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番外3 赫连勃勃之乱
夏州,化政郡,岩绿城,
秋分刚过,天气陡然寒凉,城外平坦光禿的菱黄草地沾上一层霜露。
几支驼队刚刚驶出城门,城楼上便传来急促的鸣声。
熟悉岩绿城四门律令的商队首领知道,这是刺史府出现紧急状况,城门令遵从命令封闭城门的讯號。
呜~呜~鸣一两短一长的號角声几乎同一时刻自北边传来。
很快,驻足观望的驼队商贩们觉察到脚下大地传来轻微颤动。
一股轰鸣声仿若从地底传来,越来越近,地面的震动越发明显。
商队首领遮目眺望,脸色条地一变。
北边地平线上,一道长长的黑线蔓延过来,犹如一道黑色的雄伟的堤坝,凭空出现在广无垠的南河套大地上。
“是铁弗部骑兵!”
有商贩指著北边大声尖叫起来。
自从两年前,单于左都督、铁弗部酋帅刘勃勃吞併贺兰部以后,阴山以南地区,便呈现出铁弗部一家独大之势。
也唯有號称控弦二十万的铁弗部,才能在短时间內发动如此规模的骑兵部队。
“快走!今日这岩绿城,怕是要有天大的事情发生!”商队首领跨上马怒吼。
“可是货物怎么办?一千两百的皮货啊~”
“没有这批货,咱们拿什么偿还柜坊贷债?”
商队首领急道:“命要紧还是货物要紧?钱永远挣不完,命可只有一条!”
“欲~数~”
几声吆喝逼近,有一队铁弗侦骑发现了他们,正在快速靠拢。
“嗖嗖~”几支羽箭已经提前射到驼队商贩们不敢再迟疑,砍断韁绳鞍套,爬上素驼和马匹,拼命挥打鞭子往南逃命。
“铁弗部召集大军围城,难道想造反?”
“天吶~他们怎么敢?!”
商队首领一边骑马狂奔,一边回头远远望了眼。
铁弗匈奴骑兵没有继续追赶他们,而是嬉笑著查验他们拋下的皮货和玉石。
商队首领红了眼睛,这可是他倾家荡產冒著性命危险得来的一批货物,就指望著运到长安西市大挣一笔,好让他还清债务东山再起。
如今,却是什么都没了.....
“该死的屠各奴!”商队首领悲愤地大骂一声。
铺天盖地的匈奴骑兵消失在地平线之下时,商队首领看见岩绿城楼上,原本高高飘扬的大周旗帜不知何时落了地。
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鹰顶金冠图案的匈奴王旗。
商队首领倒吸一口凉气,铁弗部果然反了!
他猛地想起来,在距离岩绿城以南二百里的白於山下,有大周设置的靖边镇。
那是一座军镇,常年屯驻一万两千名大周兵士。
“我们去靖边镇!向毛镇將通报敌情!”商队首领大声吆喝著,率领眾人往南奔去...
岩绿城刺史府,经过不到一刻钟的清洗,连同刺史苟宏家卷十二口在內的近百十人全部遭到屠戮,尚且温热的户体躺倒一地。
鬚髮皆白的刘勃勃一身黑漆明光鎧,踩著满地鲜血步入刺史府前庭。
刘勃勃的两个儿子,刘昌和刘定押著只存一口气的刺史苟宏跪倒在跟前。
刘勃勃低头看著他,铁盔下一双不带任何感情的眼睛,流露出令人心悸的凶戾。
.....先帝待你恩厚,三十余年来不曾冷落分毫....
为而今先帝大行不久,你却聚部眾而反,如此忘恩负义岂配立於天地之间?
我大周雄兵百万,山河四塞稳固如泰山,绝非你小小铁弗部所能撼动.....咳咳~“
苟宏双臂被生生折弯,他却强忍剧痛仰头怒视刘勃勃。
刘勃勃平静地看著他,淡淡道:“先帝之威凌於天地,只要他在世一日,我又岂敢有贰心?
只可惜,先帝终究逃不过生死宿命,而如今长安太极殿上坐著的梁桓,还不足以让我铁弗部臣服.::”
“贰臣贼子,终將不得好死!”苟宏淒声怒號。
刘勃勃晒然一笑,早就迫不及待的刘昌一刀砍断苟宏脖颈,人头落地滴溜溜滚到一旁。
刘勃勃仰头长舒了一口气,杀死苟宏屠戮刺史府,这一步踏出再无回头路可走。
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一条道,以最快速度消灭河套、云中地区的周军势力,据黄河天险而守。
如果有机会,他將一鼓作气直捣长安。
只要他坚持得够久,这天底下的反周势力便会层出不穷的出现,
掀翻梁周王朝,或许只在於谁敢打响第一枪。
“.....先帝啊,那年征討拓拔魏国和慕容联军,你暗中授意袭杀我父刘卫辰,难道当真以为我不知道?
你从来不曾信任过我铁弗部,就像我铁弗刘氏从来不曾真正臣服过你梁氏周国一样....
刘勃勃喃喃低语,缓缓拔出一口镶嵌宝石的长刀,高举向天。
“吼!吼!吼!”
岩绿城內外,十余万铁弗部民兵將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声。
这一刻,整座城池都沸腾了...
