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洪荒:我,玄都大法师,炼丹狂魔! > 第52章 三教戒律堂,法度钳三教!
  眨眼间。
  玄都脚下金光涌现,踏入云层之中。
  此行,非为求法,非为问丹,只为那日渐加深,恐將撕裂崑崙根基的阐截嫌隙!
  金光迅疾,掠过万仞奇峰,穿过灵雾氤氳的山涧。
  眼看三清殿已遥遥在望。
  殿前玉阶如天梯垂落,瑞气千条。
  忽而。
  前方翻腾的云海之中。
  一道沉稳厚重的身影无声无息地浮现。
  恰好拦在了玄都遁光之前。
  遁光骤敛,玄都身形凝实,立於云端。
  他目光平静地看著眼前之人。
  赫然是截教首席大弟子,多宝道人!
  多宝依旧身著那件古朴的玄黄道袍,面容宽厚,气息渊深如海。
  比之两百年前三教大比之时,更为恐怖!
  他周身並无迫人气势,却仿佛自成一方天地,万法不侵。
  彼时。
  眼见玄都之后,多宝微微躬身见礼:
  “玄都师兄,行色匆匆,可是欲往三清殿?”
  多宝的声音平和舒缓,如同大地脉动。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闻言。
  玄都微微稽首:“原来是多宝师弟。”
  “正是,有要事需面稟三位师长。”
  而今。
  玄都也是有些不明白。
  多宝为何会突然现身,拦住自己去路?
  这傢伙。
  搞什么?
  多宝轻轻一嘆,无奈道:“可是为那落霞坪上,普贤与马元之爭?”
  “亦或是玉清、上清两峰之间,愈演愈烈的齟齬嫌隙?”
  多宝已然看穿玄都想法。
  玄都此行,不是为了前去稟报圣人。
  还能是为了什么?
  玄都心头微凛,多宝果然知晓!
  他坦然迎向多宝的目光,沉声道:“阐截二教弟子,同处崑崙祖庭,共承三清道统,本应亲如手足,互助互勉。”
  “然如今,理念之歧,根脚之別,竟成鸿沟天堑,动輒口角相爭,甚而法宝相向!”
  “今日为灵兽,明日便可为灵宝洞府,积怨日深,嫌隙日重,长此以往,同门之情尽丧,崑崙一体之基动摇!”
  “我玄都身为三教首徒,岂能坐视不理?”
  玄都话语鏗鏘有力,忧虑之情溢於言表。
  话说回来。
  就算是未来的封神一事。
  於他玄都来说,根本就无关痛痒。
  反正那都是阐截二教的事。
  就算是上榜封神。
  同样轮不到自己。
  但是。
  玄都身在崑崙,受三清照料无尽。
  至今。
  他也不愿看著这般矛盾愈演愈烈,最终促使圣人分家。
  一但分家。
  三教实力,必然受损!
  岂能让西方教在此刻乘虚而入?
  多宝静静听著,脸上並无太多波澜。
  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
  他缓缓摇头,声音带著一种歷经沧桑的平静:“玄都师兄,你之心意,吾岂能不知?”
  “然此事,非你之力可挽,亦非吾等所能强求。”
  旋即。
  他目光投向下方那气象万千却又暗流涌动的崑崙群山,语气深邃:“阐者,明天理,顺天应命,求的是阐述天机。”
  “其门下弟子,多择根性深厚,福缘绵长之辈,视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流为浊物,鄙其根脚,恶其凶顽,此乃其道之本,印入骨髓。”
  “截者,截取一线天机,有教无类,求的是眾生皆有一线超脱之机。”
  “吾师广开方便之门,凡有向道之心,无论出身,皆可入得门墙。”
  “门下弟子稟性各异,杀伐果决者有之,凶戾桀驁者亦有之,行事但求心之所向,快意恩仇,不拘清规戒律,此亦为其道之髓,烙印元神。”
  说著说著。
  多宝索性端坐云巔,似若在阐述某种至高玄奥的理念一般。
  “道不同,何以同流?理念相悖,根性相衝,此乃天数使然,亦是劫数所伏。”
  “非是我不愿管束,实是无法。”
  多宝看向玄都,眼中带著一丝苦涩与无奈。
  “管得了身,管不住心,压得了一时,压不了一世!”
