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哪个女人不想独占宠爱呢?
只是胡老爷霸道得很,根本不给她们选择,直接把她们姐妹俩带回了醉风楼。
既然聚在一起了,那就得斗一斗。
然而现在,两位女子意识到,爭斗已无意义。
她们的老爷近来状態异常,虽已四十多岁,体魄却胜过许多二十出头的年轻公子。
这些公子自少年时便食肉不断,到二十多岁时常感力不从心,而老爷四十余岁,体力却远超常人。
尤其这次,他的表现堪称神勇,连续两日的表现让她们明白,这並非药物作用,而是实力增长。
於是,两人结为同盟,共同面对挑战。
至於闺房中的胡馨月,看著熟悉的环境,恍若隔世。
从小在这座宅院长大,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她怀念。
想到即將嫁入朱家,她心中五味杂陈。
起初,她与李善长侄儿订婚,却不料因某些缘由被退婚,如今又要嫁给朱標,人生如戏,难以预料。
当时,自己的名声恐怕已经很糟糕了吧。
那时候的自己,真的很害怕。
毕竟女孩子都担心自己的名声受到影响,要是真的嫁不出去,那该多令人伤心。
没想到,自家那位非常厉害的伯父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让自己竟然要成为东宫的太子妃了。
这样的经歷,换了別人肯定会觉得像在做梦一样。
太不可思议了!
就在胡馨月还在回味的时候,伺候她的丫鬟急忙围了过来。
她们得赶快给她化妆,一会儿还要坐轿进宫呢。
一群丫鬟小心翼翼地来到胡馨月身边,虽然挤在一起但动作却很有条理。
胡馨月安静地坐著,任由她们摆布。
毕竟她从小就是在胡府这种大户人家长大,就算是堂侄女,也有丫头伺候著。
这种被人服侍的日子,对她来说再熟悉不过。
不过,想到这里,她又想起了自己的伯父。
她清楚得很,自己今天能够有这样的富贵和机遇,全都是因为伯父的帮助。
没有伯父,她可能只是一个乡下的普通丫头罢了。
正因如此,即將成为太子妃的胡馨月默默发誓,將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伯父。
()
---
今天,一向低调的胡府张灯结彩,大门敞开。
因为今天是胡府堂侄女胡馨月嫁入东宫,成为太子妃的好日子。
虽然是堂侄女,但她从小就跟胡府的大老爷胡惟庸一起生活。
不仅从小受到胡大老爷的教导,平日的生活待遇也跟胡府唯一的下一代胡仁彬完全相同。
胡大老爷对胡馨月格外偏爱,在下人们看来,她儼然已是胡府的正牌大**。
这种“堂”字的称呼,唯有大管家能够使用,其他人则需规规矩矩地唤其名。
即使如此,也无需担心称呼错误。
胡义一直以“堂”相称,並非为了区別对待,而是为了维持府中的规矩。
如今,胡府的**即將嫁入东宫,下人们个个换上了新衣,揣著胡大老爷分发的红包,喜气洋洋。
毕竟,这样的荣耀无人能及。
胡家原是丞相之家,如今女儿又將成为太子妃,这份风光无与伦比。
以后出门,身份地位自然更显尊贵。
然而,胡大老爷却愁眉不展。
即便有客人来访,他也只是勉强应付几句便不再理会。
眾人皆能看出他的心事重重。
大多数人不明所以,但那些自己有女儿且视女儿如命的长辈们却深有体会。
自家女儿出嫁,意味著贴心的小袄即將离开,怎能不伤感?所谓的如意郎君又怎比得上亲生女儿在身边的温暖?
胡大老爷惆悵的模样令人莞尔,平日威严的胡相爷也有这般柔情的一面。
不多时,一阵热闹的音乐声中,一支绵延数百米的庞大队伍缓缓进入胡府。
高举的盘中摆放著珍贵的宝物,抬著的箩筐里装满金银珠宝,宫女托著的则是华丽的绸缎……
一向吝嗇的老朱,这次破天荒地大方起来,確实给自己的胖儿子挣足了面子。
当然,这也是为了给胡大老爷几分薄面。
看著朱標身著吉服,拉著红绸牵著胡馨月向自己行礼,胡大老爷脸上的表情越发难看。
胡大老爷连虚偽的客套都省了,直接凑近朱標耳边低声说道:
“朱標,你听好了。
”
“我今天就把小月儿交给你了。
”
“若你能善待她,我祝你们白头偕老、相敬如宾。
”
“要是过不下去,你把她送回来就行,一个老姑娘而已,我养得起!”
“要是你敢欺负她,我告诉你,我绝不会饶你!”
“我不管你是谁,到时候我一定要教训你!”
朱標听完胡大老爷的话,先是一愣,隨后见胡大老爷一脸认真,便重重地点了点头。
“伯父放心,我绝不敢辜负月儿!”
胡大老爷盯著他看了一会儿,才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行了,记住就好,快回去,別误了吉时!”
朱標笑著又朝胡大老爷行了一礼,隨后牵著胡馨月出了门。
等重新上马后,他的脸上依旧掛著笑意。
说实话,这是头一次有人当面这么直白地警告他。
甚至连这种敏感的话题都直言不讳。
但朱標非但没觉得被冒犯,反而感受到了胡大老爷对女儿深深的关爱。
这才是真正疼爱女儿的表现啊。
你不想要我女儿可以,送回来我养,但你要是敢欺负她,我就跟你拼了!
