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1978从长影厂开始 > 第122章 南龚北朱
  第122章 南龚北朱
  “我觉得《额尔古纳河右岸》放在头版比较好,这篇文章思想足够深刻,內容瑰丽而奇幻,成子在其中使用的写作手法也值得推崇。”
  既然李子成无所谓,燕京文艺的编辑们就开始討论起来。
  林靳澜態度明確。
  他实在是太喜欢《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风格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这篇文章读起来,很有《闯关东》的架势,但更加的悲壮。那种和时代、时间对抗的勇气,读之令人心潮澎湃。”
  支持他的人不少,纷纷发声,一时占据了上风。
  “我推荐《风声》,这篇谍战小说在以往的同类作品之上推陈出新,让人看起来欲罢不能,一定会大受欢迎的。”
  张德寧也开口了,但想法和別人不同。
  “小张啊,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搞文学,首先要注重挖掘文学作品里面的思想性、艺术性,向大眾推荐真正好的作品。”
  陈世崇也是林靳澜一派的,並且站在了更高的高度去反驳张德寧。
  而张德寧这一边呢,支持她的,多是年轻编辑,话语权不够,越来越式微。
  眼瞅著大局將定,张德寧突然看到李子成在一旁笑呵呵的,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她就很难受。
  “成子,这两篇小说都是你写的,你觉得哪个放在头版好?”
  怎么又找上自己了?
  李子成摊手。
  “我不是说了嘛,我无所谓呀。反正我的任务完成了,怎么排版,那是你们编辑部的事啊。”
  “嘿!”
  张德寧当场拍了桌子。
  “我说你这个作者怎么回事?啊?这不是你的作品吗?爹妈生孩子还得操劳一辈子呢,你写完了书就不管是吧?”
  和她暴跳如雷形成鲜明对比,李子成云淡风轻。
  “这话说的,孩子能长大,小说是能变厚啊还是能变长啊?一部作品完成之后,其实就和作者没啥关係了。怎么解读,那都是读者的事。”
  说到这里,他就想起了昨天的事。
  “昨儿个在北电,几个学生要將我的《伐木人》排练成话剧,我就说了几句,好傢伙,居然说我不懂小说。所以啊,书,咱写完了。其余的,咱就不掺合了。反正你们燕京文艺也不给钱,我的付出没有价值啊!”
  一群人听的又古怪、又想笑,又脑壳痛。
  李青泉率先做出批判。
  “李子成同志,你的资本主义思想要不得。怎么能开口、闭口就提钱呢?没钱就不写书了吗?我们写书是为了什么?不搞清楚这个,是不能成为一个好作家的。”
  “好作家稿费更多吗?”
  李子成一句反问,就给李青泉乾没电了。
  隨后李子成才笑嘻嘻地道:“我呢,主业是拍电影的,不是作家。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赚点生活费,没想那么多。”
  刘恆气哼哼地质问道:“你这话骗的了別人,骗的了我们?你只为了赚生活费,就能写出销量几百万的文章来?”
  “恰恰因为我要赚生活费,所以我才能写出销量这么高的作品来。”
  编辑部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陷入沉默之中。
  李子成的话,一开始让他们觉著无理取闹,但是仔细品味品味,赫然发觉有点东西。
  最后还是李青泉开了口。
  “成子,你仔细说说。”
  要我说,我就说唄。
  “这写书啊,其实和做买卖是一个道理。做买卖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把东西卖出去赚钱嘛。那怎么才能把东西卖出去呢?当然是顾客需要什么就卖什么唄。如果顾客需要鸡蛋,你却卖饲料,那能卖出去吗?不行吧?所以,要想作品销量高,当然是读者喜欢看什么,那就写什么。这也就是你们燕京文艺抠门,要是按版税给我结算,我都成百万富翁了。”
  这年头国內虽然没有施行版税制度,但作为刊物的编辑,这些人不可能不懂。
  而李子成说的道理,也是比较浅显的,他们很快就明白了。
  “按你这意思,《风声》会比《额尔古纳河右岸》受欢迎?”
  “呵啊——
  这个问题,李子成都不屑於回答。
  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除非李青泉等人睁著眼睛说瞎话。
  既然如此的话...
  “那个,我觉得吧,《风声》作为头版也不错,毕竟故事通俗易懂嘛,能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文学的魅力。”
  李青泉眼珠子向天,张口就是大道理。
  “对对对,《风声》在写作技法和结构处理上非常具有新意,开了国內写作的先河,
  值得整个文学界深入研究。”
  林靳澜也是言之凿凿,仿佛刚才大肆吹捧《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跟他没有血缘关係似的。
  其他的人也纷纷附和,一致认定,《风声》才是放在头版的最好选择。
  他们绝对不会承认,是几百万的预期销量让他们识时务者为俊杰。
  所以说,什么理想、什么艺术,在实打实的收益面前,都是浮云。
  “成子,眼瞅著中午了,你好不容易来一趟。走,姐请你吃食堂。”
  “啊?我就这待遇啊?”
