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女人们的小心思
香港希尔顿酒店。
巍然嘉立於中环皇后大道中2號。
这座自1961年起便见证香江风云的26层建筑,拥有750间客房及声誉卓著的中西餐厅,由希尔顿酒店集团负责管理,合约长达五十年。
毫无疑问,它是与半岛、文华东方齐名的香江顶级酒店之一。
而如今,它的所有权证书上,赫然印看“陈耀豪”的名字。
此刻,酒店门前红毯铺地,篮溢彩,一场备受瞩目的资產交接仪式正在举行。
镁光灯如同白昼般闪炼,记者们的镜头牢牢锁定了签字台中央。
陈耀豪一身剪裁精良的深色西装,面容沉静,带看从容不迫的微笑,与永高公司的代表在无数镜头前交换文件、紧紧握手。
当司仪高声宣布“自今日起,香港希尔顿酒店正式纳入和记黄埔旗下!”时,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他接过那柄象徵性的巨大金钥匙,转身面对媒体,声音沉稳而有力:
“这並非一次简单的產权移交,它更象徵著和记黄埔对香港未来繁荣的坚定信念。
我们將投入必要资源,对这座传奇地標进行全面升级,以卓越的服务迎接全球宾客,让它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言毕,他举起香檳,与在场嘉宾共庆。场面光鲜亮丽,筹交错,一派欢庆景象。
然而,当仪式的喧囂散去,陈耀豪在梁宏、廉辉及会计师事务所代表霍尔的陪同下,正式踏入酒店內部开始巡视时,气氛陡然转变。
现实的挑战,远比纸面上的协议更为复杂。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几位西装革履的白人男子正肃立在前厅等候。
为首一人气度不凡,眼神锐利,正是专程从美国飞来的希尔顿酒店集团总裁一一伯特伦先生。
酒店所有权的变更,直接关係到未来五十年的管理合约,他必须第一时间与新主人会面。
身旁的霍尔立即上前低声介绍道:“陈生,这位是希尔顿国际的伯特伦总裁。
这两位分別是香港希尔顿酒店的总经理埃弗里先生,以及峇里岛凯悦酒店的总经理鲍威尔先生。”
伯特伦主动上前一步,伸出手,语气礼貌却带著一丝不容置疑的审视:
“陈先生,祝贺您。希尔顿集团期待与您这位新业主携手,確保这家酒店继续维持其全球一流的水准。”
陈耀豪与他握手,目光平静地迎向对方探究的视线。
他瞬间明白,接收物业远不止是签署文件那么简单。
如何与庞大的国际管理集团博弈,平衡他们的標准与自身的商业利益,如何让这两家世界级酒店真正融入他的商业版图並实现盈利。
这一切,才是真正的考验。
表面的辉煌之下,一场关於控制权、经营理念和未来方向的无声较量,才刚刚开始。
“伯特伦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陈耀豪语气平淡,缓缓的说道:“希尔顿是全球一流的酒店品牌,这也是我选择接手这里的原因。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希尔顿的未来会比它的过去更加辉煌。”
他这番话,既肯定了对方的价值,也明確宣示了主权一一他才是决定未来方向的人。
伯特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见过许多新晋富豪,但如此年轻又这般沉稳锐利的却不多见。
他调整了一下表情,微笑道:“当然,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让这家酒店持续成功。
不知陈先生对於酒店未来的运营,是否有初步的构想?管理团队和员工们都期待著您的指引。”
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则是一个犀利的试探,意在摸清新东家的底牌和干预程度。
陈耀豪没有直接回答,目光转向一旁的香港希尔顿总经理埃弗里。
“埃弗里先生,你是酒店的掌舱人,最了解情况。你认为,目前酒店面临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
埃弗里没料到话题突然拋给自己,愣了一下,隨即谨慎地回答:“陈先生,酒店硬体设施老化是不爭的事实,尤其是客房部分,急需翻新。
此外,近年来市场竞爭加剧,我们的入住率和平均房价都面临压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和士气也是关键。”
陈耀豪微微頜首,又看向峇里岛凯悦的总经理鲍威尔。
“鲍威尔先生,你呢?如何看待亚洲市场尤其是度假酒店的未来?”
