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14章 胡馨月回门
  这般良辰美景,朱元璋怎能不高兴?
  由於喜悦之情溢於言表,他对胡大老爷的態度愈加热情。
  胡大老爷此刻也丝毫不敢摆架子。
  虽然他確实敢训诫朱標,但这不过是倚仗辈分和年龄的优势罢了。
  若是他將之前那些话告诉朱元璋,恐怕立刻就会翻脸。
  不过现在的胡大老爷可以说是“地位稳固”。
  毕竟太子朱標见到他时,都会称呼一声伯父!
  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他满足?
  然而,胡大老爷心中十分清楚,他绝不能真的把自己当作长辈。
  有些话可以对小月儿说,却绝对不能对太子提起,因为太子虽为晚辈,但也是储君。
  仅凭这一点,李善长便不敢轻视他。
  此时的李善长只能暗自庆幸,还好胡大老爷近期越发低调,根本没提过想当丞相的事情。
  甚至在上次朝会上推举时,他还特意到宫中婉拒了。
  否则,以胡大老爷的能力、身份和背景,他將毫无优势,早晚会被排挤出局。
  与此同时,在外间喧囂之际,
  东宫后殿內,朱標牵著新娘子小月儿,终於进入新房。
  ()
  ---
  翌日清晨,
  胡馨月与朱標一同醒来。
  胡馨月因在胡府有早起锻链及用餐的习惯,早已適应。
  而朱標则从小受朱元璋和马皇后严格教导,养成了这种作息。
  这对新婚夫妇发现彼此竟有相同的生活习惯,不禁感到格外欣喜。
  这个时代大多婚姻如此。
  像朱標和小月儿这样能够提前见面交流,还能听取父母长辈意见的情况並不多见。
  在那个时代,能够拥有幸福婚姻的人无疑是少数。
  大多数人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导致婚后需要更多磨合。
  若双方性格契合、情商高,这样的结合或许会成为一段美好姻缘;反之,则可能陷入长期的矛盾与痛苦之中。
  朱標与小月儿的情况截然不同。
  他们的背景和身份让他们无需为琐事爭吵,只需通过沟通解决分歧即可。
  宫女服侍下穿戴整齐后,两人相视一笑,携手前往坤寧宫拜见公婆。
  坤寧宫內,朱元璋和马皇后见到这对新人,满心欢喜地示意起身。
  朱元璋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像普通家庭一样生活,不必拘泥於繁文縟节。
  他希望他们能齐心协力,延续家族的传承。
  朱標和小月儿恭敬地答应下来。
  小月儿作为东宫太子妃,虽地位尊贵,但並未表现出过度的敬畏,这源於她与眾不同的成长经歷。
  小月儿听了朱標的言语后,转而看向朱元璋和马皇后,露出一抹浅笑,昂首挺胸道:“若父皇、母后如此说,月儿便大胆向父皇、母后討一份权力。
  ”
  朱元璋和马皇后听后都笑了,朱標也在一旁笑意盈盈地看著。
  “小月儿,你说说,想要什么样的权力?”
  小月儿毫不退缩地回答:“月儿想要的权力,是用来监督太子的身体健康,督促他每日练习八段锦,饮食起居多加留意。
  ”
  “伯父曾经隨口说过一句玩笑话,月儿觉得很有道理。
  ”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来了兴趣。
  “哦?是惟庸的玩笑话吗?说来听听。
  ”
  胡馨月点头道:“伯父曾开玩笑说,无论做官还是读书,最终比拼的不是別的,而是谁能活得更久。
  ”
  “熬死对手,剩下自己独占鰲头,那便是第一。
  ”
  “你根本无法拒绝,因为你已经熬死了所有人,自然成为顶尖人物。
  ”
  起初小月儿並不在意,但越想越觉得此话有理。
  “太子有父皇、母后教导,又有眾多贤臣辅佐,月儿並不担忧他的成就。
  ”
  “唯有一事让月儿忧心,那就是太子的身体。
  ”
  “只要太子身体安康,寿数长久,我们全家便可安享太平。
  ”
  小月儿话音刚落,马皇后立刻赞同。
  “小月儿说得极是,应当如此!”
  马皇后说完还不满足,起身拉著小月儿的手,豪气地说:“我是標儿的亲娘,也是嫡母。
  你刚才请求的权力,我赐予你了。
  ”
  “只要不损害太子在外的形象,你想怎么做都可以。
  ”
  “该管教就管教,標儿若有异议,我替你撑腰。
  ”
  “在东宫,你得把侧妃们都管好。
  ”
  “朱標善良且专注国事,和他父亲一样。
  后宫的事就靠你了。
  ”
  “你现在也能称本宫了,该管的就管,我相信你能做好。
  ”
  胡馨月听后没有谦虚,而是笑著点头。
  “母后放心,这是我应该做的。
  ”
  “若这点事都做不好,我这些年就被伯父教导错了,也白读书了。
  ”
  这话虽直白,但朱元璋夫妇很喜欢。
  毕竟他们深知,作为太子妃,温柔的性格可不行。
  没有点威严,怎能镇住后宫妃嬪?
  因此,他们对胡馨月越发满意,只是朱標脸色略显苍白。
  自家媳妇看来要开始掌控全局了。
  回东宫后,朱標忙於公务,胡馨月则召集了所有侧妃。
  新晋太子妃召见,侧妃们心中难免不服。
  胡馨月以后可是能决定她们命运的人。
  不仅是她们,她们的孩子也將由她决定。
  吕氏和其他侧妃恭敬行礼,听胡馨月带著笑容与眾人寒暄。
  聪明的侧妃们怎会与真正的主人对抗?
