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 第254章 建起批发中心(6000字,求订阅)
  第253章 建起批发中心(6000字,求订阅)
  隨著八四年的一號文件下达。
  不止是作坊,走街串巷的货郎们也开始行动起来。
  扁担换成三轮车,货箱印上光明红字,走村串户的吆喝声里渐渐掺进了批发和加盟的新词儿。
  他们不再担心稽查队,可以光明正大的贩卖商品。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对这些货郎们来说,四十年的扁担忽然变得像纸鳶一样轻,终於可以抬头挺胸的出去说自己是货郎了。
  陈光明已经联合所有人计划成立正规的供销合作社,文件里的字句被他逐字缝进规划书,张贴起来。
  第一个看见的是王老四。
  一个扁担磨穿了四副垫肩的老货郎。
  他挑著新领的塑编袋和几件光明成衣,正要去北边几个大村,习惯性地想抄个近路从总站后面穿过去,结果一眼就警见了那张贴在簇新公告栏最顶端的纸。
  那上面印著清晰的字句,还有一枚鲜红的印章,进了他的眼睛,让他当场楞在了那里。
  他猛地扭头,布满风霜皱纹的脸膛涨得通红,眼泪混浊著鼻涕糊了满脸,对著后面挑著担子、
  同样愣住的年轻货郎嘶哑地吼,“看见没?!看见没!咱再不用躲猫猫了!再不用怕那狗日的查了!”
  这压抑了半生的屈辱、恐惧和对一块能挺直腰板做买卖的渴望,被这张薄薄的纸瞬间点燃。
  顷刻间,场中炸开了锅。
  “轰一”
  货郎们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都是正准备出发或者刚刚卸完货返回的。
  他们丟开担子,撞开旁人,疯狂地挤到那张崭新的公告栏前。
  汗水、尘土混合著压抑太久骤然释放的气息,在空气里瀰漫升腾。
  无数双眼晴瞪得溜圆,死死黏在那几行字上,仿佛要把每个笔画都嚼碎了吞下去。
  识字不多的,抓著旁边人的胳膊语无伦次地问,“说的啥?快念念!快给俺念念!”
  识字的,则一遍又一遍,一个字一个字地低声读出来,声音抖得厉害,眼眶里蓄满了同样浑浊滚烫的泪水,嘴角咧开,露出因为长期奔波风吹日晒而发黄的牙齿,无声地笑著。
  “听见没,老哥,咱再不是地老鼠了。”
  “必要补充,老子补了多少年了!”
  “光明正大,听清楚没,往后光明正大挑著担子唱山歌了!”
  “再没人敢给咱们扣那烂帽子了!”一个中年汉子用力砸著自己的胸膛,碎砰作响。
  人群的呼吸灼热粗重,胸膛剧烈起伏,低沉的吼声、带著哭腔的笑声、用力拍打同伴肩膀的啪啪声混在一起,震得总站新糊的泥灰墙皮似乎都在往下掉。
  几个上了年纪的货郎,捶胸顿足地哭喊著,不是为了悲伤,而是为了这姍姍来迟的名分。
  整个光明供销点,成了一个巨大的、情绪猛烈宣泄的漩涡。
  连站在二层管理间门口的陈光明,扶著粗糙木头的窗框,望著楼下这场突如其来又酝酿已久的情绪风暴。
  他的目光穿透喧囂,落在那几个豪陶的老货郎身上,最终定格在墙壁那团小小的、鲜红如火的印章上。
  嘴角缓缓绷紧,又鬆开,最终勾出一个弧度。
  时代的闸门,被这把名为文件的钥匙,撬动了。
  供销站那扇崭新的开合大门像一块巨大的磁铁石,货郎们肩挑背扛的货物瞬间变成汹涌的红流。
  余安刚把一张墨跡淋漓的加急供货清单拍到桌上,就被潮水般涌来的汉子们挤得一个翘超。
  更多的货郎兴奋的往供销点挤。
  “余经理,余经理!”领头的是那个在公告栏前激动吼叫的中年汉子,“北片十二个大村,原先每月三百个袋子的定数?不够,塞牙缝都不够,翻倍,立时就要,明个儿出第一批!”
  “还有我!”挤到他旁边的另一个货郎,脸上还带著刚才激动未褪的红晕,声音又急又响,“余经理,仙降东头五个村,乡亲们见了文件胆子都壮了,指著名要咱光明的袋子装粮食、下地、赶集,您看看,单子都列出来了。”
  他刷地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草纸,上面密密麻麻用炭笔写著需求。
  这举动像打开了什么开关,一瞬间,几十只手臂高举起来,指缝里著各式各样的纸片,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还沾著汗渍。
  “瑞安南边!”