鲍威尔显然更有准备,侃侃而谈了一番对高端旅游市场的乐观看法,但也提到了运营成本和本地化挑战。
陈耀豪静静听看,不时点一下头。待两人说完,他重新看向伯特伦。
“伯特伦先生,你听到了。硬体更新、市场开拓、成本控制、人心稳定。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挑战。”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肯定道:“我的构想很简单:投入资金,解决问题,提升盈利。
和记黄埔会成立一个专门的酒店资產管理委员会,梁宏先生会负责协调。
我们需要希尔顿集团提供最新的全球標准升级方案、中央预订系统的全力支持,以及总部精英管理人才的轮换计划,確保最先进的管理经验能注入这里。”
他几句话,不仅回应了问题,更反客为主,直接对强大的管理集团提出了明確要求,並將自己的核心手下樑宏安排了进来,意味著他將深度介入,而非仅仅充当一个收取管理费的被动业主。
伯特伦的笑容略微僵硬了一下,他意识到这位新老板绝非易与之辈,头脑清晰,目標明確,且极有主见。
“陈先生的决心和效率令人钦佩。”伯特伦保持著优雅风度,说道:“希尔顿集团非常乐意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具体的方案和细节,我们可以安排团队儘快对接。”
“很好。”陈耀豪点头道:“细节由梁宏与你们的团队跟进。我希望一个月內看到初步的方案和时间表。”
他没有留给对方太多拖延的余地。
简单的会面结束,伯特伦等人告辞离去。
陈耀豪脸上的客套笑容瞬间消失,刚进去办公室他对梁宏和廉辉沉声道:
“都看到了?国际品牌,面子光鲜,里子却是一堆难题,还有一群心思各异的『合作伙伴”。
梁宏,酒店资產管理委员会你立刻牵头组建,廉辉你负责財务审计和成本控制模型,我要在三个月內看到清晰的扭亏路线图。”
“是,陈生!”两人深知责任重大,齐声应道。
“另外,我们要组建酒店管理团队,趁这次机会学国际酒店管理,为以后自己的酒店管理打好基础。”陈耀豪继续指示道。
实际上,只要时间到了,香港和峇里岛两间酒店肯定会赚钱。
当然,陈耀豪主要是看中了香港希尔顿酒店这块地皮,这才是整个永高公司的价值所在。
他打算在合適的时候,把它拆除重建成写字楼。至於与希尔顿酒店的协议,大不了钱解约。
暮色渐沉,深水湾的寧静被一支缓缓驶入的车队打破。
虽然一切计划都在推进,但黄埔集团日益沉重的负债,加之滙丰银行若即若离的態度,像两片阴云縈绕在陈耀豪心头。
即便在诸多利好消息和中华娱乐的市场操作下,和记黄埔股价活跃,市值稳步回升,他仍不敢有丝毫鬆懈。
他深知,唯有等待香江那必將到来的地產升浪,才能彻底冲刷掉和记黄埔帐簿上的债务阴霾。
在这座城市,地產与股市向来同气连枝,一荣俱荣。
等待,本是稳妥之策。
但静待时机,也可能意味著错失另一场转瞬即逝的豪门盛宴。
车队平稳地停在大宅门前。
陈耀豪刚踏出车门,两个小小的身影便如欢快的小鸟般从庭院里飞奔而来。
“爹地!”
“爹地!”
奶声奶气的呼唤瞬间驱散了他眉间的凝重,一股暖融融的幸福感扑面而来。
他弯下腰,张开双臂,將八月和九月一左一右地抱个满怀,故意用新冒出的胡茬轻轻蹭著他们娇嫩的小脸,惹得孩子们咯咯直笑。
“有没有想爹地?”
“想!”
“那八月和九月今天有没有听话?”
“弟弟不听话。”八月立刻奶声奶气地告状道:“他今天想爬树掏鸟窝!”
“是不是姐姐制止了他呀?”
陈耀豪笑著问,抱著他们朝別墅內走去。
这边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屋內的人。
李宜敏自医院归来后,赵雅之便时常以探望为由过来串门。
对此,陈耀豪倒也乐见,省却了他两头奔波的辛苦。
“老爷回来了。”赵雅之迎上前,自然地伸手接过八月,却让儿子九月依旧赖在父亲怀里。
陈耀豪放下儿子让他自己去玩,目光扫过客厅,未见李宜敏身影,便隨口问道:“阿敏呢?”
