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母后在上
除了那位上了年纪的吐蕃大相,其余使者都被兵卒拖死狗一样直接拖了出来,然后丟的远远的,逼他们原地坐下,看著天上冰冷的月光无能狂怒。
朝野上下都知道右羽林军大將军一碰到吐蕃相关的事务就会变得极为暴躁上头,但武安用事实告诉他们,自己一碰到和吐蕃有关的人和事只会想杀人。
“跪。”
武安走进房间里的时候简单了当的提醒了一个字。
吐蕃大相赞悉诺苦笑一声,道;“在下曾经读过很多中原的史书,不管是豪族门风还是世家家传都令人心嚮往之,所在下以为大唐的贵人必然风雅。”
“在上是大唐的大將军,为什么要跟蛮夷讲道理?”
“几十年前,当年的天可汗说四海归一,天下皆其子民。”
“哦9
武安坐在桌上,低头看著他:“那几十年后,你们为什么要撕毁盟约,以子民之身背叛宗主之国,这事,说不过去吧?”
吐蕃大相立刻诚恳而服帖地在他面前跪伏下来,只可惜毕竟是老了,而且看上去很不习惯跪人,至少比起外头的那几个倭人的跪姿要差得多。
武安站起身,居高临下的看著他。
“贞观十年,彼国松赞干布率贼军入寇,为我大唐將士所击败,故彼松赞干布上疏臣服,我大唐太宗文皇帝不绝天下之心,恩准休战,还把我国的公主嫁给彼国国主为妻。
龙朔二年,我国太宗皇帝大行不过数年,吐蕃不奉唐詔,次年攻灭吐谷浑,霸占河湟地。
麟德二年,吐蕃再度发兵安西,又离间突厥和大唐关係,以至於两个突厥可汗自相残杀。
往后几年不断收容突厥叛逆残党,纵容其在大唐边关上四处劫掠滋事。
数十年里,战火不断,大唐对吐蕃已经仁至义尽,哪怕是养个狗,都知道对主人老老实实的,
说实话,我国朝廷也是第一次看到你们这样喜欢牙咧嘴的狗。”
自古以来,大国永远是千篇一律的跋扈,言语上的些许爭锋虽然短时间內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但肯定能让人很爽。
吐蕃大相的气息自始至终很稳定,他抬起头,诚恳的问道:“在下已经很老了,羞辱我这样一个老人,想必不能让大將军开心,我国尚且有数十万披甲在青海河畔枕戈待旦,如果大將军愿意,
在下愿意带大將军去看看吐番人的血性。”
武安立刻问道:“一言为定?”
吐蕃大相愣了一下,心想著这句话说出去就算是大唐天子也要慎重相对,可这个青年竟然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意味。
在看到青年眼底的某些神情之后,吐蕃大相竟然也有点不敢再接话了,而是苦笑著回答道:“我国战死了很多青壮,此后必然永远侍奉大唐天子,继续做大唐治下最忠诚的臣属。”
“给出八百万石粮食,我可以做主,十年內不灭你的国。”
你他娘说的是人话?
吐蕃大相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今日换一个场合,这大概是一句可以商量的玩笑话,但今日这位大將军不管是为了灭吐蕃的威风还是要为自己牟私立,他的言行都已经远远超过了敲打试探的范畴。
“老夫已经很老了,如果此行死在长安,或许能激起吐蕃上下的血勇。”
“你觉得自个这种人模狗样的言行能够比得上中原人物的风骨?”
武安毫不留情地回答道:“本將军现在很希望你多说一些激怒我的话,因为我现在圣眷在心,
手中又有军队,而且我还年轻气盛听不得阴阳怪气,你要是再不卑微一点说话,说不定我明日就要开始往河西增兵,我说到做到。”
吐蕃人就算再有血勇,又有什么资格能与唐人相提並论?
当年大非川之战,朝廷上下都承认战败,当时的决战是四十方吐蕃军队围攻五方唐军,而若是让武安来的话,如果真有决战的那一日,他一开始就会推动数十万唐军跟自己一起上战场。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反正我要先灭了你的国。
吐蕃大相终於承认道:“吐蕃,不值得大將军这样发脾气,但是那么多粮食是真的拿不出来了。”
他此行带来了文成公主的“养老钱”和一部分赔款,只不过唐人的条件当然不可能全盘答应,
就连武安也不知道,大唐发给吐蕃的一封书信里明確要求吐蕃赔付的是一千二百万石粮食。
天后的胃口比武安还大。
“那就分期付款吧。”
武安话锋一转,淡淡道:“起来吧,大相在吐蕃国內也是养尊处优的贵人,总不能在我这儿受委屈了。”
吐蕃大相顿时苦笑起来,自己在他面前不到一个时辰受的委屈简直超过了这辈子的总和。
“其实我的要求很简单,如果能做到的话,吐蕃和大唐之间就少了我这个隔阁,你很清楚我为什么会如此仇视吐蕃,但就算是我,也承认我这辈子很难攻灭你的国家,但我確实有能力让你们经营了几代人的国家就此彻底衰落。”
武安盯著对方,一字一句道:“把你的弟弟交给我,我要活的。”
“如果交了,就不再开战?”
“赔款全免,战火熄灭,吐蕃仍旧是大唐的臣属。”
噶尔赞悉诺默默的低下头,似乎是在思考要不要真的把自己的弟弟噶尔钦陵交给唐人,让后者发泄过去十年里的怒火。
“其他人不懂,但我知道,你是一个守诺的人。”
天后坐在书案后面,有些玩味的问道:
“越王妃我看过,虽说也只剩下几年时间的美,但也確实是个美人,你答应她我还能理解,但你为什么要答应那个吐蕃人?”
“他说要把吐蕃前任赞普的女儿嫁给儿臣,儿臣好色,就从了。”
又在敷衍我......天后嘆了口气,她转身看向窗外,一窗夏在雨中萧瑟摇曳,不断地有瓣隨风零落成泥。
“你如果一味由著性子去做事,以后的路是走不远的,做官,最重要的就是忍耐。”
“儿臣受教。”
“你受教个屁。”
天后瞪了他一眼,罕见的说了一句脏话,认真道:“过几日早朝,你上疏,建议我给武家立宗庙,在这当口,你最好不要节外生枝了。
“儿臣明白。”
天后看著面前看似毕恭毕敬的英武青年,嘆了口气,道:
“若是立了宗庙,你就该封王了,若是封了王,你到时候才能真正有资格在短时间內调动起千军万马。”
她竖起三根纤细的指头,隱隱还沾著墨痕。
“若是本宫和你商量的那件事真的成了,本宫会无条件支持你率军討伐吐蕃三年。”
武安眼神微动,后退一步,对著天后躬身施礼。
“圣人在上,请受儿臣一拜!”
天后很是满意的嗯了一声。
“我儿快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