  听她一口一个本宫,明显是在暗示身份。
  坐在一旁的吕氏表面平静,內心却怒火中烧。
  对於小月儿而言,胡府已成过去,东宫才是她的归宿和未来“战场”。
  如何管理夫君、侧室以及未来的子女,同时处理好各种事务,这都需要她用心经营。
  儘管任务艰巨,小月儿却充满干劲。
  在胡惟庸的影响下,她不再局限於琐碎之事,而是將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未来。
  然而,当前首要任务是稳定內部。
  只有东宫井然有序,她才能专注於长远目標。
  东宫现有人员不少,挑选几个机灵能干的人分派职责即可。
  近几日,她需些时间为东宫整顿一番。
  眉梢轻扬间,东宫已焕然一新。
  以往朱標身为正牌太子从不过问琐事,侧妃若想插手又缺乏足够权威,而有背景的內侍与女官常会刁难。
  小月儿则不同,作为正牌东宫女主人,她行事理直气壮,无人敢轻易阻挠。
  关键在於,她有个伯父胡惟庸,进宫如同回家一般自在。
  更不用提,她还深受陛下的宠爱和皇后的好感。
  只要有人敢在她面前无礼,立刻会被拖到殿外用大板子责打。
  即使有人高声称某人为乾爹,小月儿也会冷静地回应。
  “我还在闺中时,即便宋大监到我家,伯父也只称呼他为老宋。
  ”
  “宋大监见到我时也会恭敬地喊胡**,你的乾爹在我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此言一出,所有的內侍和宫女都噤若寒蝉,再也不敢造次。
  毕竟,这位娘娘確实强势得很。
  也曾有人想要向朱標告状,但还没等他们开口,这位姑奶奶就在用餐时主动提到:
  “殿下,我今天教训了几名不听话的下人。
  ”
  “其实也没怎么为难他们,就是惩罚那些不守规矩的,只是打了几板子罢了。
  ”
  “我並不是要惹事,只是伯父曾教导过我,先发制人可以避免后续麻烦。
  ”
  “一开始就树立威严,这样才能安心生活。
  ”
  朱標听后微微一愣,隨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笑著对一脸坦然的小月儿说道:
  “爱妃的性格果然像极了胡公教导的样子!”
  “胡公行事也是如此,讲究的就是直截了当,该出手时就出手!”
  “胡公的话確实很有道理,我一听就觉得深具哲理。
  ”
  “等閒下来,我们一起去拜访胡公,也好让我听听他的教诲!”
  听到朱標称讚自己的伯父,小月儿非常高兴。
  “哈哈,殿下,我那伯父各方面都很优秀。
  ”
  “性格很好,能力也很强,对皇家、大明以及百姓都有情有义。
  ”
  “唯一不足的是,他这个人实在太懒散了!”
  朱標听后深有感触地拍了下大腿:“確实如此!胡公天生懒散,连骨头缝里都透著懒意。
  ”
  “不过无妨,以前不便频繁登门,现在我已成了胡家女婿,陪爱妃回娘家总可以吧?”
  胡馨月闻言笑出声,还特意对他竖起大拇指。
  看著爱妃这般隨性,朱標也忍不住莞尔。
  他对这位爱妃愈发满意,毕竟宫里能如此坦然交谈的人,她可是头一个。
  第二天便是胡馨月回门的日子,夫妻二人早早来到胡府。
  不仅要去拜见伯父胡惟庸,还得享受一顿丰盛的家宴。
  胡大老爷毫不客气,立即吩咐厨房拿出平日里自创的美味佳肴。
  一方面让朱標品尝胡府风味,另一方面也让入宫受苦的小月儿好好补一回。
  宫里的饮食规矩繁杂且不尽如人意,哪里比得上自家餐桌上自在舒適。
  別看他平日悠閒,但只要在家,总会抽空到厨房转转。
  从家常菜到各式点心,再到正式宴席的菜餚,样样精通。
  仅凭这些手艺,胡府的厨子寧愿將儿子卖身到胡府。
  这门技艺足以传承百年。
  其中的独家秘诀,数不胜数。
  上午三人聊得轻鬆,胡馨月兴致勃勃地讲述著宫中的经歷和应对之策。
  她毫无隱瞒,连如何对待侧妃及警示下人的手段都直言不讳,甚至提及以背景威胁內侍之事,也未对伯父有所保留,因为她相信伯父会赞同她的做法。
  果然,胡大老爷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在朱標面前坚定表態,这种事一开始就该彻底解决。
  朱標笑著未多言,只是在一旁**。
  到了午饭时,胡馨月看到满桌熟悉的美味,兴奋不已。
  东宫虽尊贵,但厨艺远不及胡府。
  朱標听她吐槽后颇感意外,皇宫御厨竟比不上胡府厨师。
  然而,品尝一口饭菜后,他便沉默了。
  ---
  胡大老爷为小月儿回门设宴费尽心思。
  还未上主菜,各类她喜爱的小点心已陆续摆上桌,分量不多,只为让她尝尝味道,以免影响正餐食慾。
  朱標见爱妃毫不拘束地大快朵颐,自觉地收回了刚伸出去的手。
  没关係,这是爱妃娘家,正餐还在后头呢。
  自己可不能失礼贪吃。
  胡家老爷眯著眼睛,脸上掛著慈祥的笑容,一边吃著那些不起眼的小零食,一边满心欢喜地看著自己的女儿。
  什么太子殿下、夫君,这些都不重要了。
  胡家老爷从前不是躺在那儿懒散,就是四处游荡,而现在,他满脸宠溺地望著女儿,对什么太子殿下、侄女婿之类的事早已忘得一乾二净。
  朱標,作为大明洪武皇帝的长子、东宫太子,未来的皇位继承者,如今却被冷落在一旁,连一句客套话都听不到。
  但朱標对此毫不介意,反而悠閒地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