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隱刘台兄弟二人,各被拉著挤出人群,朝著无人处而去。二女期间对话一句后,各自分开。
拉著刘隱的瑶女皮肤较黑,但胸前伟岸,声若鶯啼。
拉著刘台的则是瑶女中少见的白皙皮肤,小蛮腰盈盈一握,声音软糯。
刘隱刘台二人此刻是醉意渐浓,循著本能跟著瑶女而去。
刘台被拉著来到的一处水边,见岸边无人,那瑶女停住脚步,转过身来。
瑶女看著刘台,轻启朱唇道:“我叫黄雅,郎君可以叫我阿雅。方才另一个是我阿姊黄婷。”
竟然汉语说得颇为流利。
刘台下意识回道:“我叫刘台。唔……”
话还未说完,嘴便被黄雅的嘴唇堵住。
黄雅双手环绕刘台脖子,香舌暗吐,甜津相渡,很是热烈。
刘台本就血气方刚,更何况还有酒精作祟,哪受得了这个,瞬间全身燥热。
当即反客为主,鼻尖闻著阿雅的体香,三下五除二,就地与阿雅缠绵起来。
水边一时间旖旎非常。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另一边,刘隱也是沉浸在香艷氛围中。
……
十月的晨风已经带著冷意,水边更是如此。
刘台打了个寒颤,缓缓醒了过来。
入目却不是熟悉的帐顶。
刘台一惊,猛然坐了起来,赫然发现自己竟然在室外。
刘台先低头看了看自己,见自己衣衫完整,先舒了一口气。
接著又扭头四处张望,认出来之前来过此处,却是在东门外的一处凉亭里。
“我怎么会睡在这呢?昨夜不是在周元静官署里饮酒吗?阿兄呢?”
刘台有些摸不著头脑,依稀记得自己吃完酒,还出门加入了瑶人的夜游。
似乎,似乎还有个瑶女带走了自己?
刘台想著,想要要站起来,却差点一个趔趄倒地,好在手迅疾扶住了亭子的柱子,这才稳住身形。
刘台感受著发软的双腿,愈发疑惑。
刘台深吸一口水边的冷气,脑袋清醒了些。接著鼻尖传来一股淡淡的香味,似曾相识的味道。
刘台抽动著鼻子嗅嗅,发觉香味源似乎是自己的胸口,遂伸手掏去。
还真摸到一块东西!
刘台掏出一看,却是一张手绢,不,是半张手绢。
刘台拿到鼻子前闻了闻,確定了就是手绢散发的香味。
但这个手绢確实不是自己的,为何会在自己怀里?香味又为何会似曾相识呢?
刘台展开手绢看去,一角绣著一个清秀的“雅”字。
“阿雅?”刘台脑海中浮现一个名字,接著浮现起一张脸。
接著记起自己似乎好像確实与叫阿雅的瑶女发生了亲密关係。
但她人呢?綺梦一场?
刘台思索不得,又闻了闻手绢的清香,而后放入怀里,迈动双腿出了亭子,往城里走去。
走到官署门口,恰巧碰上刘隱,二人尷尬一笑,默默地走进了官署。
回到房间,让人送来热水,泡了个澡又吃了点东西后,整个人舒爽了很多。
刘台看著手绢,最终还是收了起来。
巳时前后,苏成前来报告,已准备就绪,可以启行了。
刘台又去將刘隱请了出来,二人向周元静作別。
周元静带著周进文等人送一行人到东门外码头,钟云祥、黎国华等人早已等候在此。
与眾人一一话別后,刘隱刘台登上船,解缆南下。
十月二十,一行人回到封州。算算时间,此行刚好一个月。
时间虽然不短,但好在一路都很是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接下来,就是要做好准备迎接剧变了。
苏章、刘崢、陈璫和韦寻、周鼎一起將这一个月的事情匯报了一遍。
但其实也没什么好匯报的,一切都很正常,一个词概括:按部就班。
匯报的眾多內部事情中,在刘台看来,最大的事就是养猪场的猪出栏了!
有了这次的经验,就可以慢慢扩大规模。有了肉食的保证,操练强度才能有所上升。
这份功劳可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在阿晨头上。
刘台自然是好生感谢了一番。
外部则依然是纷爭不休。
同州王行实伙同他人祸乱京师,唐昭宗出奔,京师从幸者数十万,竟中暑而死三分之一,可谓惨酷。
李克用在河中逡巡不进,昭宗被困南山半月有余,遣延王召李克用速来护驾。
这其中而与岭南最为相关的是,岭南东道节度使被赐號为清海军节度使。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台又回到以前军营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
第一营的军士也开始按照刘台设计的方式进行训练。
一个月后,十一月二十,封州收到广州来的飞鸽传书,刘崇龟病逝!
刘隱第一时间把刘台叫到了书房。
二人商议一阵,决定刘台亲自前往广州弔唁,並设法把刘濬劝到封州,保证人身安全。
刘台第二天一早便带著苏成启程,十一月二十七,抵达广州。
没时间欣赏广州城的市容,第一时间寻到了刘濬。
“兄长节哀!刘台代阿兄前来弔唁广帅。阿兄未能亲自前来,他嘱咐我向兄长致歉。”
“元达一路辛苦,昭贤有心了!”
刘濬对刘台来得如此之快也是有些讶然,同时心中有些感动,自己和大阿耶总算没看错人。
简短寒暄,刘台被刘濬领到灵堂,按规矩上香祭拜。
一套流程下来后,刘台被刘濬引到一处房间,二人分宾主坐了下来。
刘台看著很是憔悴的刘濬,再次开导道:“所谓生死有命,兄长还是要看开些,保重身体啊!”
刘濬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回道:“元达不必担心。我只是近日常想起以往和大阿耶相处的日子,有些伤怀而已。”
刘濬这么些年託庇在刘崇龟麾下,感情可想而知有多深厚。
而今刘崇龟撒手人寰,刘濬又岂能无感。
刘台情知如此,便不再劝导,又就刘濬父亲刘崇望遭贬謫一事再次慰问。
刘濬虽然忧心京师,但山水迢迢,却也没法。
刘台又没法剧透告诉刘濬,他父亲已经被李克用平反,並已经升任吏部尚书。
刘台只好岔开话题问道:“广帅猝然离去,这广州城可还安稳?”
问到这,刘濬明显来了精神,答道:“这几日尚好。”
“大阿耶在世之时,待诸將士颇厚,如今倒是没有人跳出来横生枝节。”
“如此甚好。”刘台接著说道:“只不过,若接任者迟迟不来,时间一长,恐怕没事也会生出事来。”
“元达所虑不无道理,只是这些都是要朝廷考虑,我们却是无能无力。”刘濬有些无奈道。
所谓权力最怕真空,空出来了位置没人坐,下面的人就要蠢蠢欲动了。
届时少不得要动盪一番,搞不好还要流血。
刘濬自己一家人还在广州城,他当然是不希望出乱子的。
但就像他自己所说,这是无能为力的事。
“兄长,待广帅丧事了后,不如隨我到封州去如何?待时局稳定,再返回广州不迟。”刘台问出了此行的关键。
“去封州吗?”刘濬皱了皱眉。
不错,自己確实是很看好刘隱兄弟,否则也不会力劝大阿耶帮助刘隱接任封州刺史。
可彼时自己怎么也没料到大阿耶会猝然离世,还以为可以借著节度使的名义多扶持封州,好让刘隱能更快发展。
可如今计划已经被打乱,没了大阿耶的支持,自己要怎么才能更好帮到刘隱他们呢?
况且自己在广州年岁也不短了,就这么离去吗?
刘濬心中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