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编的野史都成真了 > 第191章 其它地点
  第191章 其它地点
  水下机器人的探照灯光束穿透浑浊不堪的海水,沉船內部的景象逐渐清晰起来。
  船体左侧的破损处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入口,机器人缓缓驶入。
  船舱內一片狠籍,各种器物杂乱地散落看。
  青铜器血歪卡在木架间,陶罐碎片半埋在淤泥中,几捆竹简散落在角落“
  这些本该让考古学家兴奋不已的发现,此刻却无人关注。
  画面拉近,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在船体左侧那异常的破损痕跡上。
  左侧船板呈现出不规则的断裂面,木材表面布满了坑洼和孔洞,顏色也比右侧更深,
  呈现出一种暗褐色,像是被某种巨力硬生生撕裂,断裂处参差不齐。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右侧船体,虽然经过海水长期侵蚀,但结构相对完整,木材表面的纹理仍清晰可辨。
  计算机模擬系统根据船身当前的情况以及位置,开始重建沉船过程。
  在模擬画面中,船只以標准航速直线前行,船身平稳地切开海水。
  突然,船只做出一个急转弯的动作,船体剧烈倾斜,海水瞬间涌上甲板。
  紧接著,左侧发生碰撞,巨大的衝击力使得船身剧烈摇晃。
  模擬画面定格在碰撞瞬间,系统標註出受力分析,撞击点集中在左前部。
  模擬动画进一步显示,这艘船在航行中左侧不断受到巨浪拍打,船板逐渐开裂,海水不断涌入,最终导致船舱进水,船体向左倾斜沉没。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老化差异。
  通过材质分析软体测算,右侧船板的腐蚀程度远远不及左侧,就像是时间在此处放缓了脚步,经歷了比左侧更短暂的岁月侵蚀,依然保持著相对完好的状態。
  就在这时。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机器人传回的画面中,一个青铜器物静静地躺在右侧船舱內,其外形类似司南,但结构更为复杂。
  中央是一个光滑的青铜圆盘,在探照灯的照射下闪烁著微弱的光芒,周围环绕著三层可转动的同心圆环,每个环上都刻著细密的刻度。
  “这是———歷史真相视频里的那个东西。”
  “难怪一直没有找到,原来在海里。”
  眾人早就对视频中的內容了如指掌,这是其中三个特別物件中的一件。
  另外两件,他们怀疑一个在秦陵,一个可能流失海外了。
  “这保存状態。”技术员调出数据,“不符合两千年海水浸泡的预期。”
  眾人仔细查看著各项检测数据:金属成分分析,结构扫描,腐蚀痕跡测算-所有结果都显示,这件器物虽然形制古朴,但实际损耗程度极低。
  它的表面只有轻微的氧化痕跡,金属质地依然坚硬,时间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跡微乎其微,和船舱右侧如出一辙。
  正当眾人研究数据时,画面突然晃动了一下。
  那个“司南”突然动了起来,三层圆环以不同速度旋转,中央的指针微微颤动,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整个装置在水下安静地运转,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跡象,最终稳稳指向某个方向。
  指挥中心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盯著屏幕上那个自行转动的古老仪器,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不解。
  技术员迅速调出海底地形图,將司南指向的方位延伸成一条直线。
  红线穿过层层海图,最终与二號信號点,黑石礁的位置完美重合。
  机器人保持固定拍摄,画面中那个神秘的器物遵循某种未知的规律运作继续自行转动,这次指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它反覆转动,最终呈现出清晰的规律性。
  他们快速记录著数据。
  “已经完成12次完整记录,”技术员调出数据图表,“运动轨跡完全重复。”
  有人盯著地图上標记的四个点:“其中一个方位我们已经知道对应什么了。”
  他指向东南方向的標记点,正是他们最早发现异常的二號信號点位置。
