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刘 美女 技惊四座
正当陈耀豪以为暂时无人搭话,可以独自清静片刻时,一位年轻人端著酒杯,步伐轻快地走了过来。
他脸上带著爽朗的笑容,主动伸出手:“陈生,你好!我是大刘,希望没有打扰到你。”
年轻人自我介绍道,语气带著几分自来熟的亲切。
“大刘?”陈耀豪心中一动,立刻对上號,“这不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风扇刘”,华人置业的老板吗?”
他面上不动声色,热情地招呼道:“刘生快请坐!总算有个年轻人能聊聊天了,这满场都是叔伯辈,我正愁找不到同龄人呢。“
陈耀豪半开玩笑地说著,指了指旁边的空位。
“哈哈哈!”大刘爽朗一笑,目光也环视了一圈会场,確实多是老成的面孔比较多,感慨道:“像陈生这般年纪轻轻就能路身此列的,放眼全港也是凤毛麟角啊!佩服佩服。”
“刘生过奖了。”陈耀豪谦逊地摆摆手,明知故问道,“不知刘生现在经营哪方面的產业?”
“陈生说笑了,我哪比得上你?”大刘摆摆手,神情坦然,“我眼下还在家父的风扇厂帮忙,
打打下手。今天也是受家父所託,来参加同乡会,长长见识。”
“哦?风扇厂?”陈耀豪眉毛一挑,露出一个促狭的笑容,“巧了,那咱们勉强算半个同行!
我做的也是做风扇,不过掛房顶上的那种吊扇!”
他自我调侃道,引得大刘又是一阵大笑。
“吊扇也是风扇!陈生真幽默!来,为咱们这缘分,干一杯!”大刘笑著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乾杯!”陈耀豪也笑著举杯相碰,清脆的碰杯声在略显微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脆。
接著,同乡会正式议程开始。利铭泽作为发起人和核心人物,上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內容无外乎是强调同乡情谊,號召大家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更要心系桑梓,有机会要回馈家乡云云。
陈耀豪听著这些颇为官面堂皇、又带点时代烙印的话语,加上晚宴的酒意微,渐渐感到眼皮有些沉重,思维也开始飘忽。
就在他昏昏欲睡之际,一阵悠扬婉转、如清泉流淌般的歌声募然响起,瞬间驱散了他的睡意。
舞台上的灯光不知何时聚焦,一位仪態万方、巧笑倩兮的女歌星正手持麦克风,深情演唱。
陈耀豪精神一振,定晴看去,这不是宝岛歌后邓丽君吗?!
这位在七八十年代风靡两岸三地、甚至在东南亚都拥有无数拥是的巨星,此刻就活生生地站在眼前。
她那標誌性的甜美嗓音和动人旋律,瞬间抓住了全场所有人的心。
一曲终了,余音绕樑,现场立刻爆发出极其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坐在陈耀豪旁边、一直没离开的大刘也由衷讚嘆,眼中闪烁著欣赏的光芒:“邓小姐的歌声,
真是百听不厌,令人沉醉啊!”
陈耀豪听到大刘的讚嘆,心中却掠过一丝前世记忆带来的促狭念头:这位日后以风流韵事闻名香江的“大刘”,一生阅女无数,不知面对眼前这位名动亚洲的玉女歌星,心中是否也曾有过一丝未能亲近的遗憾?
此时,舞台上的邓丽君已落落大方地走到台前,用她那特有的甜美嗓音与台下互动:“今天是我第三次来到美丽的香江,每一次都让我感到无比开心!因为这里的每一位朋友都如此热情、友善!大家.欢迎我吗?”
话音刚落,回应她的是比刚才更加热烈、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掌声和欢呼声。
“谢谢大家!”邓丽君笑如,优雅地欠身致谢,“大家的掌声让我好感动!那么,接下来我想邀请一位朋友上台,与我合唱一曲,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赏光呢?”