  “我身为截教首徒,或可约束我碧游宫门人,令其不得主动生事。”
  “可玉虚宫门人眼中之鄙薄,口中之讥讽,心中之排斥,我如何尽数抹去?”
  “广成子亦为玉清首徒,他又能否令其阐教同门,真心接纳我截教万仙?此非不愿,实不能也!”
  多宝的话语,如同冰冷的山泉,浇在玄都心头。
  他点明了矛盾最深层的根源。
  道统理念的根本分歧!
  这才是带来的根性歧视和行事准则的巨大差异。
  这种分歧,已非简单的门规约束或个人调解所能化解。
  其已然深植於两教弟子的道心深处。
  阐教门人,高高在上,傲气冲天。
  截教门人,自然也不愿看到阐教门人那副傲骨。
  一来二去。
  不生矛盾?
  怎么可能?
  “你的意思便是放任自流,任由这嫌隙如毒疮般蔓延,直至三教彻底分道扬鑣,崑崙祖庭分崩离析?”
  玄都的声音沉了下来,带著一丝质问。
  闻言。
  多宝沉默片刻,这才继续道:“玄都师兄,你天纵之资,丹道通玄,更得太清师伯真传,前途无量。”
  “何不效仿几位圣人,清静无为,专注於己身大道?证得太乙,乃至大罗道果,方是根本!”
  “此等俗务纷爭,牵扯因果,徒耗心力,於道途何益?”
  “我观你已触摸太乙门槛,当一鼓作气,潜心破境才是。”
  话落之后。
  他眼中闪过一丝睥睨与坚定。
  “至於我,自当追寻吾师脚步,参悟上清大道,以期证得大罗道果!”
  “此方为吾辈修士立身洪荒之基!”
  这番话,既是劝说,亦是表明心跡。
  多宝选择了超然物外,专注於自身道途。
  將三教纷爭视为不可避免的劫数与俗务。
  玄都看著眼前这位道行深不可测的截教大师兄,心中百味杂陈。
  多宝的选择,代表了相当一部分顶尖弟子的態度。
  清修己身,不问俗务。
  这或许是一种明哲保身。
  亦或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但玄都,无法认同!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磐石般坚定,直视多宝:“你的道,乃超脱之道,我不敢妄评。”
  “但我的道,始於人族微末,承蒙师恩,忝为三教首徒!”
  “此位非虚名,乃职责,见同门离心,祖庭蒙尘,若因畏难而袖手,因清静而旁观,我做不到。”
  “三清同源,本为一体,纵有千难万难,亦当寻那一线转机。”
  “我意已决,纵使圣人不置可否,亦当竭尽所能,问个明白!”
  话语鏗鏘,掷地有声!
  那份对三教一体信念的执著,在玄都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多宝深深地看著玄都,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道心。
  良久。
  他脸上那丝复杂之色渐渐化为一声悠长的嘆息。
  其中夹杂著几许难以言喻的態度。
  “罢了。”
  多宝缓缓侧身,让开通往三清殿的道路。
  宽大的道袍在云气中微微拂动。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你既心意已决,我也不再说什么。”
  “望你好自为之。”
  言罢。
  多宝身影渐渐淡去。
  如同融入崑崙亘古的云雾之中。
  只留下那声嘆息,在玄都耳边縈绕。
  多宝此来,无非是要劝说玄都不要多管閒事。
  三教大比之后。
  多宝对玄都態度早已转变。
  已然承认了玄都的天赋。
  他只是希望玄都专注自身。
  毕竟。
  三教圣人都是对此事管辖不多。
  他这位截教大师兄,都无法约束截教群仙。
  凭玄都?
  一个拜入三教,不足三千年的人族?
  天赋异稟如何?
  丹道通玄如何?
  阐截二教內,弟子何其之多?
  就算玄都去管。
  能管得住?
