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建分拣中心
光明批发中心。
陈光明看著快步走进来、额头微微冒汗、眼神却比前两天明亮许多的汪师兄。
“回来了?”陈光明放下手中的文件,脸上露出一个瞭然於胸的笑容。
自己这个汪师兄也是个有魄力的人,竟然真的能下定这个决心。
汪师兄重重地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
將那个承载著他过去岁月的纸箱轻轻放在角落,然后大步走到桌边,没有任何多余的话。
“陈老板。”他挺直腰板,“我从百货商店正式离职了,以后跟你混了。”
对於陈光明,他有信心。
毕竟他可是看著陈光明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而且他对自己的眼光更是有著绝对的信心。
接下去的时代,不是百货商店的时代,而是民营的时代了。
他只是顺著时代的洪流而已。
他摊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著他整理好的几个关键人名、电话和主要掌握的供销渠道信息。
陈光明听著汪师兄条理清晰、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他手中的渠道价值,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这人比想像中更有料,也更务实。
他需要的,正是这样能將旧时代积累的人脉和渠道精准地嵌入自己这张新的供销网络“很好!”陈光明打断了汪师兄的匯报,直接拍板,“汪经理,眼下有个急茬儿。”
“批发中心这边,工装裤和夹克的出货数据你看过了,缺的不是货,是信息回流。”
“各村代工点只管做,供销点只管卖,货具体流转到哪个村哪条沟,哪批货被谁卖爆了谁卖不动了,信息传递滯后得像牛车。”
“你熟门熟路,跑各地供销社和百货站也有正当由头,要麻烦你沿著运输队跑得最热的几条线路摸下去!”
“三天內,我要看到第一份市场情报,不是报表,是真实的市场需求。”
“三天?保证完成任务!”汪师兄眼中爆发出亢奋。
习惯了按部就班地完成计划內任务,这种直接扑到市场前线、挖掘真实需求的任务让他感到久违的兴奋。
这不再是將上级分配下来的东西卖出去,而是主动去找生意,这种感觉,让他浑身都沸腾起来。
他二话不说,拿起桌上的纸笔就准备记录要点。
开始的时候,他想的其实是感受到了百货商店即將没落,想要给自己找条活路,现在却感觉这样也挺好。
他知道,新的时代开始了,自己现在也成为了新时代的一员,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新的价值。
清晨的雾气刚刚被日头戳破,马屿镇光明服装批发中心的铁皮棚顶下已经非常热闹板车軲碾过青石板的沉闷声响、竹扁担两头货包相互碰擦的沙沙声、货郎们招呼生意的各路口音,交织成一片。
汪师兄抱著一新印出来的简易表格,汗气腾腾穿过汹涌人潮,一头扎进属於他的那张临窗桌子,开始梳理从各代工点和供销点陆续返回的数据。
陈光明则站在二楼新隔出的简陋办公室窗口,目光沉静地扫过下方。
人多了,纷爭自然也会多起来,最近,就经常有吵闹,甚至还有人当场打起来。
就像是现在。
三三两两掛著各地口音的货郎,脸红脖子粗地挤在一处,唾沫星子飞溅。
“讲不讲规矩?这垛夹克,我亲眼盯著的!”老货郎王老四胳膊上青筋暴起,牢牢抱住几个綑扎结实的硬纸箱,布满血丝的眼睛恶狠狠瞪著对面一个瘦高个子,“钱都点给周建国周会计了!”
“王四叔!”一个年轻些的货郎在拉扯中被推得一个翅超,急得跳脚,“你瞧瞧出货单,他娘的都乱套了,仓库里登记的红签蓝签怎么全混在一堆了?周会计那边也记乱了!”
混乱的浪头眼看就要把小周淹没。
他刚抓起登记本试图阻止,不知谁撞翻了码在高处的一麻袋,里面五顏六色的塑料凉鞋、发卡“哗啦”散落一地,滑腻腻堆在污水未乾的地面上。
“都给我住手!”
