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昭的识海空间之中,一轮弯月高悬。
这是他修行的太阴神咒,所具现的功法异相。
弯月垂落一丝丝银光,將秦可卿元神中的一股杂念磨灭,化为精纯的念力。
秦可卿的元神,吸收了这股精神念力,面目隱约都清晰了一些。
“秦道友,欲速则不达今天就到这里吧!”
两人的元神分开,秦可卿通过眉心的接触,回归了肉身。
在李昭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之时,那鲜艷的红唇,就印在了他的脸颊上。
“秦道友,你这是……”,李昭搞得有些懵逼了。
“咯咯这是给你的奖励,不要多想哦!”
秦可卿笑靨如,手中风月宝鑑,轻轻一动,人便消失不见。
显然是元神进步,对风月宝鑑的应用,多了一份神妙。
“李昭,我会帮助你,在人间达成你的愿望!”
远处的街道上,传来五更的打更锣响。
“秦可卿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李昭淡淡一笑,只要不是坏事,就可以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现在离天亮还早,正好可以去睡个回笼觉。
接下来几日里,秦可卿不时潜入李府。
两人心照不宣,在神魂双修之中,有了一些心灵上的默契。
在半个月之后,李昭终於帮秦可卿磨灭了所有异种杂念。
秦可卿的元神面目,变得清晰起来,和本人面目无二。
“咯咯,李昭多谢你啦!”
秦可卿靠在李昭怀里,轻轻的吻了一下他的脸颊。
李昭搂著这个妖精,眼神中带著一丝笑意。
这个尤物,虽然不让他突破底线,但是並不介意给他一些奖励。
“可卿,你还打算待在寧国府吗”,李昭问道。
秦可卿的脑袋,靠在李昭的肩膀上,轻轻一笑。
“如今我元神已成,有风月宝鑑在手,天下那里都可去得。
寧国府这个落脚之地,也该捨弃了。
不然的话,皇家也会来找我太虚幻境的麻烦呢。”
李昭好奇的问道:“莫非你现在还怕皇室的力量?”
秦可卿白了他一眼,说道:“妾身主修神魂,遇到传国玉璽这种聚集百姓意念的社稷神器,难免受到克制。
还不如早些离去,免得惹来大麻烦。”
李昭稍微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道理。
秦可卿的元神分属后天,不像他的大道元神,天生超脱凡尘。
世间的一切道法,都不是无敌的,阴阳流转,互相克制。
只有后天逆转先天,才能超脱本来限制。
见到李昭想明白了,秦可卿笑道:“过两日,你便可以听到,我假死的消息了。
等脱身之后,我的时间多了,就可以帮你的忙。”
果不其然,两日之后,寧国府中传来蓉大奶奶去世的消息。
在太上皇代理朝政的背景下,寧国府依旧是如原著一般,大肆操办。
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釵,也为这个闺中密友的去世,哭的稀里哗啦。
那种伤心的样子,让李昭都差点忍不住,想告诉她们真相了。
日月如梭,时光过的飞快,李昭得了太阴神咒,潜心修行。
炼化小崑崙镜的进度,因此也加快了不少。
这件上古神器碎片,所化先天法宝的第一条先天禁制,已经在逐渐被李昭掌握。
从天理教主林清那里抢来的独角铜人法宝,李昭暂时没有分心去研究。
法宝贵精不贵多,全力祭炼小崑崙镜,才是他应该做的。
转眼之间,新年过去,李昭在京城度过了第二个年头。
“轰隆!”
初春的第一声春雷炸响,李昭的银龙元神,钻入了云层之中。
一道道雷霆,似乎是受到了吸引,接连劈在了银龙元神之上。
“舒服,真是太舒服了!”
银龙元神舒服的在雷霆之中打滚,那种酥酥痒痒的感觉让他欲罢不能。
当然这只是浅层的雷霆罢了,雷霆的深处,李昭的元神,现在是万万不敢进去的。
隨著雷霆之力的洗炼,银龙元神成长到了四寸左右。
这是李昭辛辛苦苦修行,以及炼化小崑崙镜,得来的成果。
及至春雷停息,李昭的元神,才回归肉身。
李昭的眼睛深处,一道雷霆之光闪过。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他身上的气息明显柔和了许多,不再有之前那种锋芒毕露的感觉了。
此时小崑崙镜的第一条先天禁制,化为一道玄光和李昭的大道元神合一。
李昭福至心灵,將元神秘境融入了小崑崙镜之中。
小崑崙镜本就是时空神器碎片,融合元神秘境后,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內部虚幻的法宝空间,晋升为了一个洞天福地。
李昭心中诞生了一股源自真灵的喜悦,自此之后,小崑崙镜便真正成为了他的本命至宝。
“这座洞天福地,因小崑崙镜而生,便叫做小崑崙秘福地!”
其实李昭本想叫做崑崙洞天,只是那样就有些不要脸,他叫不出口。
这座小型的洞天福地,只有十余里方圆,陆地和湖泊各占一半。
虽然目前是光禿禿一片,但是身为小崑崙镜的主人,李昭知道小崑崙福地,已经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条件。
全新的小世界,带给李昭的好处,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但是却又確实存在。
“哈哈,很好,这样我又多了一个退路!”
李昭心中无比的欢喜,对未来也多了更多的期待。
建设小崑崙福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李昭也只是先简单的送进去了一些常见的植物,水草。
在撒下几滴先天本源后,几乎在几天之內,十里方圆的洞天福地,就充满了生命的绿色。
接著便是又送进了一些蜜蜂,鱼儿,兔子之类的生物。
有元神出窍神通,李昭只有晚上携带法宝,在外面转上几圈,就完成了上述的操作,完全没费多大的力气。
在李昭修行进步的同时,大顺的朝堂却是在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
隆庆皇帝的怪病,让那些忠於皇帝的一眾大臣,几乎失去了希望。
这一个群体,是相当庞大的,掌握著朝廷的诸多重要部门。
太上皇为了稳定政局,暂时不敢轻易动他们。
但是这种刀刃架在脖子上的感觉,並不好受。
与此同时,义忠郡王也是上躥下跳,积极布局。
对他这个前太子之子来说,隆庆皇帝也是唯一能够阻拦他登上皇储大位的障碍。
两方力量在朝堂之上,互相攻訐,斗得不可开交。
太上皇却是乐见其成,年迈的他既想多坐几年龙椅。
也不想皇帝儿子和嫡长孙,两人中任何一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