  眼看著劝不住玄都,多宝也只能离去。
  玄都望著多宝消失的方向。
  他知道。
  自己选择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
  但他心中的信念之火,未曾有半分动摇。
  他不再迟疑,身化玄光,踏上那通往三清殿的玉阶。
  一步踏上玉阶,无形的圣道威压便如潮水般涌来。
  眨眼间。
  玄都迈过一重重仙阶,直入三清殿中。
  三清骤然显化法相。
  玄都深深稽首,恭敬道:“弟子玄都,拜见老师!拜见二位师叔!”
  礼毕。
  他並未起身,依旧保持著恭敬的跪姿。
  殿內一片寂静,唯有大道气息流转。
  “玄都。”
  老子平和温润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如同清泉流淌,直接落入玄都元神深处。
  “你的来意,吾等已知。落霞坪之事,崑崙之怨,皆在眼前。”
  “你为三教首徒,丹道之责已重,何故再揽此等纷繁俗务,自寻烦恼?”
  “清静无为,专注己道,岂非更合丹修之本?”
  老子清静无为。
  所求,亦是天道。
  到如今。
  他也想要问问玄都,为何要管这般事。
  追求大道,不好吗?
  此言一出。
  元始的目光也落在玄都身上,带著审视。
  通天则剑眉微挑,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显然也想听听这位屡屡出乎意料的首徒如何作答。
  玄都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澄澈而坚定,毫无躲闪地迎向三位圣人的注视。
  其声音清朗,响彻大殿:
  “回稟老师,二位师叔!”
  “弟子非为揽事,实乃尽责!”
  “更因弟子心中,有一念不敢忘,亦不能忘!”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三教一家!”
  三教一家四字。
  如同洪钟大吕,骤然在三清殿中炸响!
  一股难以言喻的玄妙道韵,隨著这四个字瀰漫开来。
  原本古井无波的老子,那微闔的双眸似乎睁开了极其细微的一线。
  眼底深处,仿佛有混沌初开,三气分流的宏大景象一闪而逝!
  元始冷峻的面容上,眉峰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审视的目光中,骤然多了一丝深沉的意味。
  而通天,更是身躯微微前倾。
  锐利如剑的眸子里,骤然爆发出璀璨夺目的精光。
  仿佛听到了某种直指本心的箴言,一股激赏之意几乎要破眸而出!
  三清的反应,虽只在一瞬之间便归於平寂。
  但那剎那的异样,已足以说明这简简单单四个字,在他们心中掀起了何等的波澜!
  三清同源,一气化生!
  这是洪荒至高隱秘,亦是他们立教传道的根基!
  然而。
  自开宗立派以来,阐、截之別日渐凸显。
  门下弟子各承其道,渐行渐远。
  多少元会过去。
  三清一体更多是停留在口头象徵上。
  那份血脉相连,道念相通的一家之感。
  在日益加深的门户之见中。
  早已被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遗忘。
  今日。
  竟从一个二代弟子口中,如此清晰、如此坚定地喊出三教一家!
  这声音。
  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笼罩在崑崙之上的无形阴霾。
  直指那被岁月尘埃掩盖最本源的真相!
  玄都感受到那瞬间降临又瞬间消弭的圣道波动,心中更加篤定。
  有戏!
  他迎著三位圣人深邃的目光,继续朗声道:
  “崑崙仙境,乃三清共立之祖庭,非阐教之玉虚,亦非截教之碧游!”
  “弟子斗胆叩问,若门下弟子视同门如寇讎,为一灵兽,一灵材,一言语便拔剑相向,恶语中伤,积怨成仇!”
  “此等行径,长此以往,崑崙一体之基何在?三清同源之情何存?”
  玄都將心中积鬱的忧虑和盘托出,言辞恳切,掷地有声。
  他再次深深俯首:
  “弟子位卑力薄,虽竭力调解,然深感此等积弊,根深蒂固,已非弟子一人一力所能化解!”
  “根源之结,或在道念之別,然门规之疏,约束之缺,亦是关键!”
  “弟子惶恐无措,然职责所在,不敢不言!”
  “恳请老师、二位师叔示下!三教一家,崑崙一体,此困局,当如何解?”