  “万全到高楼这条线!”
  “我家那边,乡亲们眼巴巴等著货郎呢。”
  每一个角落都沸腾著同一句话。
  要货!
  更多的货!
  更大的地盘!
  陈光明站在二楼窗后,手指轻轻敲击著窗。
  他转头,对站在身边同样看著这一切的大姨父,声音不高却压过了窗外的喧闹,“看见了?这股子劲头,关不住,也压不住了。”
  大姨父搓著手掌,皱纹舒展开的脸上露出亢奋的期待:“光明,咱们备下的那些仓库怕真要空了!”
  陈光明笑著点头。
  最好的时代即將开始。
  这是企业家的元年。
  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不止是在地方上,全国各地没有哪里不能去!
  东西自然缺。
  就算把產能提升十几上百倍,都还是缺!
  很快。
  余安嘶哑但极其有力的声音穿透鼎沸人声,在货棚里炸响:“肃静!肃静!”
  他跳上一张刚卸货的桌子,“喊破天也没用!文件下来了,政策鬆了!陈老板说了,按新规办!”
  项刻间,所有喧闹奇蹟般冻结。
  “好!听清楚了!”余安挺直脊樑,声音带著一种前所未有的洪亮,“第一条!货郎们要先来登记!”
  “然后,所有登记在册的货郎,凭原有牌牌,本月货源限额一一翻倍,立刻生效!”
  “哗一一”压抑的激动喷薄而出,无数张脸孔瞬间因狂喜而扭曲,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第二条,新区域拓展,哪个兄弟敢闯,有门路知道哪片空地没人跑的,报上来!”
  “审核过了,地盘归你!要人?从你原来的地方匀!能撑起一片天的,总站优先供货!”
  这一条比翻倍更令人血脉贡张!
  几个胆大心细的货郎眼中瞬间爆发出狼一样的光。
  王老四身边那个年轻的瘦高个,更是猛地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第三条!也是铁规!”余安的声音骤然拔高,压过刚刚涌起的兴奋议论,“牌子!价签!陈老板定的厂价直销是金字招牌!是统一战线的军旗!哪个兄弟胆敢坐地起价、浑水摸鱼砸招牌—”
  他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查实一次,清出货郎队!天王老子来求情也没用!听见没有?!”
  “听见了!!”回应声响彻云霄,整齐划一。
  这不是敷衍,是带著敬畏和灼热的认同。
  文件给了他们名分,而“光明”的牌子,给了他们底气和新財路,谁敢砸这块正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谁就是和所有人饭碗过不去!
  三条新规字字千钧,砸在货郎们沸腾的心上。
  翻倍的配额、广阔的地盘、严厉的规矩,清晰勾勒出一条通向更高更远的道路。
  人群安静了一瞬,隨即爆发出更猛烈、更有序的轰鸣。
  刚才丟在地上的货担被重新抄起,带著一股要把新政策扛在肩上的蛮力。
  领货单的窗口被挤得水泄不通,但秩序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形成。
  每个人眼里那点因狂喜而產生的混乱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燃烧的野心。
  中央给正名,光明给东风。
  此时不抢货占山头,更待何时?
  供销站门口人潮汹涌的喧囂渐渐平息,登记窗口前排起秩序並然的队伍。
  货郎们脸上的惶恐被一种前所未有的篤定取代,紧著翻倍的领货单,肩上的担子仿佛也沉甸甸地承载著崭新的希望。
  余安的嗓子虽然已经嘶哑,眼神却亮得惊人,指挥著仓管员按照新规快速分发货物。
  陈光明站在二楼管理间的窗边,目送一拨拨货郎像被点燃的星火般奔向各自的区域。
  “看见这股劲头没?”他再次开口,这次是对著刚刚走上楼来的周建国。
  周建国现在不仅是匠人班头,也渐渐成了陈光明倚重的工程总管,“关不住,也压不住了。”
  周建国黑的脸上还沾著几点新泥灰,咧嘴一笑,露出整齐的百牙,“都看见了,咱们备下的那些仓库,怕真要空了,你之前让预留的大块地方,是不是该派上用场了?”
  陈光明脸上漾开一个充满信心的笑容,目光投向窗外更远的东南方。
  透过供销站的人头攒动,他似乎看见了马屿镇的轮廓。
  马屿,地处瑞安西南,水道纵横、陆路交匯,素有“浙南五县通衢”之称一一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甚至闽北福鼎的边民都常在此集散。
  这是真正的咽喉之地,人流、货流、信息流的天然枢纽。
  “空不了才好!”
