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宋最风骚 > 第五十五章 富弼富相公!
  孟泽笑了笑,道:“隱瞒身份非我意,不过是为了取信於方东家罢了。
  而接下来身份会不会泄露,我根本就不担心,难道方东家会因为我的身份,而不跟我合作?
  还是说会因为我的身份,而昧掉我的服务费?”
  方盛闻言大笑起来,道:“老朽岂是那般肤浅之人,不过…老朽还是有一个疑问,孟先生是扬州人还是汴京人?”
  孟泽点点头道:“我乃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出身扬州航运孟氏,方东家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之前我的身份比较尷尬,这会儿已经是自立门户,倒是不怕流言蜚语。”
  方盛闻言眼神有些变化,道:“莫非里面还有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孟泽点点头道:“也没有必要瞒著,因为我的身份来歷,在这些诗词传扬出去之后,定然会被人一一挖出来的,所以告诉你也无妨。
  在下乃是孟家家主亲弟孟平之子,家母乃是昔日青楼魁,因此只是孟家一庶子。
  现在被族中长辈收为继子,也算是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了。”
  方盛闻言十分吃惊,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怪不得孟先生你要化名呢,情有可原情有可原!
  也恭喜孟先生,从此之后脱离窠臼,天宽地阔!
  而且,孟先生这一出手,以后天下无人不识君,什么嫡子庶子的,在您如同天上明月一般的才华面前,整个孟氏都要黯淡无光!”
  两人相视而笑。
  …
  治平二年的月亮特別圆。
  大约是因为上一年治平元年因为仁宗皇帝驾崩,导致民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因此今年颇有些报復性办雅集的意思。
  今年京城先是帝后矛盾,后又什么『濮议』之爭,搞得人心惶惶,然则扬州天高皇帝远的,却是不管这些,雅集搞得飞起!
  景园雅集乃是扬州相当有名的雅集,每年筹办的东家並不固定,但不妨碍这个雅集的知名度。
  因为景园乃是扬州官府的產业,承接景园雅集,也就是可以藉机给官府缴纳高额的费用,说是用於景园修缮,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景园修缮哪里用得了那么多的钱。
  也算是官府与商户间心照不宣的合作。
  李金刚今年咬著牙凑了份子,才总算挤上了景园雅集的筹办名单,心里正盘算著借这场雅集再多结识几位达官显贵,也好为自家漕运生意铺路。
  雅集当日,景园內早已布置妥当。青石板路两侧掛著绘著山水的绢灯,尚未入夜便点起了暖黄的光,映著路边丛丛晚桂,香气漫了满园。
  池边的水榭里摆开了案几,案上放著澄心堂纸、徽墨与宣笔,一旁的小几上还温著黄酒,瓷杯里飘著几片桂,煞是雅致。
  宾客们陆续到场,有穿著锦袍的文人墨客,也有身著绸缎的商户乡绅,彼此拱手寒暄。
  李金刚身边跟著一个俊俏的公子哥,两人悄悄进入景园。
  虽然说李家在漕运行里也算是举足轻重的商人,但在这里,没什么人认得他,就算是认得的,也不会上来主动打招呼。
  李金刚自然也不会贸然去巴结,他的目的在於转运司的王主簿。
  王主簿卡住了搬运行今年的业务,这段时间李金刚屡屡想去拜访,却总是被拒之门外。
  李金刚迫於无奈,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接近王主簿了。
  “阿爹,你说那王主簿这会儿在哪儿呢?”
  俊俏公子哥低声道,却是李女扮男装。
  李金刚四处张望了一下,低声道:“大人物们还没有出场,估计他也在某处侯著吧?”
  李点点头,亦是低声道:“您说这王主簿这个时候还不定夺,您说他是不是想要更多?”
  李金刚低声道:“未必,上一任转运使被调走了,听说这几天新的转运使来了,大约他要观望一下,才能够定夺此事。”
  李闻言露出微笑,低声道:“既然不是王主簿对我们有意见,那事情就好办了,等转运使的事情尘埃落定,那么那事儿也该定下来了。”
  李金刚脸色凝重,微微摇头,道:“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他正想多说什么,却听到大门处传来声音,有许多的脚步声传来,夹杂著一些諛词,李金刚赶紧道:“…先別说了,有大人物来了!”
  果然,只见大门口处有十余人同时进来,居中一人被拥簇在中间,在諛词之中泰然自若,却是以枢密使资歷使相身份判扬州的富弼。
  李金刚给女儿低声介绍道:“中间那人就是富相公,左侧那个是江都知县罗適,此人来歷不小,乃是今年新科进士,新科进士能为扬州江都知县,显然身后背景不小。
  另外一侧那个,则是扬州的司理参军沈括沈存中,嘉祐八年的进士。
  富相公身份太高,別人不敢往上凑,也就只有进士出身的罗知县以及沈参军这两个进士出身的人能靠近了。”
  李咋舌道:“乖乖,这就是大人物的排场啊!
  富相公看著就气度不凡,罗知县和沈参军也看著斯文得很,难怪能跟在富相公身边。”
  李眼睛亮晶晶的,悄悄打量著人群中心的几人,又压低声音问,“阿爹,你说咱们要是能托沈参军递个话,会不会比找王主簿管用?”
  李金刚顺著她的目光看过去,轻轻摇了摇头:“沈参军是京官出身,管的是刑讼案子,跟漕运的事不搭边,冒然搭话反而容易惹麻烦。
  咱们还是先盯著王主簿,等他露面了,找机会递个帖子才是正理。”
  两人正说著,就见水榭那边忽然热闹起来,有文人举著酒杯站起来,高声道:“今日雅集,良辰美景,不如咱们以『桂』为题,各赋一词,也好不负这满园桂香?”
  这话一出,顿时引来一片附和,几个年轻人已经拿起笔,在纸上斟酌起来。
  李看得心痒,手指悄悄攥了攥袖口,倒不是她多爱写诗,只是平日里舞文弄棒的,也不知道文人雅集是什么样的,心中十分好奇,想要过去凑热闹罢了。
  李金刚看出她的心思,拍了拍她的手背,低声道:“咱们是来办事的,別凑这些文人的热闹,仔细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