这一刻,没有太子与臣子的身份,只有父亲疼惜女儿的心和即將完婚的胖女婿间的交谈。
朱標对此种纯粹的父女情深感到钦佩与羡慕,也深深敬佩。
他心中感慨万分。
唯有像胡公这样的人物,才能拋开权势名利,只顾家人。
胡馨月真是找对人了!
真好!
结亲队伍离开胡府后,胡惟庸也该出门了。
他要进宫参加婚宴。
换上一身正式的斗牛服,胡大老爷精神焕发地坐上马车。
胡府的徽记让进入东宫变得容易。
平时他常进宫,现在自然更方便。
胡惟庸直接前往东宫,比结亲队伍还早到。
踏入东宫,呵,今天格外热闹。
应天府的达官显贵大多在此。
普通官员连邀请函都没资格拿。
显然,老朱为自家胖儿子了不少钱。
东宫经过修缮,外墙、內壁及正殿处处焕然一新。
胡惟庸与眾人寒暄后,先向朱元璋问安。
刚聊几句,结亲队伍返回。
出发时队伍很长,回来时依旧庞大。
胡大老爷对小女儿的宠爱可见一斑。
明知嫁妆进宫便不属於自己,却仍为女儿顏面,几乎將胡府搬空。
各种珍宝、金银绸缎,十分丰盛。
可以说,前世当丞相时贪的那些钱,全都投进去了。
这一幕让老朱笑得合不拢嘴。
一个老货只知道敛財。
朱標身著吉服,牵著蒙著盖头的新娘胡馨月,从正门步入东宫,隨后恭敬地向朱元璋和马皇后行礼。
朱元璋將自己珍爱的玉如意递给胡馨月,而马皇后则笑著摘下手腕上的鐲子戴在她身上。
这是公婆对新人的认可与祝福。
---
远处,李善长站在宾客中,位於最前排,神情复杂。
他忍不住感慨世事无常。
当年本该是自己儿媳的小丫头,如今却成了太子妃,未来的国母。
这一变化让他感慨万千。
同时,朱棣等藩王也从封地赶回。
这是大哥朱標迎娶太子妃的大喜日子,作为弟弟怎能缺席?
朱棣望著盖著红盖头的新娘,心中泛起异样。
现在的他並非歷史上那位永乐大帝,也没有遇到道衍和尚,更没有登基称帝的机会。
朱標和马皇后健在,他的未来毫无变数。
此刻的他,只觉得胡馨月有些与眾不同。
胡馨月如今成了他的大嫂,而当初的事也未公开,那就权当是个故事埋在心里吧。
新人叩拜完毕,被送入洞房后,整个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老朱虽有不少缺点,比如吝嗇、杀伐果断等,但他对人好的时候,往往过於热情。
他会想尽办法给予你一切。
至少在许多情况下,他对老兄弟们格外关照。
今天,这里正在举行太子迎娶太子妃的喜宴,按理说每个人都该守规矩。
但那些勛贵们,仗著和老朱的关係,几杯酒下肚后,早就忘了规矩。
朱元璋今天也很开心,面对老兄弟们的起鬨和敬酒,他来者不拒,酒到杯乾。
这种气氛让场面更加热烈。
没有事故发生,朱元璋真的很开心。
朱標不仅是他的长子,更是他最重视的儿子!
有人说朱元璋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朱標,另一个是其他。
但这话並不准確。
在朱元璋心中,朱標確实是他的儿子,而其他人则是皇子。
这些人是大明洪武皇帝的亲生儿子。
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內在区別却很大。
这件事很难三言两语解释清楚。
总之,朱元璋对这个胖儿子的重视是全方位的。
从小时候的细心呵护,到后来手把手教导,让他监国、组建团队、掌握权力。
可以说,朱標的太子之位稳如磐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实际上,朱元璋对朱標的教育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堪称歷代**之最。
哪有皇帝不但不忌惮太子培植势力,反而主动帮助太子建立势力的?可朱元璋就是这么做的。
他在位期间尽心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將来能让自己的胖儿子少受些累。
许多被认为会惹来骂名的事情,他都不愿让胖儿子去做。
他自己本就有屠夫之名,暴虐之名也不小,再多一些又能怎样?反正都是为了儿子,无所谓!
可想而知,事事精打细算的朱元璋怎会忽视胖儿子的婚姻大事?对他来说,朱標的一切都必须完美无瑕,太子妃自然也应该是天下最优的。
於是他选中了常氏。
常氏与其说是常遇春的女儿,不如说是由马皇后亲自抚养长大,是朱標从小一起长大的童养媳。
她出身、容貌、感情等各方面都很出色。
可惜,红顏薄命,佳人英年早逝。
常氏的离世不仅使太子妃之位空缺,也让朱元璋犯了难。
他原本打算寧缺毋滥,若非必要,寧愿从东宫原有的侧妃中提拔一位,也不想草率地从外界迎娶新人。
然而,胡馨月突然出现了。
这位被马皇后一眼相中的女子,朱元璋略加审视后便认定她是自家胖儿子的理想妻子。
为此,他还出了不少主意,让儿子利用宴会机会多接触她。
经过一番周折,总算把这位儿媳妇娶进了门。
如今朱標有了正式的妻子,东宫也迎来了新的女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