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风声》杀青
“你住哪儿?”
上了车,贝念书问道。
“嫂子和朱琳姐是不是住在贝公馆?”
李子成反问了一句。
等贝念书点了头后,他才道:“那我住在绿房子好了。”
不过隨即想到什么,虎视的看向贝念书,“这段日子你住在哪?”
贝念书眼珠子乱转,说话也结结巴巴的。
“我?我—咳咳——当然住在家里了。”
被李子成如有实质的目光看的受不了,这傢伙才臊眉搭眼地找起了理由。
“哎呀,贝公馆到我们杂誌社比较近,我那都是为了工作。”
我信了你的邪。
想到这个时代的风气,李子成关心的问道:“你和嫂子的婚期定下来了吗?”
贝念书点点头,满脸幸福。
“等她这部电影拍完,我们就结婚。”
李子成惋惜不已。
“可惜我赶不上了。”
贝念书很是为他著想。
“人不来没关係,记得隨礼就行。”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曾经温文尔雅的表哥,什么时候染上了这厚顏无耻的毛病?
“你和嫂子结婚后,如果分不到房子的话,还是继续住在贝公馆好了。我这一去,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两处房產总得有人照顾。”
虽然托贝焕璋的关係,找了两个退休老人照看房子。但到底不是自家人,李子成也不放心。
加上那两个退休老人只是偶尔过来看看,房子没有人居住,时间久了难免破败,“多谢了。”
虽然李子成的意思是想找个人帮忙照顾房子,但是在这个住房紧张的时代,他把奢华的贝公馆让给两人居住,这个人情可太大了。
幸好都是自家人,贝念书的心理负担才没有那么大。
在绿房子放好了行李,李子成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见房子完好无损他才放心。
隨后拿上东西,开始走访亲戚。
首先去见的就是贝崇威。
“舅舅,这是我托人从东北带来的鹿茸。您那些年身子亏的厉害,平日里要多注意补补。”
回来一年有余,贝崇威的状態肉眼可见的好转,这让李子成十分高兴。
外甥的孝心,贝崇威欣然笑纳。亲自下厨,给李子成做了接风宴。
三个人吃了一顿便饭,李子成又去拜访了贝聿苕、贝焕璋、贝聿新和贝聿林等长辈。
长辈们早已知道他即將去美国留学,除了各种嘱附,还托他带了许多东西。
都是给美国那边亲戚的。
唯一可惜的是,没有见到贝娟琳和程乃珊。
上海的冬天太难受了,老太太又去了香港。
这一次程乃珊也跟著去玩,要等开学之后才会回来上班。
在李子成看来,程乃珊的人生才是真的瀟洒。
走完了亲戚,他又去了一次《收穫》。
“你这部作品已经非常成熟,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经过我们的討论,不需要改稿了。”
李小琳將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的他都有点头皮发麻了。
不怪李小琳如此。
管多么厉害的作家,但凡是递交的稿件,只要到了编辑的手中总是能够挑出毛病。
许多作家一改稿,改个一年半载的在所寻常。
一方面確实是问题比较多,改稿也需要思路。
另一方面改稿期间补贴丰厚,还不用上班,所以许多作家都喜欢赖在招待所里。
对。
姓余的,说的就是你。
可是像李子成这样稿子,竟然让编辑无从下手,还是从所未见。
李子成当然知道原因。
他是抄的嘛。
而且直接抄的是完成版,当然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美滋滋的领了稿费,接下来的时间就比较自由。
想著剧本扔给谢縉之后,就再也没有关心过。如今马上要去美国了,李子成总算有点愧疚之心,溜溜噠噠来到了上影厂。
在摄影棚里,见到了形容枯稿的谢縉。
“你小子可是坑苦我了。”
一见面,谢縉就对他发起了牢骚。
“你一次也不来,电话又经常找不到人,我连个商量的都没有。你去问问,谁家编剧拍摄的时候不跟剧组在一起?”
李子成两手一摊,底气十足。
“我在执行国家任务,分身乏术,你又不是不知道。老谢啊,不是我说你,你这思想觉悟还需要改造啊。”
“得得得,少跟我扯这没用的,我被改造的次数还少吗?”
谢縉已经到了水火不侵的境界。
能够一边跟李子成说话,一边指挥片场布置。
打量著片场的样子,李子成迅速看出了端倪。
“这是李寧玉被放出来的那场戏?”
谢縉点点头,满脸晞嘘。
“这是最后一场戏了。拍完之后,就可以杀青了。”
从去年秋天筹备剧组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一年多了这在谢縉近期的工作状態当中,效率並不算是很快。
特殊时期过去之后的头几年,谢縉高產如母牛,几乎一年一部电影。而且每一部都非常出彩,既叫好又叫座。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导演当中最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结果这一次被李子成的剧本绊住了手脚,费尽心力,好不容易走到了最后一步。
毕竟《风声》放在新世纪那也是质量顶级的电影,拿到八十年代纯粹是降维打击。
光是为了驾驭好这个电影,谢縉就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不知道熬死了多少脑细胞。
如果李子成在身边,他能有人商量,绝对可以轻鬆不少。
奈何李子成的任务更加重要,根本顾不上他这边,他就只好和剧组的人一边商量、一边琢磨、一边拍摄,进度当然快不了。
这边正说著话,黄蜀勤领著演员过来了。
“导演,你看看这个造型可以吗?”
话音落地,黄蜀勤才看到李子成,“哟,我们的编剧来赶末班车啦?”
面对她的调侃,李子成坦然受之。
“我是来验收成果的。”
目光到处,却凝结在了黄蜀勤旁边之人的身上。
那女子一身深蓝色丝绸旗袍,庄重而典雅。
特別设计的十分修身,即便静静站立不动,也尽显婉约之美。
鲜艷的卉刺绣图案极具视觉衝击力,仿佛一位古典美人栩栩如生从画中走了出来。
偏那眉眼当中,水波带笑,云烟含情。
诚如一夜开俏,仿佛春来到。
问何所欲,迎君正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