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 第190章 不必讲理!
  光阴如梭,三日转瞬即过。
  长安,御书房內。
  李世民正凝神批阅各地呈报,一名风尘僕僕的骑兵疾步入內,呈上一封密信。
  信上墨跡未乾:
  “狼图腾已安放伏俟城中,收效甚巨!”
  “仅一日光景,全城震动!百姓奔走相告,消息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传遍草原。”
  “杜尘未费一兵一卒,静观三日,狼图腾之事已是草原妇孺皆知。”
  “如今,除去慕容伏允麾下二十三万大军,草原各部,乃至西突厥,无人不晓狼图腾重现!”
  此等情形,倒让陈迎新有些意外。
  狼图腾的消息传入西突厥,最先按捺不住的,並非他预想的阿史那部。
  反倒是另外三家爭夺汗位的贵族,抢先一步,急不可耐地派兵直扑伏俟城!
  他们眼中只有那件圣物!
  得狼图腾者,便是得了天神眷顾!
  至於真假?谁在乎!
  单凭那传说中能发光的异象,已足够令他们疯狂!
  在他们看来,既然草原皆知此物,它究竟是何模样已不重要。谁先拿到那发光的图腾,谁便能收拢万民之心!
  哪怕那宝贝不如传闻神异,也无妨!能派上用场便好!
  只要从伏俟城中寻得狼图腾,余下部族自会俯首称臣。
  得了天神助力,一统草原,岂非指日可待?
  为此,这三家竟不约而同地封锁了消息。
  待阿史那部得知此事,已是整整一天之后。
  部落首领惊闻之下,不敢怠慢,急点十万精兵,火速向伏俟城进发!
  至此,连同先前三家大部落,涌向伏俟城的兵马已逾二十万之眾!
  当然,远在边境的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对此仍一无所知。他正率领二十余万联军,驻扎在隋唐长城之外。
  按他原定之计,此刻联军应分兵劫掠大唐十一州府。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彻底懵了!
  大唐竟陈兵近百万!
  如一道铜墙铁壁,將他们死死堵在长城之外!
  伏允此刻束手无策。分兵?无异於自寻死路!
  初闻此讯时,他惊得险些从马上跌落。
  莫非那李世民得了失心疯?
  唐军本就精锐,再添百万之眾?这是要將他吐谷浑连根拔起?
  他深知唐军厉害,即便人数相当,也绝无胜算!平原野战,能逃出生天已是万幸,遑论劫掠?
  更別提分兵袭扰十一州了。
  伏允焦头烂额之际,心中却疑竇丛生。
  这些唐军只是围而不攻。
  一连数日,毫无开战跡象,连试探性的小股衝锋都未曾有过。
  这……究竟为何?
  以他对大唐的了解,这绝非其一贯作风!
  苦思冥想数日,慕容伏允想破脑袋,也猜不透大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就在他疑神疑鬼、举棋不定之时,战机悄然流逝。
  若他当时狠下心,挥军死战,趁大唐粮草未丰之际,或真能搅动一番风云。
  可惜,为时已晚!
  西突厥的大军,已然兵临伏俟城下!
  这些部族都想抢先夺得狼图腾,將吐谷浑的王城搅得天翻地覆。
  更要命的是,阿史那部的十万铁骑,还在路上!
  若他们赶到,王城只怕要乱成一锅沸粥!
  城內官员嚇得魂飞魄散,情急之下,只得派出快马,日夜兼程向伏允告急。
  ……
  边境战云密布,一触即发。
  这些纷乱,陈迎新自然无从知晓。
  即便知晓,此刻他也无暇顾及。
  该布的局已布下,只待收网。
  他对自己的谋划信心十足,断无紕漏!
  此刻,他的全副心神,都系在倭国那座金山之上。
  诸事已备。
  今日,便是扬帆出海之时!
  “起航!”
  陈迎新一声令下,庞大的巨舰缓缓驶离港湾。
  岸上人群望著这从未见过的巨舰,个个惊得张大了嘴。
  李世民虽未亲临,但对陈迎新这几日的动向,却是了如指掌。
  此番“翻盘”之计受挫,他心中虽鬱结,却终究更在意陈迎新的安危。
  他早已暗中传令张栋,率三十艘战船自扬州启航。
  这支水军將先行抵达倭国海域。
  其使命唯有一个:暗中护卫陈迎新所乘巨舰!
  若无意外,他们便隱于波涛,绝不现身。
  ……
  渤海湾风平浪静,料无差池。
  此间海域,最强者不过是百济、新罗这等小邦。
  纵使遇上海寇,瞧见陈迎新这艘庞然巨舰,也唯有退避三舍的份。
  七日航程,波澜不惊。
  陈迎新的巨舰,终於驶入了倭国近海。
  甲板上,陈迎新正懒洋洋地晒著太阳。
  老王快步走近,躬身道:
  “公子,明日一早,咱们就能到倭国了。接下来……该当如何行事?”
  陈迎新眼都没睁,慢悠悠道:“让船慢慢靠岸便是。”
  “就……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去?”老王眼中满是忧虑,“若是撞上倭国的水军……”
  “跟著我,把心放肚子里。”陈迎新语气篤定,“这倭国,哪有什么水军?”
  他的话,很快便得了印证。
  巨舰稳稳停泊岸边,眾人陆续登岸,四顾之下,竟不见半个人影!
  倭国之荒僻,竟至於此!
  莫说迎接盘问之人,连个远远张望的閒汉也无,著实出乎陈迎新意料。
  一行人向岛內深处行去,与沿途所见的倭国百姓形成了刺眼对比。陈迎新麾下数百人,个个甲冑鲜明,兵刃在手。当地百姓瞧见,无不惊慌避让,如见凶神。
  一路畅通无阻。
  登岸处不过是个小镇,陈迎新稍作查探,便窥见了倭国底细。
  此地,当真穷困潦倒!
  正应了那句古话——小儿持金过闹市!形容此处,再贴切不过。
  陈迎新吩咐道:
  “老王,挑十几个机灵的,去摸摸底。”
  “一个时辰之內,务必將那物部氏和苏我氏的底细、方位给我探听清楚!”
  “待摸清状况,咱们即刻动手。”
  老王面有难色:“公子,这……这怕是为难小的了。他们嘰里呱啦的鸟语,我一个字也听不懂啊!”
  陈迎新笑道:
  “这你倒不必忧心。”
  “倭国仰慕中原久矣,习我隋唐文字言语者不在少数。”
  “这村里,定有人通晓唐音。”
  “多派些人手去问便是。”
  老王这才稍安,隨即又问:
  “若是……若有人死活不开口呢?”
  陈迎新终於睁开眼,瞥了他腰间的刀一眼,没好气道:
  “这等蠢话,日后休要再问!”
  “你腰间挎的,是切菜的玩意儿吗?”
  “咱们来此,就是来打仗的!”
  “遇上不听话的,杀了便是!”
  老王一个激灵,他本是渔夫出身,此刻也只得硬著头皮道:“小的……小的全听公子吩咐!”
  陈迎新復又闭上眼:
  “也不必事事问我,该狠则狠。”
  “记著咱们此行的根本——”
  “是来占地盘,挖金子的!”
  “不必讲什么道理,咱们就是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