数流言语甚囂尘上,许多关於刘仁轨要谋反的罪证都被呈递到朝廷內部,包括原先武安承诺刘仁轨可以隨意调动河北人力物力的事情,也被说成了是刘仁轨强迫他们这样做的。
契丹人和奚人之类的部族都在蠢蠢欲动,他们终究没有按捺住对“南下”的渴望,各自派出了一部分兵马跟在后面。
名义上说是关心朝廷,想要配合官军一举攻灭刘仁轨,实际上就是想跟在他身后捡点残渣剩奠填饱肚子。
说起来也有点可怜,如果说新罗人的下场还不是很明显,那么突厥人的京观则是成为了北疆不得不看的风景线。
原本当地或者是隔壁一些原本畏缩的大唐官员,在最近几年的胆子和腰杆都硬的有些过分,对他们的请求也开始爱搭不理,这使得边关上的生意和部分违反唐律但是在以前睁眼闭眼就能过去的事情开始越来越不好做。
一句话,大环境不好了。
或许刘仁轨这么操作確实带了一点谋反的罪证,隨著胡人的兵马入境之后,原本在抵达河北边缘就不再动兵声称要“太平”的清河郡王,立刻开始调动周边的所有军队。
河南河北一带本来就有大量优质的兵员,从大唐开国之初,兵源基本上都来自於府兵,但隨著各种情况日益严重,朝廷往往无法派出足够的府兵。
所以如今军队的构成基本上是少量府兵为主、胡人蕃將为辅,再加上大量的募兵,即可形成有合格战斗力的军队。
显然,刘仁轨已经在备战了。
而与此同时,武安却在兴致勃勃地修建“奇观”。
临行前,当地的官员设宴饿行,捧著酒盏说大王给洛阳留下了一座陈桥驛,不如在我们本地也留下点什么吧?
武安想了想,道:
“在河北修一座定胡碑吧,但凡是胡人敢以兵马入境者,將其悉数葬於此碑之下。”
“大王之言甚善。”
官道两侧,挤满了围观大军出征的百姓,正对著策马走在队伍之中的那名黑甲將军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刘仁轨的事情其实在朝堂上闹得很大,性质也很恶劣,但武安始终是用一种玩味的目光去注视整个事情的经过。
其次,刘仁轨对军队管束的很严,虽然地方呈报说刘仁轨纵兵为凶,祸乱地方,但武安派出去的哨探並没有匯报多少类似的消息,如果说屠地方大族和世家不算坏事的话,那刘仁轨和他的辽东军堪称洁白无暇。
“周尚书。”
“臣在。”
“你说,功高震主和劳苦功高,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別?”
周兴张了张嘴,一时候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不等他说话,武安就自顾自道:
“莫须有的区別。”
七月初,辽东军南下至黄河,武安所部北上至黄河。
双方隔河驻扎,中间,是一道天堑。
虽然再“默契”地任凭刘仁轨这样突破下去,估计能给武安省下很多事情,重新变成一张白纸的河北最方便落墨挥毫。
但是,武安也需要正视来自其他方面的影响。
军帐內,先前那股子大家出来踏青团建的活泼气氛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的肃杀气息。
数十名將领围绕在一座很大的沙盘周围,听著王孝杰在仔细分析局面。
“黄河这几处渡口最为要紧,若是封锁住渡口,刘逆將无法渡河,等时间一长消耗掉他们军中的粮草,彼军便可不战自败,但若是情况变了,彼方成功渡河,那我军就需要在这几处地方设防。”
后方,虽然也有很多坚城和关隘,但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刘仁轨突破到那些地方。
而且在刘仁轨这条即將到来的大鯊鱼面前,地方上很多州县官员都主动交出了手里的职权,在最大程度上配合清河郡王做事。
武安想要的东西,都已经在了手里。
“报!”
帐外,传来了喊声。
军帐內的声音一停,听著那名走进来的校尉大声道:
“稟告大王,京畿、东都一带,都有数万人上疏,请天后称帝!”
顷刻间,一片安静,如果是別家的军帐,这时候早就有人骂出声了。
但,对他们来说,这是好事啊。
几名將领正想著要不要恭喜一下自家大王,就听那个青年不急不徐的开口道:
“放他们渡河。”
有些將领惊疑不定地看向他,王孝杰却有些明白:若是时间拖久了,朝堂上也会觉得武安是在“避战”,再加上这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得武安也开始有点被动。
原本稳稳占据的道德高地,此刻居然被自家人提前掘了。
“传令让千骑营做好准备,但凡在黄河南岸遇到敌部,尽诛之!”
“喏!”
“喏!”
“明日著契丹、奚等五部联军,先行渡河,替大军准备营寨。”
“大帅,可是朝廷这边已经准备了大量兵力粮草,我军若是强行渡河,会不会....
刘仁轨坐在主位上,看著面露难色的几名头人和族长,他喷了一声,淡淡道:“若是汝等不从,那老夫现在配合南岸那位姓武的郡王,即刻平了汝等,老夫还能博一个富贵还乡的机会。
想要富贵,还不肯拼命,你们......凭什么觉得自个能占尽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