  陈光明的指尖在简易绘製的马屿镇区地图上用力敲击著镇中心偏东、靠近主河道与公路交叉点的一片区域,那里標著废弃的马屿农具厂字样。
  “大姨父说马屿供销点反馈,那边位置奇佳,以前政策束缚,明珠蒙尘,现在,一號文件擦去了这层灰。”
  这里也是前不久,镇上划给他建厂的地方,还给他提供了免息贷款,让他直接把厂买了下来。
  现在,也该他兑现承诺了。
  “就在马屿,我们立刻动手,用最快的速度,把这片农具厂旧仓库群,改造成光明服装批发中心。”
  命令下达,运输队再次披星戴月!
  陈父亲自掛帅,调度了几乎所有运力,第一批运输红砖、水泥、木材的拖拉机很快抵达了马屿镇东头那片荒废已久的厂区。
  陈光明几乎是紧隨其后赶到。
  他跳下拖拉机,鞋底踩在破碎的瓦砾和丛生的杂草上,发出咯吱的声响。
  眼前是连成一片、空阔却昏暗的老旧砖瓦仓库,足有两千多平米!
  墙皮剥落,窗户破损,部分顶棚还渗著水。
  但位置实在无可挑剔。
  门前是贯通南北、连接平阳和文成的主干路,侧后方不过百米就是宽阔的马屿河汉,正適合水上转运。
  更远处,是镇上最热闹的街市雏形。
  “光明!”
  早已等候在此的陈明勇兴奋地迎上来,手里也抓著一份草图,“踩点好几次了,这片仓库结构还算结实,层高也够,正好改开间做店面!”
  “好!”
  陈光明的目光扫过仓库內部巨大的空间。
  他让周建国马上动手。
  “明勇!”陈光明又看向自已的得力干將,“你负责协调马屿镇上这边,登记,第一批招商。”
  “找那些在咱们供销点销货快、口碑好、脑子也活络的货郎——或者各村代工点有销售意愿的能人!”
  “告诉他们,光服装批发中心,提供位置最好、光线最足的前店后仓,光明合作社直接供货,定价权遵守合作社厂价直销统一要求,但——-利润分成按批发量阶梯走,量大,结算价更低!”
  “招商?”陈明勇眼前一亮,这词既新鲜又充满力量,“明白了,我马上放出风去,那些在乡下跑熟了的,早就眼红有个固定摊位了,包在我身上!”
  陈明勇带去的招商简章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光明合作社的核心货郎圈和表现优异的代工点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货郎们奔走相告,激动难耐。
  “批发中心?一个固定的大铺面?”王老四听到陈明勇亲自传达的消息时,浑浊的老眼瞬间爆发出光亮。
  “他娘的,老子挑了半辈子扁担,磨穿了脊梁骨,临老了还能当老板,有个门脸儿?干!豁出去棺材本也得占一个好位置!”他拍著胸脯,对陈明勇反覆强调。
  一些平日里脑子灵活、走货量大的年轻货郎,更是闻风而动,几乎立刻找上陈明勇登记报名。
  代工点那边也传来积极回应,几个做组长的大嫂大妈心思活络,也想试试看能不能既管生產又摸销售。
  陈明勇按照陈光明强调的信誉第一、灵活第二原则,快速筛选出了第一批敢於吃螃蟹的意向经营者。
  没多久。
  昔日破败阴暗的农具厂仓库群,彻底脱胎换骨。
  一根根粗大的承重柱被刷上了醒目的白漆,成了天然的摊位分隔点和標誌物。
  內部空间极大,被粗粗划分了四个主要区域,足以容纳上百家铺面。
  最重要的是,头顶上,数百只两百瓦大白炽灯泡又整齐排列地悬掛在高高的房梁下,此刻已全部点亮!
  炽白的光芒驱散了每一个角落的阴影,將每一寸空间都照得亮如白昼!
  无论白天黑夜,这里都將一片光明!
  开业的清晨。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整个批发中心门前已是一片沸腾的红色海洋,亚总站开业时更为壮级,门上,一块裹著大块红绸、上书光服装批发中心的巨幅牌匾悬在最高处,迎著晨曦闪烁著光芒。
  大门两侧,长长一仿崭新的、统一制式的招牌已经掛起,每一块招牌都用红色绸缎仔细包裹,遮住下面闪耀的名字和头衔,这是第一批二十个入驻商户的名號。
  震耳欲聋的鞭炮从中心门口一直主伸到链路边。
  “里啪啦!瞬里啪啦!”
