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 第191章 部落间地战爭
  老王领命,匆匆去办。
  事情之顺利,远超老王所料。
  这小镇上,通晓唐音者竟真不少。倭国百姓见老王一行是唐人,又披甲执锐,早已嚇破了胆,问什么答什么,甚至还主动补充了许多。
  不到一个时辰,老王便迴转復命。
  “公子,果如您所料!”
  “倭国眼下乱成一锅粥!”
  “物部氏和苏我氏打得不可开交,连带著不少小族也卷了进去。”
  “他们那个大王,根本压不住场面。”
  “眼下打得最凶的地方,离咱们这儿还不算远!”
  “往北走上百余里地便到。”
  “那些倭人说,桑榆那边,正打著决战!”
  “两边都押上了精锐家底,此战便要分出个高下,定那第一豪族的归属!”
  陈迎新低声念道:
  “桑榆?”
  “你没听岔?”
  “绝无差错!”老王肯定道,“小的怕他们胡诌,特意多问了几拨人,说法都一样,错不了。”
  陈迎新略作思忖,又问:
  “可曾问清双方兵力?”
  老王脸上露出几分古怪:
  “这个……也问了。”
  “他们说,两边各出了约莫两万人马。”
  “都是族中最能打的精锐。”
  “此战胜者,便是倭国第一豪族。”
  “所以……才叫决战!”
  “决战”二字一出。
  眾人面面相覷,脸上都憋著几分难以置信。
  两边加起来才四万人?
  这点阵仗……也配叫决战?
  简直糟蹋了“决战”这俩字!
  陈迎新带的这些人,虽多是老弱,可毕竟曾是宫里的金吾卫出身。
  仗,他们是见过的。
  自然清楚倭国这场所谓的“决战”,规模是何等渺小!
  放在大唐,连场像样的边衅都算不上!
  当年吐蕃、东突厥扰边,哪次不是动輒数万兵马?
  那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到了倭国这儿,倒成了关乎国运的大决战?
  眾人相顾愕然,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唯有陈迎新还算淡定。
  倭国落后,他心中有数。
  几十年后,他们才能摆脱近乎野人的状態,学著大唐的样子,慢慢弄出些像样的制度。如今被大唐狠狠收拾过,元气大伤,至今未復。
  眼下这倭国,全国兵马凑起来,怕也不足十万。总人口,恐怕连大唐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能拉出来打仗的青壮,自然更少。
  物部、苏我两家能凑出四万兵马,在他们这儿,怕是已经掏空了家底,算得上惊天动地了!
  陈迎新心中盘算,除去这两家正在死磕的兵马,倭国其他地方能调动的兵力,恐怕连一万都凑不齐。
  那个倭国大王,当得也真是憋屈!既无实权,又无兵马,形同虚设。
  “公子,咱们下一步?”老王的问话打断了陈迎新的思绪。
  “去桑榆!”陈迎新决断道。
  “派人把那些桐木箱子装进热气球!”
  “分好组,点火升空!”
  “既然赶上了这场热闹,咱们也去给他们添把火!”
  陈迎新一声令下,眾人立刻忙碌起来。
  五十多个巨大的热气球,整齐地排列在巨舰甲板上。
  里面装满了特製的“礼物”。
  炭火盆也准备停当。
  巨舰再次起锚!
  百余里水路,在顺风助力下,不过一个多时辰便至。
  当陈迎新踏上桑榆的土地,举目四望,心中豁然。
  桑榆之地,竟是藤原京!
  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奈良!
  此地,是倭国的王都!
  陈迎新心中不由感慨。
  这物部、苏我两家,胆子也忒大了!竟敢在王城之下,摆开阵势,决一死战!
  全然没把那位大王放在眼里!
  此情此景,反倒激起了陈迎新的兴致。
  他来得,正是时候!
  若晚上几日,大战尘埃落定,无论哪家胜出,倭国大王必然被废。
  紧接著,便是所谓的“大化改新”,倭国將由此步入封建王朝。
  此战,於倭国而言,实乃国运之关键!
  史书所载,此战之后,倭国才真正开始效仿大唐,步入发展之途。
  但如今,他陈迎新来了!
  他必要抓住这天赐良机,让倭国彻底沉沦!
  自今日起,这片土地的歷史,將由他执笔重写!
  前车之鑑犹在眼前,陈迎新绝不容许倭国再有半分崛起之机。
  他立刻举起手中那奇巧的“千里镜”,凝神远眺。
  藤原京比先前的小镇大了不少,城中心已见殿宇楼台耸立。许是两族方才血战方休,城外一片狼藉,断矛残旗隨处可见。此情此景,正合陈迎新心意——他们斗得越狠,於他越是有利。
  然而,目光扫过城中心时,他心头猛地一震,手中的千里镜险些滑落!
  一座宫殿巍然矗立,殿顶竟在日光下折射出耀眼的金辉!
  无需多言,此必是倭国大王之宫!
  那殿顶所用瓦片,经阳光一照,金光流转,即便相隔数里,亦觉夺人心魄!
  陈迎新驀然忆起曾读过的《马可波罗行纪》,其中记载:
  “倭地黄金遍地,几无穷尽……”
  “其王宫殿,皆以金砖砌成!”
  彼时读之,只当奇闻,更知书中所载乃数百年后鎌仓时期之事。
  可眼前这金光灿灿的殿顶……
  难道倭国此时,便已豪奢至此?
  这……未免太过匪夷所思!
  陈迎新略一思忖,倒也释然。此地金矿裸露,矿脉纯厚,触目皆是金黄。
  倭人以此物装点王宫,倒也並非全无可能。
  古人对发光之物天然敬畏,奉若珍宝,用以供奉君王,亦在情理之中。
  或许正因如此,数百年后,方能累积成那令马可波罗瞠目的金殿!
  亲眼得见这金顶宫殿,陈迎新心潮澎湃。昔日只在书中想像,今日终得亲睹,也算大开眼界。
  “热气球,预备!”他沉声下令。
  每个热气球载五人:两人专司添炭,掌控方向;两人负责向下投掷“天雷”;余下一人,身负要责——手持千里镜,居高临下,详察敌阵方位、人数、兵种分布。
  此职看似简单,实则干係重大。粗略估算人数易,精细分析敌情、判断要害目標,非久经沙场的金吾卫精锐不能胜任。行军打仗,粮道輜重乃命脉,后勤保障是根本。唯有他们精准记录,方能知己知彼,釐清需多少粮秣兵甲,如何排兵布阵!
  老龙寻来的这批人,正合陈迎新心意。
  有此助力,敌情尽在掌握,雷霆一击只在须臾。
  他深知,若无他横插一手,此战胜者当是物部氏。
  战后不久,倭国便將效法大唐,確立封建之制,步入发展之途。
  但如今,他陈迎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