  “其他三个方位,目前没有已知的关联目標。”
  那个器物再次转动,勺柄精准地停在了西北方位,与之前的记录分毫不差。
  对於这个不同於任何已知秦汉时期的器物,一直以来都不確定是干嘛的,如今倒是变得清晰明了。
  “记录完整循环周期,准备对已知点位进行验证。”
  分析人员为了寻找相似案例,调出了渤海海域的详细海图。
  他们在上面仔细地標註出一號点和二號点的坐標,通过连接这两个点,他们延伸出一条线。
  同时,结合歷史文献中徐福船队可能的航线记载,查阅了地方志和海事档案,重新梳理了徐福东渡的所有现存记载,特別关注船只数量,编队方式和航线描述的细节,整理出秦汉时期沿海港口的位置信息。
  通过反覆研究推算,初步划定了三条可能的古代航行路线。
  他们將文献中的方位描述转换为现代地理坐標,在地图上叠加出航线轨跡,
  根据史料记载,筛选出有可能的古代泊锚地,这些地点如今都已演变成现代渔港或彻底荒废。
  外勤小队分成三支小队,分別前往最有可能的三个地点。
  第一小队携带深海探测设备前往最北端的海域,第二小队奔赴一处现已废弃的古军港遗址,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第三小队则南下前往一个叫月亮湾的地方。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三个红点在地图上缓慢移动,分別代表外勤小队的位置。
  每当发现可疑目標,系统就会自动標记一个黄色感嘆號,並同步上传影像资料。
  技术员们紧盯著不断更新的数据流,將每个异常点与已知的沉船记录进行比对。
  海域监测站调整了扫描参数,开始重点捕捉与一號点相似的波动特徵。
  值班人员目不转睛地盯著频谱分析仪,记录每一个微小的异常信號。
  岸上调查组走访了沿海村落,向当地老渔民收集关於“鬼船”或“海市蜃楼”的口述歷史。
  並將每一份访谈记录都立即数位化,上传至中央资料库进行关键词分析。
  特殊设计的浮標被投放在调查区域,温度,盐度,水流速度等信息不断地传输到指挥中心。
  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分析从一號点採集的水样和沉积物。
  他们將样本置於设备下,仔细观察著每一个参数的变化。
  此时。
  月亮湾。
  “老张!你又把钓鱼穿的衣服扔洗衣机里!”李梅的吼声从卫生间传来,紧接著是洗衣机盖子被狠狠摔上的声响。
  此时,老张正蹲在客厅地板上,全神贯注地整理著钓具。
  听到李梅的吼声,他头也不抬地回道:“我那不是忘记了。”
  声音中带著一丝无奈和敷衍。
  “忘记?上礼拜也是这么说!你看看!这味道洗了三遍都没去掉!”李梅怒气冲冲地从卫生间走出来。
  老张缩了缩脖子,赶紧转移话题:“哎,你看老刘今天钓的这个。”
  说著,他迅速掏出手机,熟练地点开钓友群。
  群里的消息正像潮水一般不断刷屏:【浪里白条】:爆护了兄弟们!东堤3號位,半小时!
  【钓鱼王】:牛逼啊!用的什么饵?
  “四斤二两,这体型——”老张看著手机屏幕,不禁发出讚嘆。
  “少跟我扯这些!”李梅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將衣服甩到老张头上,“人家老刘钓的鱼往家里拿,你倒好,钓的那几条猫都不吃的小鱼苗还好意思发朋友圈!”
  手机嗡嗡震动起来,群里又弹出新消息。
  钓友“浪里白条”发了段小视频,画面里一条银光闪闪的活鱼箱里扑腾,鱼尾拍打著水面,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
  “看什么看!”李梅一把抢过手机,“上个月买的那根两千多的鱼竿,到现在连本都没钓回来!楼下小超市的带鱼才多少钱一斤?”
  “这不钓鱼讲究的是个乐趣”老张试图解释。
  “乐趣?”李梅声音拔高了八度,“你那些『乐趣』了多少钱?鱼竿,鱼线,浮漂,钓箱,还有上周买的那个什么———“”
  “路亚竿。”老张小声补充。
  “对!又是小两千!上周日钓的那盆小杂鱼,光油钱都不够!”李梅越说越激动。
  儿子从作业本里抬起头:“爸,给我带个海星回来当標本唄?”
  “小孩子写作业!月考数学这么差还想著玩?你爸就是被这群狐朋狗友带坏的!”
  老张赶紧把最后几包鱼饵塞进背包:“今天肯定不空军。”
  说著,赶紧带著东西离开。
  防盗门关上的瞬间,老张长舒一口气。
  电梯里,他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点击,在群里发了条消息:“月亮湾走起!