大周延和元年,公元433年,单于左都督、铁弗酋帅刘勃勃杀夏州刺史苟宏,反於岩绿城。
刘勃勃改称赫连勃勃,自號大夏天王,改岩绿城为统万城,领兵二十万南下攻打朔方、金明二郡。
靖边镇將毛乐祖阻贼於白於山,不敌贼之眾,为贼所杀,全镇万二千兵尽歿。
九月十二,贼眾寇洛川,长安告急...
长安长兴宫,太极殿东堂。
今年入秋的第一场雨浙沥不停,隱隱有沉雷声自城北龙首原方向传来。
殿阁內一片肃静,气氛沉闷得令人喘不过气。
皇陛御位上,即位一年的天子梁桓沉著脸翻看岭北传回来的邸报。
他手边还有一份校事府传回的密报,与金陵、浙东地区的叛乱有关。
“刘勃勃和司马楚之二贼,前后叛乱相距不过一月,要说这里面没有勾连,只怕诸卿也不会相信吧?”
梁桓扫视殿阁上肃立的一眾公卿大臣,语气难掩愤怒。
距离先帝大行不过一年,夏州、扬州等地先后爆发叛乱,且规模十分惊人。
这无疑是给他这位大周新君脸上狠狠一巴掌。
先帝在世威压万方,先帝大行不过一年,夏州都督刘勃勃、扬州都督司马楚之便相继叛乱。
若是不能及时镇压荡平乱贼,天下人岂不是笑话他这位新君没有威望服眾?
梁桓个人从不在意这些虚名,先帝从小就教导他重实干而轻虚名,他始终牢记在心,並且成为行事准则。
他不能容忍的是,在先帝仅仅驾崩一年之际,这些个乱贼就跳出来,意图顛覆大周社稷。
这不光是打他的脸,更是打先帝的脸。
他当了三十多年太子,如今接棒成为大周第二任皇帝,功业上自然不敢妄想超过先帝,只求延续先帝在世时的繁荣安定。
延和这个年號是他亲自敲定,足可见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和施政举措。
饶是如此,刘勃勃和司马楚之还是跳將出来,成为反周势力急先锋。
“.....靖边镇將毛乐祖率领全镇边军抗击贼军,因寡不敌眾殉节而死,追授毛乐祖明威將军,赐爵石城县男,以其长子袭爵.::::”
梁桓先是对此前阻击铁弗贼眾的边军將士们进行嘉奖封授,其中又以靖边镇將毛乐祖最为忠勇“刘勃勃枉负先帝恩义,朕本该亲自领兵前去征討,奈何太后病重,朕侍疾榻前无暇脱身今朕遣一上將领兵前往岭北阻敌,诸卿有何良才举荐,不妨畅所欲言?”
梁桓话音落下,殿阁內一片安静。
公卿大臣们多数低头沉默不言。
刘勃勃率贼眾二十万,据岩绿城而反,声势实在浩大。
国朝承平十余年,追隨先帝鼎定江山的功勋大將们大多凋零,大周军方颇有青黄不接之象。
在如此凶险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轻易出头。
贸然举荐,若是战事不顺,免不了受牵连。
要知道贼眾已经逼近洛川,整个渭北都处於临战状態。
此去如果不能顺利阻敌,长安都会暴露在贼眾兵锋之下。
梁桓目瞳深处闪过些恼怒和无奈,先帝一朝武功太盛,以至於后期大周境內几无战事。
十余年间,將领们得不到像样锻炼,到了现在真有大战出现,又一个个畏难不前。
“启奏陛下,臣保荐二人,定可一举歼灭贼眾,光復夏州!”尚书左僕射崔浩出声道。
梁桓一喜,忙道:“不知崔卿举荐之人是?”
崔浩不紧不慢地拱手道:“岐州刺史、定国公贏烈,白水太守刁雍!
有此二人领兵出征,可保岭北无虞!”
梁桓想了想,“定国公贏烈的確是平叛最佳人选,贏公年少时跟隨武安公贏觴征討凉州,畅通河西通道,镇守西域多年,於国有拓土之功...
有定国公出征,朕自然是放心的...
只是这白水太守刁雍,朕却了解不多,不知此人有何能耐?”
崔浩笑道:“刁雍乃渤海饶安人,先帝天授二十七年武科入仕。其人文武兼备,好学谦和。
太和元年,先帝出巡上党,刁雍时任上党都尉,曾与先帝秉烛夜谈....,
臣与刁雍有过数面之缘,知其精通兵法韜略,可堪造就!”
梁桓当即询问中书省几名舍人,得知先帝的確曾在出巡上党时召见过刁雍。
能得到先帝单独召见,足可见这刁雍有不同凡响之处,
....朕加贏烈为平北都督,刁雍为副都督,领兵十万前往岭北討贼!”
梁桓倒也果断,当场定下由贏烈、刁雍二人掛帅出征,
当年末,南略受挫的赫连勃勃悲愤之下病逝於统万城,其子赫连昌继任大夏天王。
赫连昌之弟赫连定爭位失败,出走盛乐。
延和二年四月,贏烈、刁雍相继攻破统万城、盛乐城,俘获赫连氏一族六十七人。
朝廷有詔,赫连一族男子尽数诛灭,女子徙河內没为官奴。
沸腾一时的赫连夏之乱,歷时十个月而平。
定国公贏烈加冠军大將军,拜单于大都护,出镇盛乐....
刁雍升任并州刺史,赐爵龙岗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