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 第83章 这小说火了
  第83章 这小说火了
  小半个月时间过去。
  小说似乎正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遍整个神州大陆。
  《解放军文学》一直以来都是部队的订阅小说的阵地,总政治部大力扶持的杂志社,在部队的影响力抵得上《人民文学》。
  不过今天杂志社,不是部队来的电话,而是发行所打来了电话:
  “你好!昨天首都王府井、解放路、中山路街道等十几个街道新华书店都打来了电话,要求你们快一点加印补货!?”
  现在这个年代是计划经济,其中调节发货的就是发行所。
  发行所根据新华书店的订数和加印需求,向出版社发出订单,出版社再根据订单情况安排杂志社进行加印。
  当然《解放军文艺》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本来就是在一个杂志社……
  “加印!”接电话的刘松林都有点小小的不确信:“真的是加印电话?”
  “嗯,首都的催促的要紧,而且湖北、广州的发行所也打来电话要求加印!”
  听着这些话,刘松林小小的惊讶了一会儿,《解放军文艺》是部队的杂志社,其中供给给部队的杂志是主要的销量,而社会上面的销量其实不算多。
  但是这一次确实社会上面先传来了加印的消息,比起来部队还要快一点,证明社会上面卖的小说更多,也更加受欢迎一点。
  当然也不是说部队不受欢迎。刚刚陆陆续续又有电话从部队打了过来。
  “是《高山下的环》吧?”刘家驹问了一句。
  刘松林点点头。
  两人都对于这部作品,或者说周旭的作品比较关注,所以得到加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是想起来周旭同志的。
  胡奇听到两人的讨论声音:“那先这样吧,加印十五万册,等着一周后要是不够继续加印十五万册。”
  啧!这就是部队杂志的气魄。
  因为要论这些杂志社、出版社谁的印刷量最大,也就只有解放军出版社了,这可是唯一一个可以一天印刷五万册以上的出版社,这就是需要给五百万人文艺宣传的杂志社的底气所在。
  “真要加印这么多?”
  胡奇说道:“我们首印四十万册,虽然部队分走了一半,但是一个周时间社会上销量就直逼二十万册,印刷这么多应该可行的。”
  两人说话之际。
  那边的小张拖着一袋子信件缓缓走进来了办公室,一边走,他一边擦汗。
  这边的刘松林聊完看向了他。
  小张说道:“编辑,这些都是最近几天邮箱里面的读者来信。”
  在发表的不久后,能够到达杂志社的信件,大都是京津冀附近的读者。
  例如现在首都的报社、电视台,甚至前一天发表什么消息,第二天就接到了读者的来信或者是投诉信。
  现在这个年代书信确实是比较主要的读者、观众表达观点的地方。
  “读者来信?”刘家驹走过去,随便拿起来一封信,一看到内容:“这确实是给《高山下的环》的,应该说是给周旭同志的。”
  刘松林也走了过来。
  随便拆开了一份信件。
  “周旭老师,您好,我是京城军区的文艺兵冯小刚,看完您的小说《高山下的环》,又听说您的故事,我对于您佩服不已,感觉您真是天上的北斗。”
  “啧,这人还是军区的,我感觉他铁定老会拍马屁了。”看着这信,刘松林就感叹了一句。
  刘家驹看过去:“你不要诬害人家好不好?一看就是喜欢我们杂志社的新作品。”
  “看看其他的信件?”胡奇好奇问道。
  毕竟今天也是闲来无事,看到小说爆火,他也好奇读者都是来信什么的?
  “‘从现在开始,谁要是再说我赵蒙生贪生怕死,我跟他刺刀见红!’这一句台词写得太好了,把赵蒙生的人物性格转变描述的清清楚楚。”
  “我很理解赵蒙生的母亲,毕竟父母一辈吃苦流血流泪,就希望后辈不拼命能过好一点,但是我更加觉得d和国家没有功臣两个字!这雷神爷说得更好。”
  “烈士陵园就是男人和军人的梦想,看完这篇小说之后,我现在有一个梦想就是参军!明年高中毕业我就去参军!!”