一道冷冽的声音忽然响起拉扯的人群陡然僵住,循声望去。
陈光明不知何时站在了仓库入口高大的木箱阴影下,脸色沉静,唯有那双眼睛,锐利得刺人。
他穿看厂里统一发的那件加厚袄,沾看点灰尘,却分毫不见慌乱,一步步从阴影里踏出。
汪师兄紧跟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眉头紧锁,臂弯里夹著一厚实卷边的纸张。
混乱像被按下暂停键。
刚才还怒气冲冲的王老四,无意识地鬆开了紧紧抱著、已经有些变形的箱子角。
陈光明的目光缓缓扫过一地狼藉,踩脏的布匹、踩裂的廉价发卡、凌乱的鞋印以及几道被油灯燻黑的痕跡,最后落在那被踩了一脚的工装裤上。
“货是死的,人是活的,踩坏一件,大家就少赚一件的钱。”他的声音不高,“现在,是堵在这里抢烂货,还是想想怎么理顺了,让更多的好货运出去?王四叔?”
王老四梗著脖子,满脸赤红,但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
周围货郎目光躲闪。
陈光明不再看他们,侧头示意汪师兄:“师兄,说点你刚跑出来的真傢伙。”
汪师兄立刻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三天跑完九个供销点、十三个代工点!,各代工点库存、出货期,供销点库存缺口、下一轮需求,这都白纸黑字记著!”
他用力举起那捲厚厚的纸张,“光明牌的工装好卖,可也不能总让货郎们拿脑袋顶著大箱子回去!”
“我亲眼见著沿河村的货郎吴老三,扛著比自己高的包走五里山路,脚底板都磨出血泡!这哪是挣钱,是卖命!再看看今天这场面。”他目光锐利地指向凌乱的货堆和犹自喘著粗气的眾人,“是出货快吗?这是耗自己!耗货源!耗招牌!像今天这样乱抢乱拿,谁也做不大!”
货郎们哑了火,眼巴巴看著陈光明。
有人嘀咕:“我们也想快可这仓库像个吞了满仓穀子的地老鼠,闷头一塞,看著多,掏出来全乱了——””
陈光明等那细微的抱怨声静下去,才再次开口,“那我们就给这个仓库,也给我们所有人,再开一道口。”
他抬手,越过人群的头顶,指向仓库西面那片巨大的、野草丛生的泥洼荒地“这里!”
“三天之內,平地画白线,一个月之內,一座集散、分拨、仓储於一身的物流分拣中心就能盖起来!”
“有了它,光明牌的衣服,货郎的小商品,代工点的成品入库,就能像水一样有序地流进来。”
这个想法陈光明一直都有。
批发市场建好了,仓库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前面才起步,还没到这个阶段,现在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契机。
他不光要让服装批发中心的名头响彻甌江两岸,更要把它变成联通浙南、辐射数省的咽喉。
整个仓库仿佛陷入真空般的寂静。
货郎们张著嘴,看著陈光明指向的那片荒芜。
“那——那可是块公家的荒地,没人理睬多少年了———”不知谁小心翼翼地冒出这么一句。
“地的事,我去啃!”陈光明的回答斩钉截铁。
隨后,他第一时间去找了刚被调到镇里的曹主任,说了想要批地的事情。
对於这个想法,他早就有了。
现在刚好有了这个藉口,怎么也要把地拿下来。
“批地?”曹主任端著搪瓷缸子的手顿住了。
他眼皮直跳,看著眼前摊开的那张规划草图。
线条勾勒出的,已然不是批发中心那种简陋工棚的扩大版。
分明是个带有库房区、分抹平台、货车迴转道、甚至是二层小管理楼的庞然大物。
“光明!”
“你这是要在荒地起座小城啊。”
“这还只是第一期土建!加上设备、人工,还有源源不断的投入?你想清楚了吗?这要是·—
陈光明平静地迎视著曹主任,“曹主任,今天批发中心的乱象,您应该有所耳闻,那不是繁荣,是隱患,分抹中心和仓库不得不建了。”
“一號文件说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存在,搞活商品流通,我们建的不是私宅,是流通的血管,是落实文件精神的实践!”他的手指有力地点在图纸上,“它的投入,就是光明厂,就是加入网络的各个村、点摊薄的成本,省下来的每一毛钱,最终都会变成村民兜里的收益,变成镇里拿到的税收,是良性循环的开始。”
“风险—”曹主任的声音乾涩,“光明,你步子跨太大了,这块荒地,盯著的人可不少,而且这么大一块地,就算我想给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盯著的人?是怕我独占好处吗?”陈光明嘴角勾起弧度,“曹主任,我们完全可以共享!”
“这块地,镇里完全可以占一部分股份,將来物流中心运转起来,优先解决乡里统一调拨的物资储运,给集体財政添个活的源头!”
“光明厂也愿意让出一部分股权,让有实力、有合作基础的生產队或者集体厂参与进来,分担风险,共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