话音刚落,立刻有好几位自恃年轻或胆大的富豪站起身来,跃跃欲试地挥手示意。
“哇,好高兴有这么多位朋友愿意!”邓丽君俏皮地眨眨眼,显出几分为难,“可是呢,舞台太小啦,只能请一位上来哦。所以——“
她目光流转,带著几分俏皮和探寻,缓缓扫过全场,最终,竟稳稳地停留在了陈耀豪和大刘这一桌,准確地落在了陈耀豪身上。
“这位年轻英俊的先生,”她伸出纤纤玉指,指向陈耀豪,声音带著笑意,“有请你上台,我们一起唱一首歌,好吗?大家掌声欢迎一下!”
陈耀豪瞬间成为全场的焦点。他微微一愜,隨即嘴角露出一抹从容的笑意,这可是结识这位传奇天后机会,怎能错过?
在眾人瞩目和如潮的掌声中,他从容起身,迈著沉稳的步伐,不疾不徐地走上了流光溢彩的舞台。
“这位先生,你好呀!”邓丽君近距离看著他,眼中带著友善的好奇,“请问先生贵姓?”
“免贵姓陈,陈耀豪。”陈耀豪风度翩翩地答道,声音清晰地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
“原来是陈先生!”邓丽君笑容甜美,“不知道陈先生有没有听过我的歌呢?”她略带期待地问道。
“邓小姐的歌自然是如雷贯耳,家喻户晓,”陈耀豪坦诚地笑著,话锋却是一转,“只是—“
实在惭愧,我可能不太会唱。”
“啊?”邓丽君立刻配合地做出一个夸张的、略带失望又俏皮的表情,摊了摊手,引得台下观眾一阵善意的鬨笑。
“那怎么办呀?要不要我重新选一位朋友上来?”她作势要看向台下。
“那倒不必麻烦邓小姐了。”陈耀豪从容地接话,眼中闪过一丝自信。
他拋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提议道:“虽然邓小姐的歌我不太熟,但我可以-唱一首我自己的歌?”
“哦?!”邓丽君美眸一亮,显得十分惊喜,“陈先生还会自己写歌唱歌?那太棒了!只是..”
她转头看了看乐队的方向,又露出些许为难,“我们这里的乐队老师可能没有准备新曲的谱子,这伴奏—
“没关係,”陈耀豪胸有成竹地微笑道,“给我一把吉他就好。”
他从吉他手手中接过一把略显陈旧的木吉他,入手沉甸甸的,带著乐器的温润感。
在全场目光聚焦之下,陈耀豪並未立刻开始,而是先轻轻拨弄了几下琴弦,清脆却略带生涩的音符在安静的会场中跳跃出来。
虽然重生前学过吹拉弹唱,但重生后就再也没有碰过,先恢復一下手指记忆,別等下出丑。
他低下头,专注地又试了几个和弦转换,指尖在琴颈上滑动、按压,感受著久违的触感。
动作由最初的略微滯涩,渐渐变得流畅起来。
台下眾人看著他在台上“热身”,有的好奇,有的带著善意的微笑,也有的流露出些许不耐烦。
大刘则饶有兴致地抱著臂,想看看这位年轻的大亨能玩出什么样。
邓丽君站在一旁,脸上保持著鼓励的微笑,眼神里也有一丝好奇和期待。
终於,陈耀豪抬起头,对著麦克风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邓丽君身上,带著一种奇异的篤定。
他深吸一口气,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稳定地落下,一个清澈而深情的前奏流淌而出。
这旋律既熟悉又陌生?邓丽君微微侧头,仔细聆听。
前奏结束,陈耀豪开口,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著一种超越他年龄的醇厚和深情: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將会是在哪里?
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也许认识某一人,过著平凡的日子。
不知道会不会,也有爱情甜如蜜?”
歌词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邓丽君心中激起巨大的涟漪!
这这歌词的意境、这旋律的走向一种强烈的熟悉感和巨大的震撼同时搜住了她!
