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行钦道:“梁军打的很有章法,想要打败他们並不容易,臣请大王派骑兵抄略敌军粮道。”
《孙子兵法》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內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只要兴兵作战,必然需要出动轻型战车千辆,輜重车千辆,带甲兵士十数万,並且需要千里迢迢运送粮草。这样一来必然费巨大,前方后方的各种开支,招待宾客策士的费用,物资器材,战车、甲冑的供给等,每天要至少千金,之后十万大军方才能够出兵作战。
抄略粮道不仅仅是要断绝敌军的粮食补给,也是要减少敌军获得箭矢、刀枪和其他物资。卢龙军的优势在於骑兵眾多,而梁军的优势在於强弓硬弩。通过跟梁军两次战斗,元行钦发现,野战的时候,卢龙军还能占一些上风,等到进攻梁军把守的营寨时,卢龙军的表现就差了很多。
梁军射出来的箭矢、弩矢就像是下雨一样,卢龙军的伤亡很大。
因此,他希望能暂缓强攻梁军营寨,先断绝梁军的补给,將其削弱之后,再发起进攻。不过刘守光说了明天继续进攻,元行钦便没有说暂缓进攻的事。
刘守光对元行钦非常信任看重,刘仁恭是元行钦亲手抓起来的,刘守文也是元行钦给生擒活捉的,试问,刘守光又怎么能对元行钦不看重了?
但凡元行钦所请,刘守光无有不允。元行钦说要派兵去断敌军的粮道,刘守光当即就同意了。
梁军想要抄卢龙军的粮道,卢龙军也打算这么干。打仗的方法就那么几种,想到一起去也不稀奇,就看哪边的本事更高。
当天晚上,朱友珪让手下人故意高谈阔论,说他费重金贿赂了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將会跟梁军一起进攻幽州。又刻意嚇唬抓到的卢龙军战俘,说天亮之后就將他们全部斩首。梁军战俘非常害怕,半夜时分有不少人逃回了南皮。
为了让这个消息看起来更像是真的,天亮后,朱友珪下令將没有逃走的战俘全都压到营寨外面砍头。
卢龙军的探子將情况匯报给了刘守光,再结合逃回来的士卒说的那些话,刘守光不禁狐疑起来,“契丹狗种不会真的要去打幽州吧?”
“耶律阿保机才吃了败仗不久,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再次南下?这定然是敌军动摇我军士气的诡计!”
“大王,需得立即下令禁止此类谣言在军中传播。”
刘守光悚然而惊,当即下令敢乱传谣言者斩。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消息就像是风一样地传遍了整支军队。卢龙军本来就不想继续打下去了,有了契丹人南下这个藉口,大批的军官和士兵鼓譟著要回幽州去。
拼死拼活打仗为了什么?难道真的是为了报效节度使大人?
开什么玩笑!
士兵们並不在乎谁当节度使,只在意自己是不是有好处。卢龙军攻入义昌军境內,已经捞够了好处,人心思归。元行钦是当世名將,他可以靠杀戮来提振士气,但是没办法阻止军队想要回家的心思,他总不可能把所有鼓譟的人都砍了。
《尉繚子》中说“善用兵者,能杀士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內;杀其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其十一者,令行士卒。”
元行钦可不敢“杀士卒之半”,別说“杀士卒之半”,就是“杀其十一”也不敢干啊。这年头的精兵悍將都是骄横无比,要是敢“杀其十一”,保证军队会造反。
哪个藩镇没有砍杀上官和节度使的事?刘仁恭不就是借兵赶走了前任节度使才上位的吗?刘仁恭干得,其他人也能干。
这一天的进攻稀稀拉拉的,卢龙军甲士刚进入到梁军射程內就退了下去。元行钦没有再將军官们抓起来砍头,军中人心不稳,军官士兵们面露凶光,个个都紧握著刀枪弓弩,要是再大加杀戮,搞不好当场就兵变了。
將军们聚集到刘守光处,嚷嚷著要带兵回家。
“大王,沧州虽然好,可幽州才是我们老家!”
“回家!回家!”
“契丹兵南下,我等当立刻撤兵,怎么能在此逗留?”
“大王,请听听將士们的呼声!”
李匡威当卢龙节度使的时候,镇內的將军们就已经非常骄横了。之后李匡筹赶走了哥哥李匡威,刘仁恭赶走了李匡筹,刘守光又囚禁了刘仁恭,依靠的都是將士们的支持。依靠將士的支持,自然就会被將士们所裹挟。
刘守光身为卢龙节度使、燕王,可是他也不敢对將士们的呼声置若罔闻,这年头的军队可不是明末被欺负到卖儿卖女的军户,五代十国的骄兵悍將可是动不动就要造反的。
节度使的权威荡然无存,將士们的刀枪才是真正的道理。
元行钦赶到中军大帐时,將官们正围著刘守光吵吵嚷嚷,要不是单廷硅守在刘守光的身边,只怕他们就要去推搡节度使大人了。
见状,元行钦勃然大怒,拔剑怒喝道:“你们竟然敢对大王如此无理?都不想活了么?”
元行钦这一拔剑,立刻引来一阵呛啷啷的声响,周围的將领、军官和士兵很多都拔出了武器,更有一人大叫道:“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你的剑很锋利,我的剑也未尝就不锋利!
昨天元行钦砍杀了十几个军官,还杀了一个將领,已经激起了將领们的极大反感。现在元行钦拔剑出鞘,谁知道这廝是不是又想杀人?
將领们过来都是带著亲兵的,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武艺精湛的勇士。虽然这里刘守光的人更多,但是打起来未必就输了。而且真的打了起来的话,刘守光的人未必就一定向著这位卢龙节度使、燕王。
中军大帐周围数百上千人拔出武器,弓弩也都架了起来,衝突一触即发。
刘守光心中一紧,连忙说道:“都干什么?把兵刃都收起来!元將军,好好的你拔剑干甚?快点收了!”
刘守光说把兵刃都收起来没人听,於是只好让元行钦先把武器插回剑鞘。元行钦对著其他將领怒目而视,恨恨地还剑入鞘,並下令让自己的亲兵把武器都收了。將军们鬆了一口气,他们也不想当场火併。
眼前还在打仗呢,要是火併起来,只会便宜了敌人。
收起了兵刃后,將军们又是一通爭吵,刘守光无奈地道:“只是一个谣言,就打败了我们五万大军!”
“大王怎么能说这是谣言?难道契丹人不是年年入寇?”
“就是!这种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请大王立刻下令撤兵!”
刘守光再怎么不愿意,在將领们的逼迫下,也只能同意了撤兵的要求。当撤兵的命令下达后,军营中欢声雷动。卢龙军的將士们兴高采烈地振臂欢呼,甚至有高呼万岁的。
“要是之前有这样的精神,早他妈-的打贏了!”
刘守光这样说,但立即就有人反驳道:“大王,这说明撤兵才是军心所向!”
民心不可怕,军心才会要命。刘守光对此很了解,他不就是获得了军心,这才把老爹刘仁恭给囚禁起来了?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军心让刘守光取代了刘仁恭,军心也逼迫著刘守光放弃就要到手的沧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