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必然的选择
八月炽热的阳光下,尖东填海区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陈耀豪在梁宏和祝文宇的陪同下,站在两栋拔地而起的17层大厦前。
“陈生,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祝文宇指著眼前气势恢宏的建筑群。
“皇冠假日酒店已经进入装修期,尖东黄埔广场也已经封顶,正准备择吉日开盘销售陈耀豪仰望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玻璃幕墙,满意地点头。
这正是他急需的及时雨一一和记黄埔正在多方筹措资金,准备在九龙仓的收购战中有所作为。
“预计能回笼多少资金?”他问道,自光仍停留在建筑上。
“如果整栋大厦全部售出,预计可回笼资金1.98亿港幣。”祝文宇翻看著手中的报表。
陈耀豪沉吟片刻:“如果只出售写字楼部分,保留商场呢?”
“那大约能回笼1.5亿港幣。”祝文宇快速计算后回答道:“不过这个数字还没有扣除建设成本。”
一旁的梁宏补充道:“陈生,项目建设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一旦开始销售,这部分贷款需要优先偿还。“
“建设成本总共是多少?”陈耀豪转身问道。
“约0.52亿港幣。”祝文宇准確报出数字。
陈耀豪的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也就是说,扣除购地和建设成本后,我们相当於净赚了一个商业中心。”
“正是如此。”梁宏也露出笑容,回答道:“而且商场部分將来能提供稳定的租金收入。”
三人在工地上边走边谈,施工人员见到老板亲临,都更加卖力地工作。
起重机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工人们正在安装最后几块玻璃幕墙。
“均益中心和兆兴新邨那边情况如何?”陈耀豪继续询问。
祝文宇立即匯报导:“均益中心预计可回笼资金3500万港幣,兆兴新邮约4500万港幣陈耀豪停下脚步,思付片刻后作出决定,吩咐道:“均益中心的资金回笼后,先不进行分红,全部借给总公司使用。”
“明白。”祝文宇立即记录下来。
视察结束后,陈耀豪站在工地最高处,俯瞰著整个尖东填海区。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的海滩,如今却即將成为香港新的商业中心。
“我们要在一个月內完成销售。”陈耀豪对两位得力干將说道:“九龙仓那边的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准备好充足的弹药。”
“陈生请放心。”梁宏信心满满回应道:“我们已经联繫了多家经纪行,开盘当天一定会掀起抢购热潮。”
夕阳西下,工地的灯光渐次亮起。
陈耀豪知道,这些拔地而起的高楼不仅代表著眼前的利润,更是他商业帝国扩张的重要基石。
在即將到来的商海博弈中,每一分资金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
八月的一个清晨,维港中心顶层会议室里瀰漫著紧张而肃穆的气氛。
陈耀豪坐在首席位置,两侧分別坐著梁宏、张年华、祝文宇和廉辉四人。
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光洁的会议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今天召集各位,是要宣布一个重要决定。”陈耀豪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有力。
“我们將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一一决胜资本。这家公司將专注於战略性投资,首要目標就是九龙仓。”
他示意助理分发准备好的文件,继续说道:“决胜资本的註册资本为4亿港幣,由和记黄埔和荣耀科技各出资2亿,各持50%股份。
后续如有需要,还可以向银行寻求贷款支持。”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翻阅文件的沙沙声。
这个决定意味著公司將投入巨额资金,参与一场充满变数的收购战。
“关於人事安排。”陈耀豪环视眾人,说道:“决胜资本由廉辉兼任总经理。
同时,我们五个人组成公司决策委员会,所有重大投资都必须经过委员会表决。”
廉辉立即起身,神色庄重:“感谢陈生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陈耀豪满意地点点头,隨即切入正题继续说道:“廉经理,你先向大家匯报一下九龙仓的最新情况。”
廉辉打开准备好的资料,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委员,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目前九龙仓市值约5亿港幣。
股权分布方面:怡和置地持股12%,长江实业持股17%,是我们目前的最大股东。而我们仅持有4%。”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最关键的是,滙丰银行已明確表示反对长江公司入主九龙仓为此,李家成找到了包船王,两人已正式联手。包船王的环球航运资金雄厚,这將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语。
张年华忍不住感嘆道:“包船王和李家成联手,这阵容確实强大。”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陈耀豪突然开口,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怡和反应迟缓,滙丰態度暖昧,李嘉诚瞻前顾后。看似强大的联盟,往往最脆弱。”
梁宏谨慎地问道:“陈生,我们的目標是单纯投资,还是寻求控股?”
“控股。”陈耀豪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们要的不仅是投资收益,更是九龙仓的控制权。”
祝文宇面露忧色,说道:“但以我们目前的持股比例,想要控股难度很大。”
“正因为难,才值得去做。”陈耀豪站起身,走到窗前,俯瞰著维多利亚港。
“商场上最精彩的,往往就是以弱胜强、后来居上。”
他转身面对眾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廉辉,你的任务是在市场上继续吸纳九龙仓股票,用尽我们手中的4亿资金。记住,要低调、要迅速。”
“明白。”廉辉郑重记录。
“另外。”陈耀豪特別强调道:“有任何重大变化,无论我在何处,无论什么时间必须立即向我匯报。这场收购战,分秒必爭。”
会议结束后,陈耀豪单独留下廉辉:“你准备如何操作?”
