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番外6 周书·列传第一·皇后列传·冯氏(上)
长秋宫坤寧殿乃是皇后居所响午时分,致仕多年的原卫尉卿马多拄著拐杖,慢吞吞地沿著廊道前往坤寧殿。
一路上遇见的內侍省宦官、內廷禁卫將领纷纷主动朝他打招呼,马多笑呵呵地一一回应,有相熟之人便停下来寒暄几句。
马多已经七十二岁了,和他同时代的老臣所剩无多,相熟之人也大多是过往的同僚故旧之后。
虽说马多名声不显,在太祖高皇帝一朝功臣名將如云的时代,他的功绩也不甚突出,可谁让人家活得够久,资歷够高。
马多执掌卫尉寺三十余年,可以说如今的卫尉寺上下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能够在一个衙署主事这么多年,国朝以来他也是独一份。
“永平公早啊~”
“呵呵~刘內侍早~”
“老公爷腿脚利索,我家阿翁每次提起您来都是羡慕满满啊~”
“呵呵,薛將军说笑了,若老朽没记错的话,你家阿翁刚过六十,怎生腿脚还不如老朽利索?”
“唉~还不都是那些年跟隨武安公远征西域时留下的旧疾~”
“嗯,你也莫要难过,能追隨武安公征討西域,为我大周开疆拓土,也算是你薛氏的造化!
若不然的话,你小子哪有机会入值內廷?”
“老公爷说的是,我薛氏一门若无征討西域之功,如今只怕早就没落了对了老公爷,听闻您当年也想出征西域?”
“呵呵,我当然想啦,可谁让贏觴那老小子死活不鬆口,就怕我抢了他的拓土之功唉~一转眼,那老小子都快走了二十六年了.
》
和领军將军薛综閒话片刻,相互道別后,马多拄著拐杖来到了坤寧殿外室。
略微整理衣冠,在长秋令刘敏的带引下,马多入殿拜见当朝皇后褚灵媛。
褚皇后是阳翟褚氏出身,五十余年前太祖南伐灭晋,褚皇后以江南士族门阀代表的身份,为太祖亲自选定为太子妃。
褚皇后之父,司空褚爽辞世多年,如今外戚褚氏的代表为国舅、駙马都尉、左卫將军、淮南郡公褚秀之。
褚爽入周后,因为人谦和才学广博,深受大周朝堂君臣敬重,与马多也颇有交集。
褚皇后见到他,私下里也颇为尊敬。
寒暄几句,马多直入正题:“老臣今日入宫求见,实为平阳王选亲之事!”
“哦?永平公族中也有適龄女君推荐?”褚皇后微微一笑,似乎早就猜到马多入宫覲见的目的。
“启稟皇后,老臣族中人丁不旺,今日所荐者,乃一位故旧之后,年纪与平阳王正好適配!”
褚皇后拨弄茶汤,“是哪家女君能得永平公青睞?”
马多在朝中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不爭不抢的性格对谁都和和气气,这也是他能够稳坐卫尉卿多年的原因。
朝中大事,特別是与后宫宫禁有关的事务,马多轻易不会开口,除非是涉及到卫尉寺。
这位老寺卿,从来只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做主,做事情极其有分寸。
今日竟然主动入宫求见,而且还要为公开选亲的平阳王梁奕牵媒保婚,在其漫长的为官生涯里可不多见。
褚皇后心里不禁生出几分好奇,马多推荐的女子究竟是谁?
“老臣所荐者,乃前秦州刺史、辽西郡公冯朗之女,小字元华!”
马多正襟危坐,一字一句地拱手道。
“冯朗之女?”褚皇后不禁深深皱起眉头。
冯氏本是长乐郡信都人,世代佐仕慕容燕国。
当年偽燕帝慕容宝退败辽东,据守龙城,太祖亲征灭之,冯氏也隨之入周迁居长安。
冯朗、冯邈兄弟作为冯氏里主动投降的燕国王公,受到太祖亲自接见並且封授官爵。
昇平六年,公元449年,冯奉命出征柔然,兵败后害怕回朝受到惩处,竟然单骑逃亡漠北,
归降拓跋魏国。
大周皇帝梁桓大怒,將冯氏一族贬为民,本欲处死留在长安的冯朗,不知何故突然改变主意,只把冯朗处以流徒岩昌(甘肃陇南)三年的惩罚。
冯朗之女冯元华年幼之际籍没入掖庭为奴婢。
一年前,宜都郡公慕容越之孙,游骑將军慕容白曜领兵出征河西,擒获反叛的禿髮鲜卑首领禿髮承国,大破吐谷浑於白马川,再加上皇重孙梁鸿出生,天子大悦改元大赦。
冯元华得以除贱籍还良,冯朗也得以从岩昌返回长安,重新授予华阳令之职。
遗憾的是,冯朗病逝於途中。
至此,冯氏一族因为冯邈出逃受牵连治罪也到此结束。
冯氏虽不復昔日入周时的光鲜,却也洗脱罪名成为小门官吏之家。
马多略微提醒几句,褚皇后便想起来这位冯氏之女的家世出身。
褚皇后明显迟疑了下,“冯氏虽说洗脱罪名,可如今合族上下无一人出任五品以上官职,更无爵位门荫可言,如此门第选为宗王妃,是否不太合適?”