  “这部小说的主角不是赵蒙生,我感觉应该是梁三喜和靳开来!!这两个人物写得太有血性了。”
  “我看到雷神爷的时候很触动,这才是这篇小说的精髓。”
  “……”
  无数的信,无数的读者的观点朝着编辑部涌来,对于《高山下的环》都是好评。
  当然,很多人都在讨论这部小说,最多的问题在于二代到底上不上前线的问题——毕竟评判社会到底变没变,这一点确实是很重要的标准。
  也有人说出来这个小说、电影的精髓在于小bj牺牲。
  梁三喜的母亲见到赵蒙生的时候没有释怀,见到雷神爷的时候,听到小bj也上了战场,他才对于儿子的离开释怀……
  关于这部小说的讨论,很多很多,可以说神通广大的贵妇人没有调走赵蒙生,才是d和人民一直在一起的真实写照。
  当然在上一世,这部小说的电影也很火爆。
  《高山下的环》的电影是独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代的电影很难再一次产生这种经典的片子。
  至于拍摄电影的谢晋,也是第三代电影当中佼佼者,他关注于‘人性’的真善美,才让赵蒙生前后转变自然,让靳开来有血有肉,让梁三喜的厚重跃然纸上。
  ……
  一个星期内,杂志社内不仅有了读者来信,还有发行所的加印消息……这一切都指向一件事情。
  胡奇有点小激动的说道:“这篇小说真的火了!!”
  ——
  下午。
  周旭在跟着部队去练习打靶,一月一次的打靶。
  虽然他不用锻炼了,但是打靶可是他最喜欢的活动呀!其他的锻炼可以不参加,但是一个月一次的打靶机会不能放过。
  说不定自己退伍回家了,还能巡猎荒野……然后娶一个知青、一个村、一个寡妇……呸,好吧都是幻想。
  啪啪啪!
  打完自己的十发子弹,周旭这一次没有都是十环,还是偏了几靶,毕竟有点内伤在身的。
  “周旭给你介绍一下,文工团新来的一位乐器手,名叫张南枫!”那边的陈勇带着一个年轻男娃走了过来。
  张南枫走过来对着周旭敬了一个礼,毕竟周旭是创作室的,也算是文工团的小领导了,周旭点点头:“张南枫同志你好。”
  “您好!”
  “这是?”周旭问道。
  陈勇继续说道:“哎!上次的龙平被调走了,我们歌舞团缺少的乐器手,所以从文艺学院调过来的。”
  周旭点点头。
  打了一个招呼,继续打靶。
  打靶训练结束,跟着文工团上车回了团内部,经过这么久的坐车折磨。周旭也马上要练就一个铁屁股了,就差一丢儿。
  才到了文工团,政委一招手!
  周旭看着政委,便是知道喊自己过去了,他立马跑了过去:“政委。”
  政委点点头,一边走,一边带着周旭去到办公室:“上次不是和你说的要处理文艺处的那个举报人吗?处理文件下来了,我这是给你一个交代的。”
  周旭拿起来政委桌上的两份文件。
  半个月时间就处理掉了,确实很快。
  他看了一眼,文件里面大概写了一点这人的处分文件。
  已经降级去了基层了。
  至于前面的龙平,去了基层但是评级没掉,这举报人就比较惨了,评级掉了。
  政委说道:“这个结果还算满意吗??”
  周旭也不虚情假意,这两个都打自己了,他立马笑着说道:“满意满意!”
  “还有一件事情,我记得通知过你没有?关于去军校的事情!”政委继续翻开资料。
  “还没有呢!”
  “本来是这几个月报名,这几个月考试来着……但是我特地向着上面申请过了!没同意。”政委摇摇头,颇为无奈的继续给周旭看着文件。
  “保送的意见也被驳回了”
  周旭看了一眼文件,上面写着信息,他问道:“为什么呀?”
  “对于先进模范人物、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官兵和作战部队的优秀正、副班长,实行免试保送入学,通常也需满足服现役满 2年的基本条件。
  但是最低也是需要一年的,你去年十月来,我感觉待了好久了,其实才一年不到,只有七个月!”政委不禁摇摇头
  “哦!”周旭恍然点点头:“那明年再说报名的事情吧!”
  “你倒是看得开,明年我还在团内,就给你办理保送军校的事情。”政委说道。
  周旭觉得自己如果想要往上面走的话,去军校进修铁定是必须的,而且军校的进修时间不算长的,有的就是几个月,最长的是研究生也就需要两三年时间。
  这么看来,其实很快就结束培训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