“阿敏在健身房跑步呢。”赵雅之立刻答道。
李宜敏一出月子,便在私人教练的指导下开始了疯狂的恢復训练。
这其中,多少也带著点被赵雅之刺激的成分一一自她產后,赵雅之几乎“霸占”了陈耀豪大部分的閒暇,这是她绝不能容忍的。
“嗯。”陈耀豪应了一声,先去了婴儿房看了一眼仍在酣睡的老三,那是个小小的“瞌睡虫”,隨后才转身上到二楼客厅坐下。
赵雅之依偎到他身旁,陈耀豪揽著她,隨口问:“今晚又不回浅水湾了?”
“不回。”
“为什么?”
“当然是留下来陪老爷呀,”赵雅之嫣然一笑,眼波流转,说道:“现在阿敏身子还没完全恢復,我怕老爷晚上忍不住犯错呢。”
陈耀豪闻言失笑,摇了摇头:“办法总比困难多。”
“哦?去66號?”赵雅之挑眉。
“告诉你也无妨。”陈耀豪坦然道:“66號那有六套別墅,將来总是要住满的。”
赵雅之脸上並未露出丝毫不满,反而笑得更深:“所以呀,我才想搬过来住,让我们姐妹好好一起伺候你。不然,以后见老爷一面怕是更难了。”
陈耀豪听了,点点头,指尖轻轻划过她的脸颊:“有进步,有点大姐大的觉悟了。”
两人没说多久,赵雅之便起身亲自去厨房张罗晚餐。
不久,李宜敏也沐浴完毕,换上一身舒適的家居服走了过来,紧挨著陈耀豪坐下。
陈耀豪侧头看去,她產后略丰的身躯在柔软衣料的包裹下更显诱人,散发著沐浴后的清新和一丝淡淡的奶香。
“身体恢復得怎么样了?”他低声问,声音有些沙哑。
“还没完全好呢,医生说-至少要三个月后才行。”李宜敏轻声解释,脸颊微红。
然而那混合著清新沐浴露和独特奶香的气息蒙绕鼻尖,陈耀豪只觉得喉头一紧,再也按撩不住,俯身便吻了上去,贪婪地汲取著她的气息。
■
翌日,阳光洒在港岛南端的蔚蓝海面上,“尽须欢”號豪华游艇隨著轻柔的海波微微荡漾。
游艇二层的露天申板上,陈耀豪正与吹水强、高明佬凭栏而立。
三人手持威士忌,杯中的冰块在阳光下折射出剔透的光芒。
如今的高明佬与吹水强各自主管一摊业务,言谈举止间已褪去不少昔日的江湖气息,多了几分商人的沉稳与气派。
“豪哥,下面那几位,都是今年参选港姐的热门人选。”吹水强笑著指向下一层的甲板,说道:“一听说是您陈生邀请,没有一个推辞的。”
陈耀豪的目光隨之向下扫去。几位身著比基尼的佳丽正在说笑,青春活力的身段在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为这海天美景增添了一抹亮色。
他淡淡点了点头,未置可否,心思显然更在別处。
他转而看向高明佬,切入正题:“高明佬,你要有个准备。我打算让和记黄埔併购你的友谊小巴公司。”
高明佬闻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立刻恭敬地回应:“我听豪哥安排。”
他深知,陈耀豪绝不会亏待自己。
“公司併购后,小巴业务这一块,还是由你来掌舵。”
陈耀豪肯定了他的地位,隨即补充道:“届时,我会安排更多的財务和运营方面的专业人士过来辅助你,把盘子做大,做得更规范。”
对於巴士业务,陈耀豪有著更深远的谋划。
它绝不仅仅是客运生意,更是未来地產开发棋局中的重要一环。
一个新楼盘的崛起,若能有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作为支撑,无疑会极大地提升其对市民的吸引力,成为销售中的一把利器。
三人又就著海风閒聊片刻,一艘快艇破浪而来,利落地靠近了“尽须欢”號。
高明佬和吹水强见状,知趣地举起酒杯向陈耀豪致意,隨后主动告辞,登上快艇离去。
海面上重归寧静,只剩下游般隨看波浪轻轻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