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帝回宫之后,怎么想怎么感觉不对劲。
自己对苏砚冬到底是什么感情?
想要让一个人当一辈子自己的御前第一內监,是什么感情啊?
为此,景和帝特意询问了高鰲拜。
从前皇子们都在皇子阁的时候,高鰲拜担任过太傅。
儘管是一个虚职,可是每周高鰲拜都会挑一天出来给皇子们授课。
如同这种问题,也是可以询问高鰲拜的吧?
“陛下,您想让一个人做您的太监?还是一辈子?”
这是什么感情?你问我?
我也没有这种嗜好的资格啊,难道是暗示自己该造反了吗?
高鰲拜秉持著前权臣的姿態,思索了一下答道,“应当是想要养宠物了。”
大臣对於太监的態度,和对狗没什么区別。
儒家一直推崇“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对於损害自己身体的太监,不管他们有没有难处,首先就觉得他们低人一等,甚至不算是完整的人。
况且前朝太监魏九千岁把控朝纲,已经把后世太监的路给堵死了,如今朝堂之上对於太监的態度都是警惕而且鄙夷的。
“陛下久居深宫,殫精竭虑,也需要排解一下心中的苦闷,因此想养宠物了。”
高鰲拜给出的答案,景和帝並不满意,感觉没有答到自己心里。
只是让万大伴把这个回答记在册子上。
万大伴:永安元年,前首辅高鰲拜引诱帝景和痴迷玩宠。
以为太监就不会记仇吗?
景和帝又问了自己从前潜邸时期,就来投奔自己的大臣萧吟佐,他从前是寒门出身,后面鬱郁不得志就成了一个游方诗人。
在听说景珩的事跡之后,收拾了包袱就来投奔景珩了。
“陛下的问题,臣已经了解了。”
萧吟佐是一个十足俊美的诗人,就算是在朝堂上也有著自己的见解,从来不受党派所束缚。
“臣从前吟游的时候,曾经听过一首歌。”
“皇帝可以把將军变成太监~
將军也可以唱出动人的歌谣~~”
说著说著,萧吟佐就唱起来了,还把这两句歌词重复了三遍。
景和帝听得一头雾水,这应该不是自己乾的吧?
“陛下,奴才在民间的时候也听过这首歌,后面是……”万大伴在旁边轻声细语地插话。
不是喜欢拿太监取乐吗?他也听过这首歌,怎么不唱了?
“诗人也可以將灾难写成歌谣~
皇帝也可以把诗人变成太监~
我们都知道如何让阳光晒著脸~
……
皇帝也可以把诗人变成太监~
……
皇帝也可以把诗人变成太监~”
(玩烂梗版,可自行搜索此歌,非自创)
“萧爱卿,这什么皇帝这么霸道?”
萧吟佐不急不忙的回答,“阉罗王。”
万大伴同样把这几句歌词重复了三遍,让景和帝看萧吟佐的眼神都不太对劲了。
“爱卿,想更进一步否?”
景和帝觉得这是有著从龙之功的萧吟佐在向自己討要君宠,要是自己身边的太监是萧吟佐,也可以看在从龙之功的份上满足他。
“陛下,不了不了。”
萧吟佐连忙摇头,他还要他的小鸡鸡呢,怎么就变成这一步了?
景和帝想和没有小鸡的他相处一辈子吗?萧吟佐打了个冷颤。
“微臣的奶奶要生了,微臣先告退了。”
这当然是託辞了,景和帝摆摆手示意他走了。
这歌应该还可以加一句。
“皇帝可以把首辅变成太监~”景和帝在心里吟唱著。
可是询问了两个人,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景和帝只能自己摸索。
这几日夜深人静时,每每想到苏砚冬那日乖巧躺在绢布屋內,便感觉心潮澎湃。
景和帝觉得自己有点畜牲。
明明是苏砚冬重伤躺在屋內,却对那人想入非非……
只是自从那日招揽苏砚冬不成后,景和帝便有了隱疾……这隱疾都是因心病引起的。
与苏砚冬不同的是,景和帝的隱疾,功能行而心不行。
“不行”这两个字,仿佛成为笼罩景和帝的阴影,让他夜夜春宵都只能在梦里。
那人的粉唇一开一合,牙齿整齐的在说话间露出来,似乎还有银丝牵连,只是吐露出来的话,让景和帝眯起眼睛十分不愉。
“我还是更喜欢太子那款的,殿下还需要多练练。”
仿佛成了心病的起源,让景和帝对於太子遗孤愈发厌恶,甚至想要把他们打发去守皇陵。
太子景礽妻妾成群,有什么好的?
要真去了太子那里,恐怕你没有好果子吃。
还不如……来他这里呢。
朝堂稳定之前,景和帝都不会选秀充实后宫,可以独宠苏砚冬,根本就不会有人分宠!
“殿下还需要多练练……
需要多练练……
多练练……”
他找谁练呢?苏砚冬……苏爱卿……砚冬……
脑海中思来想去,都是那一个人。
心病还须心药医,若真的要解决自己的隱疾,看样子还需要那个人才行。
朕必须要那个人!
摸著苏砚冬换下来的衣服,景和帝陷入了沉思。
“阿一,去姬府守著,莫要让苏卿被转移了。”
要是一个不慎,让苏砚冬被姬淮疆偷到北疆去了,自己的病谁来医呢?
忽略想起苏砚冬的时候加速的心跳,景和帝將苏砚冬封锁在心里,就去处理公务了。
比起万平帝,他实在是有许多事要做。
景和帝登基半年不到,就已经在整顿吏治了。
万平帝去世之前,把局势搞得一团糟。
似乎是从来没有看中过自己这个儿子,而是沉浸在丧子之痛中。
因著太子景礽的去世,万平帝一直以为是有人谋害的,牵连了不少人,至今还有人在牢里关著呢。
苏砚冬当首辅的时候,改革了不少比如黥刑、劓刑、刖刑甚至宫刑的肉刑刑罚,转而改为劳动改造,既增加了劳动力,又少了不少残疾。
有人嘲笑苏砚冬,是不是在为自己落马之前做准备,只是还是没有逃脱凌迟的命运。
景和帝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把苏砚冬交给顾晏清处置了。
如果说权衡利弊之后维持朝堂平衡需要秤桿和秤砣的话,苏砚冬不该成为被牺牲的秤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