  他还寻思著,自己巴巴送来两篇稿子,怎么也得混一顿全聚德啊。
  这回轮到张德寧呵呵了。
  “姐们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还有一大家子要养,请客的事,记著吧。”
  算了,食堂就食堂吧。
  还別说,燕京文艺食堂的饭菜还不错,居然有一菜一饭。
  吃的李子成没等吃完就溜了,拉都拉不住。
  一路惊魂未定地回到北影,还在招待所楼下,迎面就来了三个人。
  “哎呀,成子,你跑哪儿去了?”
  谢縉热情洋溢地招手,但李子成的目光已经被他左右的人给吸引去了。
  没办法,並蒂双,春兰秋菊。
  一个好似清丽雋永的风景画,需用工笔浸润江南的烟雨。
  另一个如同艷阳绽放的牡丹,雍容华贵中彰显著国泰民安。
  臥槽!
  这两人怎么在一起?
  双方走近,不等谢縉再说什么,李子成猛地伸出双手,將谢縉搬开,和自己换了位置。
  “你干什么?”
  谢縉懵逼。
  李子成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终於心满意足了。
  “我说老谢你就是没有自知之明,你一个糟老头子和两位国色天香的大美女站在一起,你就是那个破坏画面的人啊。你看看我,只有我这么帅气的人,才能配得上这样的画面啊。”
  “小赤佬!”
  谢縉登时涨红了脸。
  噗l...—·
  国泰民安的美女没忍住笑了出来,另一个抬手就打。
  “臭弟弟,不许做怪。”
  然后才对国泰民安脸道:“朱琳姐姐,你別见怪,这个臭弟弟最是调皮,日后你习惯了就好。”
  日后?
  李子成瞬间捕捉到了关键词。
  可以吗?
  当看到国泰民安脸点头时,他著实激动坏了。
  你可是答应了啊,不能反悔的。
  国泰民安脸可不知道他的脑洞飞到什么地方去了,落落大方地向李子成伸出了手。
  “小李作家,你好,我是朱琳。听说是你向谢縉导演推荐了我,你怎么会知道我的?
  力和谢縉、龚雪在一起的人,正是朱琳。
  李子成也没有想到,谢縉的动作这么快,居然找著人了。
  但他心思转的快,很自然地道:“我一个朋友,对你可是仰慕已久,没少念叻。后来得知你结婚了,他伤心的都要自杀呢。”
  尹大维你最好不要出现在我面前。
  这么直白的话,让朱琳俏脸羞红,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女人嘛,没有不喜欢被人夸讚的。
  尤其是被李子成这么一个全国闻名的作家夸讚,那感觉更是不同。
  虽然他说的仰慕者,是他的朋友,但朱琳还是有些飘飘然,很想问一问“·
  你说的那个朋友,是不是就是你自己?
  不过想到李子成是第一次来京城,显然是不可能的,她也就息了心思。
  知道了怎么回事,她也就不好奇了。
  至於那个仰慕者,朱琳很有礼貌地没问。
  三人寒暄了一番,李子成才知道事情原委。
  “听说你们来了京城,我就请了假过来,谁知你们昨天出去了,我就去找了谢导。正好谢导要去见见朱琳姐姐,不熟悉道路,我就陪著去了。本来想著今天早上过来,结果你又出去了。你说你,都在忙些什么?”
  龚雪语气里都是埋怨。
  毕竟这年头交通不便,她又是在话剧团。虽然现在团里不怎么管她了,但频繁外出还是好说不好听。
  “auv,结介,您可冤枉我嘍———“”“
  一句话没说完,朱琳抱著肚子笑的五官纠结。
  “你这你这怎么京城话和天津话混在一块了?”
  本来谢縉和龚雪还没听出来,此时被朱琳这么一指出来,两人也是大笑不已。
  “我这知识啊——都学杂啦。
  李子成嬉笑了一句,然后才说明情况。
  听到他又有新作品了,而且已经投给了燕京文艺,朱琳立刻有了好奇心。
  “还是像《伐木人》和《闯关东》那样的作品吗?”
  看不出来,她还是个文艺女青年。
  这其实是李子成误会了。
  这年头娱乐活动少,读书是最基本的选择了。
  朱琳整天泡在卫生所里无所事事,全靠看书打发时间了。
  恰好刚刚看完了最近大火的《闯关东》,现在又见著作者了,当然是格外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