  3
  群里立刻热闹起来。
  “老张今晚准备搞大傢伙啊?”“记得带失手绳,前天那边起大鱼了。”“我刚到。”
  小区楼下,老张把装备绑在电动车后座。
  他特意摸了摸口袋,確认车钥匙和打火机都带上了,这才放心地跨上电动车。
  骑出小区时,保安笑著打招呼:“又去餵鱼啊?”
  “今天非得钓个大的回来!”
  小区路灯下,老张的电动车后座绑著钓箱,竿包斜插在侧面,在灯光的映照下,形成一个长长的影子。
  导航显示到月亮湾要骑20分钟。
  等红灯时,他刷了刷潮汐app,今晚大潮,水位差2.3米,西北风4级。
  一路无事。
  不多时,他抵达了地点。
  月亮湾的防波堤上已经亮起几盏头灯,像黑暗中的星星。
  “老张!这儿!”远处传来钓友的喊声。
  “你们先玩,我去老位置!”
  老张停好车,扛著装备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最远的那个钓点。
  碎石路不好走,他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湿滑的苔蘚。
  来到老地方,架好竿架,熟练地绑好钓组。
  铅坠划破夜空,“扑通”一声没入漆黑的海水,溅起一朵小小的水。
  此时,海水拍打著水泥堤岸,泛起白色的泡沫,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浮漂隨著波浪轻轻晃动,远处城市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碎成一片闪烁的金箔。
  老张点了支烟,盯著那根发光的浮漂,等待著第一次咬鉤的颤动。
  没一会。
  浮漂突然沉了一下,老张立刻掐灭菸头,双手握住了鱼竿:
  “来了!”
  隨著鱼竿拉起。
  “靠,又是小鱼!”老张满脸失望,嘴里骂骂咧咧著,但还是將巴掌大的黑鯛扔进冷藏箱。
  隨后用力甩竿,“扑通”一声落入远处的黑暗之中。
  海风渐渐变凉,带著丝丝寒意,老张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外套。
  看著平静的浮漂,他感到有些无聊,便掏出手机来打发时间。
  手机屏幕亮起,钓鱼群里的消息提示显示99+。
  老张刷著群里的鱼获照片,那些大鱼的照片让他心里痒痒的。
  跳转到了短视频平台,算法似乎很懂他的心思,精准推送的全是钓鱼內容:《一夜狂拉300斤!这片野塘的鱼疯了,钓到凌晨3点手抽筋!》《神秘钓点曝光!3小时钓满一船,隔壁钓友直接看傻眼!》
  他打了个哈欠,机械地上划刷新。
  突然,一条標题突兀地插在钓鱼视频中间:《歷史真相:徐福东渡最终结局》。
  画面里是个戴眼镜的学者,背后的墙上写著毕业於“北美联合海洋学院”。
  老张原本正要划走,却听见视频里说:“..根据北美联合海洋学院的最新碳同位素研究,徐福东渡船队的残骸极可能沉没於大陆架边缘,通过模擬洋流分解模型,我们发现一些船员的遗体在漫长岁月中被深海微生物和甲壳类生物分解,最终转化为海洋基础营养物质—.”
  学者身后的屏幕闪出一张夸张的3d动画示意图,显示骷髏被鱼群啃食的画面。
  “这些有机质进入海洋食物链后,经过上千年的生物富集作用——”他停顿一下,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我们现在吃的带鱼,黄鱼甚至鰻鱼,肌肉组织中很可能含有当年船队的呢,生物质成分。”
  “瞎扯淡,这营销號骗傻子呢。”老张嘟著划走视频,可没想到下一条又是相关內容:《渔民意外打捞到秦代器物》。
  这次画面里是个青铜物件,躺在渔网中间。
  评论区热闹非凡:“建议留著当诱饵,说不定能钓到美人鱼。”
  “上次在礁石区捞到个怪东西,第二天就发烧了。”
  “这怕是上周的,能卖5块呢。”
  老张正看得入神,他的浮漂突然猛地下沉,竿尖瞬间弯成夸张的弧度。
  他先是一愣,隨后手忙脚乱地抓起鱼竿,线轮在鱼的拉扯下吱呀作响。
  “这次绝对是大货!”老张兴奋地大喊。
  他双手紧紧握住鱼竿,身体微微后仰,鱼线割开海水,发出“嗖嗖”的声响。
  远处,月光照不到的海面上,泛起了不自然的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