这首歌,仿佛是从她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旋律,是她想要表达却尚未捕捉到的情感!
可这怎么可能?这位陈先生他怎么会唱?
而且这歌词台下的听眾也被这从未听过的优美旋律和直击心灵的歌词吸引了。
原本的喧闹和窃窃私语彻底消失,所有人都屏息凝神,被这歌声带入了一个关於爱情、命运与珍惜的意境中。
大刘也收起了玩味的笑容,眼神变得专注,这歌—確实动人!
陈耀豪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演绎中,手指在吉他上嫻熟地拨动、扫弦,仿佛与乐器融为一体。
他的歌声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带著淡淡的感伤,却又饱含著深沉的执著: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当“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这句极具穿透力的副歌响起时,邓丽君再也无法抑制內心的激动!
她美眸圆睁,一只手无意识地捂住了嘴,难以置信地看著眼前深情演唱的陈耀豪。
这句歌词,精准地击中了她內心深处最柔软、也最渴望表达的部分!
这简直是她梦以求的歌!
陈耀豪的演唱渐入佳境,情感层层递进他並非模仿邓丽君甜美的风格,而是用他特有的、带著敘事感和男性深情的嗓音,赋予了这首歌另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他甚至加入了一段即兴的、略带蓝调色彩的吉他solo,技巧嫻熟,情感饱满,將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所以我求求你,別让我离开你。
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丝丝情意!”
最后两句,他唱得近乎恳求,情感浓烈得几乎要溢出来。
尾音落下,吉他的最后一个和弦在空气中震颤、消散。
整个会场陷入了一片死寂。
没有掌声,没有欢呼。
所有人都仿佛被施了定身咒,沉浸在刚才那短短几分钟音乐所带来的巨大情感衝击中。
那旋律、那歌词、那演唱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了所有人。
邓丽君第一个回过神来。她的眼眶已然湿润,晶莹的泪光在舞檯灯光下闪烁。
她忘记了矜持,忘记了场合,几步衝到陈耀豪面前,声音带著无法抑制的颤抖和激动:
“陈·陈先生!这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它它太美了!我—我从未听过,但它·..它好像.好像就是我心里想唱的歌!”
她的语气充满了急切、震撼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与喜爱。
她的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寂静!
“哗—!!!”
震耳欲聋、如同海啸般的掌声和喝彩声猛然爆发!
这掌声不仅献给陈耀豪惊艷全场的演唱和创作,更献给邓丽君这发自肺腑、近乎失態的反应所印证的神奇一刻!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位年轻的富豪,不仅生意做得好,隨手拿出一首歌,竟然就能让见惯世面的歌坛天后如此失態、如此推崇备至!
技惊四座!彻底震惊!
陈耀豪看著眼前激动得几乎要落泪的邓丽君,听著台下足以掀翻屋顶的掌声,嘴角勾起一抹意料之中又带著些许深意的微笑,
他放下吉他,对著邓丽君,说道:“你別误会,这首歌不是唱给你的,如果你想唱这首,我们可以找个机会聊聊。”
然后,陈耀豪在眾人的注视与惊讶中走下舞台。
接下来,就有不少同乡巨贾前来祝贺。
“陈生,我是宝源基业的黄克兢,有机会合作。”黄克兢主动介绍道。
“黄生言重了,有机会一定合作。”陈耀豪可知道,这可是香港钟錶製造业的先驱。
接下来,还有金满米业的陈经纶;做牛仔裤的谭兆纷纷藉机前来混个熟脸。
“陈生,我旗下7-11便利店需要採购大米,我们以后可以加深合作。”
“谭生,我旗下有一家贸易公司,专做北美牛仔裤生意,我们同样可以加深合作。”
“好的。”
“好的。”
陈耀豪频频放出合作意向,也得到同乡们的认可与好感。
同乡会变成贸易洽淡会。
这也是举办同乡的原因之一,就是同乡之间在生意场上互相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