  “此嫌隙,当如何弥?弟子愿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大殿之內。
  再次陷入一片深邃的寂静。
  唯有玄都那激昂中带著沉重的话语,仿佛还在殿柱间迴荡。
  三尊圣人不语。
  自身气息,却若江河澎湃,绵延不绝!
  良久。
  “善。”
  第一个开口的,竟是居中而坐的老子。
  他古拙的面容上依旧无波无澜。
  但口中吐出的这一个字,却如同大道纶音,带著一种尘埃落定般的认可与讚许。
  他目光平和地看著玄都,缓缓道:“玄都,你心系三教,情牵崑崙,明察秋毫,更知大义。”
  “三教一家之念,深合吾心。”
  显然。
  这四个字,说到了老子的心坎中!
  元始道音隨之响起,带著一丝深沉的意味:“玄都,男的你有此担当。”
  “三清同源,崑崙一体,此乃根本,不容有失。”
  “门下弟子之爭,虽为道念碰撞之必然,然失却同门之谊,逾越规矩之限,確需整飭。”
  袁术在此刻,同样表达了自身的观念。
  通天更是哈哈一笑,声震殿宇,带著毫不掩饰的激赏:“玄都,此言深得吾心!”
  “截教有教无类,求的是眾生超脱,非是內斗倾轧!”
  “阐教顺天应命,亦非是恃清高而凌同门!”
  “你所言,正是吾等立教之本意,此局,確需破之!”
  三清圣人,態度已然明朗!
  他们认同了玄都的判断。
  更肯定了三教一家的根本理念!
  这多少年来。
  崑崙內的一切是是非非。
  他们皆是看在眼里!
  可以说。
  三清心中,对此也有不满。
  如今玄都提出。
  更愿为三教一体而一往无前。
  这使得三清更为欣慰!
  老子平和的目光落在玄都身上,如同蕴含著宇宙生灭的至理:“玄都,你既洞察癥结,心怀破局之志。”
  “依你之见,此困局当如何解?嫌隙当如何解除?门规当如何立?”
  关键的问题,拋给了玄都!
  老子也想考校玄都一番。
  这是三教症状!
  而玄都身为三教首徒,本就是其之职责。
  他倒想看看。
  自己这个弟子,究竟有什么办法来解除三教之间的嫌隙。
  玄都心中早有定计。
  闻言,精神一振,再次抬起头。
  呀目光灼灼,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提出自己的构想:
  “弟子愚见,欲弥合嫌隙,重整门规,当立三教戒律堂!”
  此言一发。
  “戒律堂?”
  元始眼中精光一闪。
  “正是!”
  玄都朗声道,条理分明阐述。
  “此堂专司三教门规戒律,执掌刑罚赏善!”
  “其权柄,当凌驾於玉虚宫、碧游宫、八景宫现有规制之上,直承三清圣諭!”
  “堂主之位,由弟子斗胆自荐,或由三位师长另择德高望重,刚正不阿之同门担任!”
  “下设副堂主数位,可由阐、截、人三教各推举一至二位金仙境以上弟子担任,共同协理堂务!”
  “再设执事弟子若干,由各峰推选公正严明者充任,负责巡查崑崙,受理申诉,查明事端!”
  短短几句话。
  玄都便言简意賅將戒律堂之根本道出。
  他目光扫过三清,语气更加郑重:“戒律堂之核心,在於一律由三位师长亲自擬定,並昭告崑崙。”
  “其一,三教弟子,同门相残者,视情节轻重,废修为,逐出师门,乃至形神俱灭!”
  “其二,无故残害洪荒生灵、行邪魔之法、祭炼有伤天和之器者,严惩不贷!”
  “其三,凡因爭夺灵物、洞府、道法见解而起爭执者,当先稟明戒律堂执事,由执事调解仲裁,不得私下斗法!违者,无论对错,先罚!”
  “其四,凡恶意詆毁同门根脚出身、辱及师长道统者,视为挑衅,当受严惩!”
  “其五,……”
  玄都將他所能想到的,最容易引发衝突的条例一一列出。
  核心便是禁止私斗、严惩凶邪、尊重同门!
