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恶魔编剧
火车站这边,巴老和李小琳已经在到了。
他俩也是这趟火车回上海。
李子成捡了一个便宜,跟著混了一张软臥的票。
王硕等人看到巴老,一个个乖巧的不得了。纷纷化身力巴,帮忙提著行李上了站台。
送君千里,终须一別。
“行了,就送到这儿吧。你们要还捨不得,送到上海也行。”
“滚踏马蛋。”
面对李子成的不要脸,王硕肯定不客气。
“爷们把你送到上海,你蹭的一张票跑美国去了,爷们还得费劲巴力地回来。”
冯龚等人也是口诛笔伐,临別的气氛多少轻鬆了一些。
眼瞅著发车的时间要到了,李子成这才转为严肃。
“我不在家的时候,我爸妈那边有什么事,你们多帮帮忙。等我回来,必有重谢。”
“滚蛋吧你,这么点事儿,还用你操心?”
叶晶將行李塞给他,不耐烦得挥挥手。
都是大老爷们,实在不习惯依依不捨。笑骂两句,感情自在心中。
“那成,爷们走了。等爷们儿风风光光的回来,再带著你们飞。”
李子成也不是拖拖拉拉的性格,摆了摆手,转身钻进了火车。
等他来到软臥车厢,放下行李的时候,站台上王硕、冯龚等人却还在。
一直到火车动了,才终於看不到。
“你这几个朋友,混不吝是混不吝了一点,人倒是不错。”
可惜巴老的夸讚王硕等人是听不到了,否则的话还不得上天,“这几个傢伙够朋友倒是够朋友,就是不怎么会经营自己的人生,將来还得我帮他们操心。”
其实这几个人里,叶晶、叶大英和冯龚都混的不错,一辈子也算是风风光光。
唯独王朔,混到最后脑袋抢地,著实令人晞嘘。
“等你將来执掌作协,那还不是想提拔谁、就提拔谁?”
李小琳拿他开涮。
这气氛不对啊!
“姐,我是不是哪儿做错了?您直说,我马上改。”
李小琳斜著眼睛他。
“呵呵,你还知道我是你姐啊。临走了,临走了,有新作品就给了《京城文艺》?唉,我们《收穫》到底隔了一层啊!”
不是,这消息传的也太快了吧。
李子成膛目结舌。
文学界就没有保密条例吗?
他前天才把稿子给张德寧,结果今天李小琳就知道了。
“瞧您这话说的,我是厚此薄彼的人吗?”
幸亏李子成早有准备,呵呵一笑,掏出一份文稿递了过去。
巴老和李小琳对他的写作速度都是吃惊不已。
李子成这些天的行程,他俩还是知道的。
那么忙碌当中,居然先后写了两份文稿。
这还是人吗?
李小琳迫不及待地打开稿子,直接看了起来。
《棋王》
简短的小说標题,让她一下子对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虽然不知道是象棋还是围棋,但总归讲述是一个关於棋的文章。
临走之际,李子成也知道跟自己关係好的编辑必然是要催一催稿的,所以做了充分的准备。
《现实一种》给了张德寧,《棋王》则拿来给李小琳交差。
不过一万四千多字,李小琳看的很快。火车还没有离开京城范围,她就已经看完了。
隨后她將稿子让给巴老,但思维还在小说当中。
“你这文章有点玄乎,我暂时还看不出內核,总觉得里面有什么说法?”
见李子成想要开口,她忙摆了摆手。
“你別说,让我好好想想。”
结果一直到上海了,李小琳还是没有抓住脉络。
“这篇文章颇有道家遗风。无论是你的文笔,还是王一生的棋道,全都讲究弱而化之,无为而无不为。你这是又开创一种新的文学风格啊!”
巴老到底是巴老,一语中的,直指核心。
李小琳恍然大悟,又有一些纳闷。
“这个文风既不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也不是报告文学,更不是魔幻现实主义。反而处处透露著对於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展现,该算是什么风格呢?”
巴老笑而不语,只是看向李子成。
“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骨子里、表面上、思想里、行为上,都是如此。现如今世界上各个地方的文学都在蓬勃发展,其中不能没有我们中华文学的的一席之地。寻找我们民族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探索中华民族精神世界,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要给这种文体打一个標籤的话,不如就叫寻根文学好了。”
听到他的归纳总结,巴老和李小琳拍掌叫好。
巴老甚至决定,要给《棋王》亲自写一篇评论文章。
走出火车站,已经有人在等候了。
《收穫》这边派了车,是来接巴老和李晓琳的。
贝念书也来了,是来接李子成的。
於是两边就在火车站分手。
“你可终於来了。”
刚送走巴老和李小琳,贝念书就满脑门官司的牢骚起来。
“这是怎么了?”
贝念书帮他提著行李,看向他的眼神很不善良。
“还不是因为你,小雪他们都快疯了。”
李子成冤枉无比。
“我一直在京城,忙得不可开交。都不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我比竇娥还冤吶。”
贝念书抬手招来一辆乌龟车。
“你说你没事写那样的剧本干什么?小雪他们如今都魔了,每天又哭又笑的。再这样下去,我都怕他们早晚得精神病。”
原来是这么回事。
一想到《风声》的剧本,李子成就无良的笑了起来。
“这是他们成为顶级好演员的必经之路。只要这一次闯过去了,日后他们无论再演什么戏,都能轻鬆驾驭。”
贝念书可没有那么宏大的理想,只是一个爱妻狂魔。
“我就希望小雪好好的,成不成为好演员並不重要。”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
李子成吐槽了表哥一句,还得好心提醒。
“嫂子的天赋很好,就这么走下去,將来一定会成为顶级的表演艺术家。你也不能固步自封,安於现状。否则的话,將来和嫂子差距太大,看你怎么抬得起头来?”
贝念书本来没想到,此时被他这么一提醒,顿时紧张了起来。
可他一个文学编辑,又该怎么进步呢?
总不能成为《收穫》的主编吧?
想想李小琳的年纪,恐怕这辈子都希望不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