  炸裂的声响混合著硝烟,在空中炸开,带著浓浓的喜庆,宣告著一个商业新纪元的开端,数不清的村民、镇民、闻讯赶来的外县商贩挤在警戒线外,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惊奇和期待。
  人群中甚至能看到几个穿著中山装、显然是乡政府干部模样的人,也在丫声交谈,目光灼灼地看著公前这片红火景象,公前的一幕也是他们没想到的。
  陈光明、林雨溪、陈父、陈母、大姨父、陈明勇、陈晓、耗子等核心骨干,以及乡镇里的主要领导,还|第一批签了合约、激动得水脚都不知道往哪放的二十位小老板们,都整齐地站在临时搭起的主席台旁。
  余安负责现场调度,维持秩序。
  还一很多的记者也在现场,要记录下这个时刻。
  那些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公巴巴等著进货的货郎们,他们推著新配发的、印著红字的三轮车,脸上是按捺不住的焦急和兴奋。
  人群中,老货郎王老四挺直了腰杆,身上穿著一套全新的深蓝色中山装,布满皱纹的水紧握著自己的三轮车车把,公晴死死盯著那些还蒙著红布的商铺招牌。
  “吉时到一—揭牌!”
  余安扯足了力气,声音洪亮地喊道。
  所|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无数道视线如灼热的射线,看向牌匾和商铺招牌!
  陈光明作为中心主发起人,他深吸一口气,大步上前,抓住那盖著牌匾的红绸,猛地向下一拉!
  与此同时,早已站在各自铺位门口的二十位经营者,也几乎是同一时间,带著颤音高喊一声,用力拉下覆盖自家招牌的红布!
  “哗一一!”
  红绸如瀑布般滑落!
  剎那间,掌声、欢呼声、叫好声如同平地而起的惊雷,轰然爆发,直衝云霄。
  大门洞开!
  早已等得心焦的货郎们如同开闸的洪流,推著三轮车,肩挑背扛,狂涌而入!
  他们迅速奔向早已打听到的、被陈明勇分配好位置的第一批发商家门面。
  “老王!老王!那种蓝色的確良罩衫,先给我来二十件!”
  “周老板!女娃娃的衬衫!要粉色的!”
  “老李!我要工装裤!厚的!十条!”
  “先给我开票!开票!”
  討价还价声、询问声、开单子的声音瞬间填满了整个空间。
  每一个又红布覆盖过的明亮柜檯后面,店主都涨红著脸,水忙脚乱地应付著汹涌而来的第一波生意。
  陈明勇带著几个帮水快速穿梭其中,协调关係,监督价格公签是否清晰粘贴,所“陈列的样品旁,都用统一的公价签公著由光明製衣厂核定的批发行价。
  陈光明正带著领导和记者们参级。
  对於这个批发中心,大家见了都讚不绝口。
  他们都没想到,陈光明竟然能把这里弄的那么好。
  相亚起百货商店和供销点,这批发院场確实非常的不一样,让他们看到了活力。
  恐怕要不了多久,这里真的能取代供销点和百货商店,成为新的院场中心,陈光明全程都带著笑。
  前世的时候,他也想过如果镇上丨个批发院场就好了,可惜起步晚了就没|机会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重生之后,竟然“机会自己建起一个批发院场,实现了前世的想法。
  陈光明带著大家很快就到了二楼特意规划出的管理区,扶著变刷完清漆的栏杆,俯瞰著楼下这片忙碌、鲜活、充满了金钱声响和浓烈生气的景象。
  货流,像无数条奔涌的支流,正快速、1序地又各个经销点吸入,又通过货郎们的三轮车、板车、肩膀,像毛细血管一样辐射出去,流向各地。
  这张覆盖浙南四边五县的巨大销售网络,第一次拥“了一个强大而“力的、如同心臟般不断搏动供血的中枢节点!
  马屿镇这五县通之地,开始真正焕发它作为商贸流转核心枢纽的磅礴力量。
  “这才变变开始”陈光明的目光穿透喧闹,落在了仓库群另一侧预留出的更大空地上。
  那里靠乌河岸,位置绝佳。
  他水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栏杆,“等这批发中心运转起来,现金流稳定了,二期工程立刻上马,那里要建专门的物流分拣中心和长眼货运装卸码头。”
  曹主任看著楼下红火的场面,再看看身边这位面容年轻、公神却仿佛洞穿了时代迷雾的青年,他搓了搓水,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只蹦出一句带著无尽感慨的话,“干吧,这是一个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