“我已经联繫了三家可靠的证券行,通过多个帐户分批买入。同时,我会密切关注包玉刚和李嘉诚的动向。”
“很好。”陈耀豪拍拍他的肩膀,“记住,我们不仅要买股票,更要懂得等待时机。
有时候,按兵不动才是最高明的策略。”
廉辉离开后,陈耀豪独自站在窗前,望著对岸九龙仓的货仓码头。
他知道,这场收购战不仅关乎利益,更关乎未来在香港商界的地位。
而此时,在长江实业总部,李家成也正在与包船王通电话:“包生,听说陈耀豪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看来是要正式加入战局了。”
电话那头的包玉刚轻笑一声:“年轻人有魄力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李生,我们按原计划进行便是。”
香港商界的一场乱战,即將拉开序幕。
11
八月三日,广州白云机场。
陈耀豪带看精心准备的团队踏上了內地之旅。
与以往不同,这次他特意让荣耀科技的张年华和红牛公司的徐智渊隨行,同行的还有两辆满载展品的大货车。
在gd省体委的会议室里,面对体委主任、外经贸局领导和宣传部的干部,陈耀豪展示出与香港商人截然不同的作风。
“各位领导,“他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建议將首届省港杯办成粤港体育文化交流周。
除了足球赛,还可以增设青少年足球训练营、体育產业发展论坛,以及粤港名优產品展销会。”
体委主任王建军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这个想法很有新意。不过,陈先生提到的產品展销会......”
“王主任请放心,“陈耀豪立即接过话头,“展销会的全部收入,我们將捐献给gd省青少年体育发展基金。
我们红牛饮料每卖出一罐,就捐献一毛钱给基金。”
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在场干部的兴趣。
外经贸局的李副局长问道:“陈先生能具体说说这个基金的使用方案吗?
“我们建议由体委主导基金的管理。”陈耀豪示意助手分发方案,介绍道:“主要用於贫困地区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建设。
同时,荣耀科技愿意捐赠部分彩色电视机,用於改善体校的教学条件。”
会谈结束后,王建军私下对陈耀豪说道:“陈先生,您这个方案考虑得很周全。既促进了交流,又造福了社会。不过......
他略作迟疑,“红牛'这个名字,是不是太西化了?”
陈耀豪从容应对,笑道:“我们可以改用劲能饮料这个名称,包装上可以加上'为中国体育加油的字样。”
“这样就稳妥多了。”王建军满意地点头说道就在陈耀豪在广州洽谈的同时,他派往深圳的考察团也传回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考察团负责人、和记黄埔发展部经理周志华在长途电话中激动地匯报:“陈生,深圳这边的情况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好!
虽然正式文件还没下来,但蛇口已经开始搞工业区建设』,听说是一位叫袁庚的领导在主持。”
“当地的態度如何?“陈耀豪问。
“非常欢迎港商投资!”周志华说道:“宝安县的领导表示,可以给我们最优惠的条件。
我考察了蛇口一片沿海荒地,面积约五百亩,每亩年租金只要一百港幣!“
陈耀豪当机立断,指示道:“立即签约,先租部分土地建设生產厂房,租期三十年。
用我们在维京群岛註册的那家公司名义签约。”
“可是陈生。”周志华有些犹豫地说道:“这片地现在完全是一片滩涂,基础设施全无,这个投资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按我说的做。”陈耀豪语气坚定,指示道:“记住,要低调处理,不要声张。”
掛断电话后,陈耀豪对隨行的徐智渊说道:“立即著手研发劲能饮料』,要保留红牛的配方,但口味要更清淡些,符合內地消费者的喜好。”
“那包装呢?”
“用红色为主色调,加上木图案,要突出岭南特色。”陈耀豪吩咐道。
当晚,在下榻的东方宾馆,陈耀豪站在窗前,望著珠江两岸的灯火。张年华忍不住问道:“陈生,我们在深圳租那么大片荒地,真的要投入巨资开发吗?
2
“你不明白。”陈耀豪目光深远,说道:“这不是普通的投资。如果我的判断没错那里很快就会成为一片热土。我们现在租下的地,將来可能一亩值惊人。”
“可是现在那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正因为没有,才是我们的机会。”陈耀豪转身,语气坚定,说道:“记住,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先机。
现在內地正在酝酿巨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变化发生前布局。”
第二天,在与粤省高官的会见中,陈耀豪再次展现了他的远见。当一位省高官问及对广东发展的建议时,他说道:
“粤省毗邻香港,具有独特优势。如果能设立一些特殊区域,实行特殊政策,吸引外资企业入驻,必能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这位领导若有所思的说道:“陈先生的建议,很有意思。”
会谈结束后,霍生特意打来电话:“耀豪,你这次的表现很好。不过要记住,有些事情要循序渐进。“
“我明白,“陈耀豪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播下种子。“
在广州的三天时间里,陈耀豪不仅敲定了省港杯的具体方案,还顺势谈成了荣耀电视机在广东的代理协议,同时以惊人的远见在深圳提前布局。
返港的列车上,徐智渊看著窗外渐行渐远的广州城,忍不住感嘆:“陈生,我们这次真的是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陈耀豪微微一笑,说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记住,內地这片土地,將会成为我们未来最重要的舞台。”
而在他们身后,鹏城市那片刚刚租下的滩涂地上,一个时代的序幕正在悄然拉开。
陈耀豪也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歷史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