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
李存保正在採访的人,是一位一等功臣。
活著的一等功。
在战斗中,肖佳喜用无与伦比的顽强毅力,演绎了一出孤胆英雄的史诗。
他在战斗中负伤,与部队失去了联繫。
重重包围当中,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放弃,而是利用智谋和勇气与敌人周旋,一次次地躲过了敌人的搜捕。
极端的条件下,他只能利用北斗星辨別方向,越过一条条的封锁线。
走不动了就爬,饿了就吃野草。
如果连野草都没了,那就喝山沟里的水,吃几粒盐巴。
哪怕一天晕倒四五次,但只要醒来,就继续爬行。
终於,在经歷了八个昼夜的煎熬之后,他奇蹟般地回来了。
当他回来时的时候,隨身携带的半自动步枪、一枚手榴弹和三百发子弹等装备,一件没丟。
肖佳喜在讲这些事的时候,很平静,语气不疾不徐,仿佛就像村口榕树下的老爷爷讲古一样。
李子成却已经意识到了其中的价值。
“肖佳喜同志,你说將血洒向了一条小路,然后自己隱蔽在山洞里,这才躲避了追捕。能不能详细说说,具体是怎么做的?”
肖佳喜疑惑地看过来,目光里还有些愤。
显然他是觉得,李子成在怀疑他的话。
李子成恍然,赶忙解释道:“我打算將你的故事融入到电影当中去,但需要细节的补充,这样才更有真实感。”
听说要用自己的事跡拍电影,肖佳喜一下子羞涩起来。
这个在战场上生死无畏的钢铁战土,在平时也不过是个內向的大男孩。
但不管怎么说,自己的事跡得到別人的认可,还是让他高兴坏了。
於是开了胸怀,將整个回国过程中的细节都一一告诉给了李子成。
刚到医院就採访到了一位战斗英雄,还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李子成別提有多高兴了。
“李子成同志,如果你们拍电影需要的话,我这里还有一些资料,都是我这些日子辗转各部队得到的。”
李存保是个很热心的人,对拍电影也充满了敬意,主动贡献了自己的资料。
李子成翻了翻,內容非常详细,其中的许多故事都令人潜然泪下。
怪不得能写出《高山下的环》呢。
“真是太感谢你了,这些资料对我们非常重要。”
李子成也没有客气,毕竟他们过来採风的时间太短,没办法获取更多的资料。
“等到电影拍出来的时候,我们会在字幕上特別鸣谢你的帮助。”
提前用了人家的名作,李子成也有点不好意思,决定补偿一番。
“没关係,没关係,我也没做什么。”
听说自己的名字可以出现在电影上,李存保红光满面,恨不得立刻回到家乡单独开一页族谱。
他们这边顺利,但李庚他们那边却有些气氛沉闷。
“我们找到了参加八姑岭血战的368团,但是全团上下都不愿意接受採访,也不愿意说战斗的经过。”
李庚默默地抽菸,心情十分沉重。
在来南疆之前,剧组就已经得到了一些资料。其中最为他们看重的,就是八姑岭血战。
这场战斗很典型,其中有英勇的事跡,也有各种问题,绝对符合上面的意思,適合改编到电影里。
但是对於参加了战斗的368团来说,显然不是一份好的回忆。
他们有太多的战友,倒在了那座残酷的山头上。
虽然最终拿下了敌人的阵地,但是368团伤亡十分惨重。尤其是担当主攻的二营,伤亡率更是超过了50%。
据说战斗结束的时候,营长和指导员抱头痛哭,恐怕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了。
“我们只是轻飘飘地拍几个镜头,却是他们一生的血泪。都理解一下吧,咱们想想別的办法。”
採风不顺利,李子成也没有强求。
英雄,值得任何宽容。
他去找了刘中梁。
“刘干事,可不可以带我们去看看烈士们下葬的地方?”
下午,一行人来到了烈士陵园。
其实也称不上是烈士陵园,因为都是刚刚下葬不久的,只是在青山下竖著一座座墓碑。
碑上的名字依旧鲜活,仿佛他们的音容笑貌,
只是放眼看去,墓碑如林,遍插青山,壮观的令人心痛。
到了这种地方,即使再大大咧咧的人也神情肃穆起来。
剧组准备的很充分,为烈士们献上了精心准备的环,在他们的墓前洒了烈酒。
和烈士们的付出相比,大家能做的实在不多。
偏偏沉痛之后,还得工作。
“看到这个场景,你想到了什么?”
李子成叫过来雷献和,向他询问道。
雷献和升官了,现在是剧组的摄影指导。
毕竟这部电影里会用到许多摄影机,所以不可能由他一个人完成所有拍摄。加上他已经得到了李子成的真传,实力和见识提升的非常大。
李子成需要他做的,就是將学到的东西教给更多的人。
新电影中,雷献和將率领一支阵容庞大的摄影师团队。
而镜头该怎么拍,他得有自己的理解。
雷献和的目光扫过这里的山山水水,最后落在了烈士们的墓碑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要拍的话,就必须突出这份意境。”
有这个理解,李子成就放心了。
“说起来容易,但如果拍的不好,观眾们很难理解。角度、氛围什么的,你们摄影组要做好预案,到时候报给我。”
雷献和点头应承,还將李子成的要求记在了本子上。
明明他才是哥,年纪比李子成大的多。但合作的久了,已经习惯了服从李子成的命令毕竟没有李子成,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摄影助理,什么时候能出头都不知道。
而现在已经是在编的摄影师了,工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別人怎么想的,雷献和不知道反正他是打定了主意,誓要追隨李子成的脚步,做好门下走狗。
剧组在崇左停留了三天,虽然获取了大量的资料,但李子成並不满意。
他决定再往前方去。
“我们需要接触一线部队,实地了解更多的战斗过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只有一线的指战员们才最清楚。”
他始终牢记此次电影的任务。
既要有歌颂英雄的部分,但也要反映出问题来。
可不深入的话,得到的资料都太过於浅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