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 第164章 杀伐果断!
  陈迎新言毕转向李世民:
  “替我传话李二——此战必打!”
  “谈什么判!”
  “吐谷浑翻过祁连山那日,便是他们的死期!”
  “这一仗,要杀得草原三年血腥不散!”
  “杀得他们夜夜惊魂!”
  “唯有如此,蛮夷闻唐旗方能丧胆!”
  字字如刀,劈得眾人气血翻涌。
  连素来沉稳的杜如晦都涨红了脸,指尖微微发颤。
  此刻方知——陛下当日拒遣使谈判,原是耻於屈尊!
  杜如晦强抑心潮:“计將安出?”
  “你村中存粮……可支大军一月否?”
  陈迎新摇头:
  “河西村仓廩不丰,倾全村之粮亦不足。”
  “但我另有良策。”
  “需知敌军详情。”
  李世民急问:“欲知何事?”
  “或可问於我等。”
  陈迎新略作沉吟:
  “此番联军,由哪些部族构成?”
  房玄龄答:“吐谷浑、吐蕃残部、薛延陀,共二十三万。”
  “西突厥可曾掺和?”
  西突厥全盛时疆域万里,控丝路,征诸国,乃西域霸主。
  武德年间其可汗曾求娶大唐公主,因頡利可汗作梗未成。
  两国多年来井水不犯河水。
  房玄龄不解:“提他们作甚?”
  陈迎新唇角微勾:
  “因我这计策里——”
  “也得算上他们!”
  杜如晦惊问:“莫非欲联西突厥,袭联军后方?”
  “正是!”陈迎新拊掌,“多国混战才够乱!”
  “待他们两败俱伤,大唐再坐收渔利!”
  “如此江南新稻熟时,大局已定!”
  杜如晦却锁紧眉头:
  “西突厥与吐谷浑乃主僕之盟!”
  “岁岁纳贡,怎会反戈?”
  房玄龄亦摇头:
  “薛延陀亦是西突厥附庸!”
  “三族和睦多年,断无帮大唐的道理!”
  陈迎新忽伸指轻叩桌案:
  “老房,你说错一个字。”
  “何字?”
  “帮!”陈迎新眼底锋芒毕露,“我说过多少回——”
  “眼光要放长远!”
  “尔等格局太小!”
  “既由我出手,岂止灭薛延陀、吐谷浑?”
  他倏然轻笑,语声却淬著寒冰:
  “此番不妨添上西突厥——”
  “三家一併端了!”
  “丝路尽归大唐之日——”
  “那阿尔金草原,便当我这守国公的谢礼罢!”
  轻飘飘一句话,惊得四人倒抽冷气!
  狂!
  太狂!
  竟要一口吞下三国!
  李世民指尖发凉——灭西突厥?
  他做梦都不敢想!
  二十三万联军已够头疼,西突厥更有百万铁骑!
  纵使粮草充足,这等大战也打不起啊!
  房玄龄望著烛光里陈迎新冷硬的侧脸,暗嘆:
  相识经年,早知他才惊鬼神。
  唯这身杀气……
  比陛下更重百倍!
  去年才灭东突厥,高句丽与吐蕃倒下更不足半年!
  这才几日?陈迎新竟要吞西突厥!
  更狂的是——他要一口吞三国!
  简直骇人听闻!
  薛延陀、吐谷浑或可图之。
  可西突厥……
  那是西域霸主!万国来朝!
  疆域不逊大唐,国势正如烈火烹油!
  纵使举国备战,也未必能胜!
  岂是此时该碰的?
  房玄龄话到嘴边又咽下。
  想起陈迎新昔日算无遗策的战功,终是缓了语气:
  “你既知西突厥底细,当明白此非小国!”
  “纵大唐全力备战,亦无必胜把握!”
  “眼下能解联军之围已是万幸——”
  “究竟有何良策?”
  李世民几人猛地回神,目光灼灼钉在陈迎新脸上。
  此子每逢军国大事,从无虚言!
  既敢放话,必有惊世之谋!
  陈迎新讚许地瞥向房玄龄:
  “老房看得透,大唐確无力三线开战。”
  “但我大唐儿郎若真拼杀,胜局必握!”
  “只是……”他眸色一沉,“尸山血海换来的胜仗,我陈迎新不屑!”
  房玄龄暗自頷首。
  此人用兵,向来以最小代价博最大胜果。
  灭吐蕃、平高句,折损竟不足两千!
  古来兵家未有之奇!
  在眾人屏息中,陈迎新屈指叩案:
  “法子简单——”
  “让西突厥主动去打吐谷浑!”
  “再往他心窝里添把火,烧得突厥王庭自乱阵脚!”
  他忽而轻笑:
  “这仗不打上两月,算我输!”
  “待江南稻熟,粮荒自解。”
  “李二再发兵收拾残局——”
  “三国疆土,尽归大唐!”
  李世民胸膛剧烈起伏,急声追问:
  “如何让西突厥反噬旧仆?!”
  陈迎新不答反问:
  “两年前,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暴毙——诸位可知?”
  “略有耳闻。”房玄龄蹙眉,“草原易主如换衣,有何稀奇?”
  “妙处正在此人!”陈迎新眼中寒光乍现。
  “西突厥疆土拓得太急,早埋祸根!”
  “统叶护一死,王庭暗流汹涌!”
  “尤其阿史那部——这些年疯长成庞然巨物!”
  “老可汗在世时尚能压住。”
  “如今……”他冷笑,“除阿史那外,尚有十余部如豺狼环伺!”
  “西突厥没乱——”
  “只因差个火星!”
  “而我,便要借吐谷浑——”
  “给他们点上这场焚天大火!”
  “何时动手?”
  房玄龄眉头微蹙,沉声问道。
  陈迎新脸上浮起一抹高深莫测的笑意。
  “要等到他们自己觉得,他们才是天命所归的正统命脉!”
  西突厥本是眾多部落聚合而成。
  能勉强捏合成一个王国,靠的不过是武力慑服诸部。
  然游牧部族根基薄弱,生计分散,人心便难长久归附。
  西突厥崛起称雄,几乎与大唐立国同时。
  武德二年,其可汗统叶护便已挥兵四方,开疆拓土。
  他一边册封西域诸国君主,一边扩充自家兵马,加重各部贡赋。
  待到贞观年间,西突厥势力臻於鼎盛!
  那时节,统叶护治下,西突厥与大唐尚能和睦相处。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途经其地,还曾蒙统叶护盛情款待。
  彼时的大唐,並无征伐西突厥之意。
  或许是扩张太速,统叶护渐生骄狂,横徵暴敛,终致眾叛亲离,不久便被其叔父贺莫咄所杀!
  统叶护身死未久,贺莫咄自立为可汗,奈何各部皆不肯归附。
  西突厥大部族属,原本推举统叶护长子继位。
  可惜其子肆叶户即位不久,又惹得各部怨懟,终遭杀害。
  自此之后,西突厥王庭便如风中飘絮,再无片刻安寧!
  这些变故,尽在这二三年间。如今的西突厥,竟寻不出一个能让各部心服口服的共主。
  各部酋长皆欲称汗,彼此之间,暗地里爭锋斗角,无休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