  “戒律堂拥有独立执法之权!”
  玄都最后斩钉截铁道。
  “凡触犯戒律者,无论出身阐截,无论修为高低,戒律堂皆有权,施以相应惩处!”
  “小至面壁思过、罚没资源,大至废除法力、逐出崑崙!”
  “重大案件,则由堂主或副堂主联席审议,並最终呈报三位师长圣裁!”
  “如此,方能令行禁止,规矩森严,方能约束我三教弟子。”
  话落之后。
  玄都继续开口:
  “弟子深知,道念之別,非戒律可强行抹平。”
  “但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此堂规戒律为基,划下不可逾越之红线,至少可约束行为,遏制恶性爭斗,维护崑崙大体之安稳!”
  “再辅以师长教诲,同门引导,或可於漫长岁月中,潜移默化,令三教一家之念,渐入人心!”
  玄都的方案,核心便是藉助三清圣人的无上权威,设立一个超然於三教之上的强力机构。
  以此来约束所有弟子的行为。
  为日益失控的同门关係强行套上韁绳!
  若是无法度。
  三教上下,必然乱套!
  甚至。
  后续的一系列之事,也將会在这般嫌隙之中渐渐发生。
  玄都话音落下,三清殿內再次陷入寂静。
  三清彼此间目光似有无形的交匯,大道气机流转。
  仿佛在无声地推演著此策的可行性与未来种种变数。
  片刻。
  “善!”
  老子再次吐出一个字。
  此法。
  的確深得他心。
  崑崙,看似寧静祥和。
  但处处皆是暗流涌动。
  今时今日。
  这些弟子便恩怨颇深。
  那明日呢?
  如此一来,所谓的三教一家,只不过是徒增笑耳罢了。
  唯有死死的约束他们,崑崙方能祥和。
  “可。”
  元始微微頷首,也认可了玄都的想法。
  立规矩,明赏罚!
  这正是他玉清一脉最重视的秩序!
  此法能最大程度约束那些不守规矩的截教门人,维护崑崙清静。
  “妙!大妙!”
  通天更是抚掌大笑,豪迈的笑声在殿宇中迴荡。
  看向玄都的目光充满了激赏,“此策甚合吾意!立规矩,定方圆,不偏不倚!”
  “该打该罚,一视同仁,省得我三教中整日聒噪!”
  “此堂当立!此律当行!玄都,堂主之位,非你莫属!”
  彼时间。
  三清圣人,齐齐頷首,曰:“善!”
  此字一出。
  便如同天道法旨,瞬间烙印於崑崙祖脉之上!
  一股无形而肃穆庄严的规则之力,开始在整个崑崙仙境悄然瀰漫开来!
  玄都心中巨石落地。
  终於!
  终於可行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振奋与责任感油然而生。
  他再次深深叩首,声音带著前所未有的坚定:“弟子玄都,领法旨!”
  “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师恩,不负三教一家之重託!”
  闻言之后。
  “去吧。”
  老子拂尘轻挥,声音恢復了往日的平淡。
  玄都恭敬起身,后退三步,这才转身。
  步履沉稳地走出宏伟的三清殿门。
  圣人,终是同意了!
  这也是玄都此来的目的。
  否则。
  凭他玄都去建戒律堂?
  凭什么?
  三教首徒?
  对!
  三教首徒,的確是三教弟子共尊。
  但是,想要立下法度来约束三教弟子,怎么可能?
  真到了那个关头,不仅仅是截教弟子,甚至阐教一方也会群起而攻击。
  你玄都算什么东西?
  也想要立下法度?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有了三尊圣人在身后背后。
  扯动三尊圣人的虎皮。
  这崑崙上下,便再也无人敢反驳!
  便是广成子和多宝这两位首徒。
  日后,也得乖乖依据法度行事,不敢逾矩丝毫!
  玄都心中,终是鬆了口气!
  若是此事办成,三教必然不会分家。
  后续的西方教崛起,也將不会发生。
  想来东方打秋风?
  第一个就要问三清同不同意。
  而三清,乃是玄都建议。
  换句话而言。
  便是要问他玄都同意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