平阳王梁奕也是太子梁之子,行辈第四,小名金刚奴,今年正好十五岁。
梁乃是褚皇后独子,梁奕也是她的孙子。
皇长孙早天,算起来梁奕在太子一系皇孙里排行第三。
梁奕生母李氏只是东宫一女侍,家世低微没什么门第可言。
褚皇后乃江南门阀贵女出身,对那李氏打心眼里瞧不上。
只是碍於诞下皇孙,出於礼法赏赐李氏郡夫人封號。
褚皇后连带著也不怎么喜欢皇孙梁奕。
不过再怎么不喜,好岁梁奕也是太子之子,自己的亲孙儿,况且天子对梁奕倒是颇为喜爱,不然的话也不会封其为平阳王。
要知道,大周开国以来,平阳土的封號轻易不授予人。
因为这是当年太祖高皇帝起家的封爵,对整个王朝和宗室有著非比寻常的意义。
如今,太子梁业已四十七岁,监国理政也有十年之久。
天子、太子圣体还算康泰,故而朝廷对於皇孙辈的社稷传承没有迫切诉求,
在时人看来,太子诸子里,最具竞爭力的自然是老二陇西王梁毓、老三扶风王梁澄。
梁毓之母乃是武安公贏觴之女,自己又迎娶了譙郡公李康孙女为妃,背靠军方勛贵,可以说是皇太孙之位的最有力爭夺者。
梁澄之母符氏乃是太祖孝懿皇后侄孙女,祖父是太祖朝国舅符冲,自己又迎娶了仇池公杨难当之女为妃,背后有氏羌豪族支持,
朝廷上下,土民公卿的目光都放在这二位身上。
当然,还有刚刚征討漠北回朝的齐王梁瀚。
梁瀚乃是齐忠毅王梁恪嫡长子,承袭父爵为齐王。
梁瀚和他父亲一样,都是宗室里最能征惯战之將。
不久前拓跋魏国新主拓跋光业即位,隨即便发二十万大军叩击五原、云中。
梁瀚临危受命出征河套,鹰战半年终於击退拓跋鲜卑。
如果说太子梁最大的潜在危险,当属这位堂兄弟齐王梁瀚。
褚皇后嫌弃冯氏女出身低微,这一点马多入宫之前就想到了,他不慌不忙地道:“冯氏兰心蕙质,聪颖明敏,当为平阳王良配。
太祖朝时便定下规矩,皇子宗王选妃以品德为贵,不以家世为先。
等诸位待选女君入宫勤见时,皇后可以多多留心观察,如果冯氏不能入眼,再將其落不迟√,
褚皇后笑了起来,“永平公就对冯氏女如此有信心?”
马多躬身揖礼:“非是老臣有识人之明,只因当年冯氏入长安时,高僧法鉴曾指著时年不过五岁的冯朗言『冯氏有女,贵不可言』!”
顿了顿,马多又道:“法鉴乃鳩摩罗什弟子,学究天人,为太祖所敬重。
当时太祖得知此言,一笑了之並未追究,
皇后亦知太祖严禁图讳言,可当年却对法鉴之说不加追究,箇中情由耐人深思啊~”
褚皇后眉道:“永平公是说,冯氏女有贵命,可旺我皇周?”
马多没有正面回答,只道:“冯氏乃北燕豪族,婚配平阳王,也可笼络幽蓟人心,望皇后鉴之!”
褚皇后听出三分言下之意,马多是隱晦地提醒他,平阳王母族不显,妻族可以略加显贵些,却又不至於掺合皇嗣之爭,可保余生平安。
冯氏的身份不高不低,配以平阳王似乎刚刚好。
....既如此,予就给冯氏一个机会,倒要看看此女究竟有何不凡之处.....
褚皇后思索片刻,终於应下马多之请。
不管怎么说,梁奕也是她的孙儿,自然希望在她百年之后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