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晚唐岭南创业史 > 006 遗言
  四人议定,苏章返回军营后,即调前营和左营两营一千人马在入夜后悄悄进城接管城防。
  三处城门各派二百五十人把守,余下二百五十人守在城东南的粮仓一带。
  陈璫则率三百亲卫拱卫州衙及武库,居中策应。
  驻扎州城的五百州兵,留四队人守备州衙外围,其余六队则以火为单位,在城中巡逻。
  苏章镇守大营,除派出警戒的游骑巡船外,召回所有在外军士,锁闭营门,確保剩下的三营战兵、一千二百辅兵和水军不生乱子。
  並约定联络信號,隨时支援。
  同时查验人数,从速统计应归未归之人,快马送回州衙。
  將这些未归之人在城中的位置,作为重点风险区域,加密巡逻。
  几人计议已定,正要散去,管家刘贵急匆匆进来:“大郎、二郎,阿郎醒了,大娘子让你们过去。”
  “走,陈副將和苏都候也一起来吧!”刘隱起身领头匆匆出门,几人跟在身后,朝刘谦臥室而去。
  进了臥室,只见刘谦已然靠坐在了床上,韦氏和刘岩守在边上。
  此刻刘谦连日苍白的脸上,一反常態,却是红光满面。
  刘隱心中咯噔一声,情知这是迴光返照了。
  “阿耶!”刘隱和刘台低呼一声,来到床边。
  刘谦看了看床边的韦氏和三个儿子,眼中夹杂著欣慰、留恋,笑了起来。
  “使君!”陈苏二人这时出声,衝著刘谦行礼。
  刘谦看到陈苏二人,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藏著的一缕焦虑散去,变得更为平和。
  “你们且稍待一会,方才我亦遣人去请卢別驾和韦司马了。”刘谦朝他们点了点头。
  別驾和司马的府邸离州衙都不远,没多久便都来到了臥室。
  別驾卢映祥,河东人氏,今年四十六岁,两年前被贬来到封州。
  来到封州后,卢別驾早早向刘谦表明,自己在封州就想躺平,等著回中原,绝不会插手州中之事。
  刘谦自然是欢迎之至,待之甚为优厚。
  卢映祥也知情识趣,需要他的各项工作都很配合。
  司马韦寻,今年三十八岁,乃是韦氏娘家人,精明能干,三年前被族里专门安排来辅佐刘谦。
  到任后颇多划策,为刘谦所赏识。
  此刻,军中、州中的头面人物、有权人士都挤在这小小的臥室中了。
  要是现在有反贼把屋里的人一网打尽,那封州就要一朝变天了。
  刘谦把眾人喊到身前,临终託孤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刘谦喝了一口水,看著屋里眾人,缓缓开口道:“吾自中和三年就任封州,迄今十二年矣。”
  “这十二年间,吾殫精竭虑於政事,所幸上有眾贤才辅佑,下有眾將士用命,这才有了今日之局面。”
  “吾前几日偶染小疾,不意转杂他病,竟至药石无用,殆不自济矣。”
  “想吾以牙校之出身,能有今日,却也可以称得上无恨了!”
  “只是將死之际,却也还惦念吾创下的这份基业,希望能延续下去。”
  “吾儿昭贤,少时即有贤名,这些年来佐理州中军政,亦颇显才具,想来眾位也都看在眼里。”
  昭贤乃是刘隱的表字。
  “吾去之后,若诸贤达能不吝赐教,辅吾儿成事,则吾实无憾矣!”语毕,刘谦转头看著眾人。
  “使君有命,我等敢不竭力效死於参军!还请使君勿忧,安心將养身体,必能克日康復!”刘谦话音刚落,韦寻便领头表態。
  韦寻出身世族,对这类权力交接之事,自然是不陌生。
  “使君勿忧!”卢、陈、苏三人亦紧跟著表態。
  “诸位心意,吾知晓了!”刘谦歇了一口气,对著刘隱道:“昭贤,为父去后,州中军政尽託付於汝了。”
  “汝须勤勉谨慎,儘早熟悉诸事。遇有难决之事,可多问计於诸贤。汝弟元达,向有勇略,可任之以事,日后当为汝一大助力也。”
  “方今五岭地面盗贼仍然肆虐无止,而封州有精甲犀械,汝等兄弟须同心同德,常思建功立业,此机不可失也!”
  力气交代完军政之事,刘谦脸色肉眼可见暗淡了下去。
  抬眼看了看韦氏和三个儿子,刘谦又接著对刘隱道:“大郎,为父走后,这家就交给你了。”
  “你要孝顺服侍你阿娘,照顾教导好你两个弟弟。特別是你三弟尚年幼,须好生教导。”
  又看著刘台道:“二郎,你也年岁不小了,日后当多多替你兄长分忧。为父给你取字元达,实对你寄有厚望,如今却是看不到了。望你有始有终,慎终如始。”
  又看了看刘岩:“三郎,今后你当事兄如父,勤修文武,早日成才为家分担。”
  最后看著韦氏:“娘子,你我夫妻一场,这一生为夫甚为感念。为夫走后,你自要好生爱惜身体。若有来世,再与你续今生之缘。”
  “吾,去也。”
  说完,溘然长逝。
  “郎君!”
  “阿耶!”
  “使君!”
  眾人悲呼。
  眾人一番泪洒过后,刘台跟著兄长诸人,退出了臥室,来到了书房议事。
  丧事自有一干人等按规矩操办。
  “郎君节哀。”还是韦寻率先开口:“使君新丧,郎君须及早安排好诸事,以防不测。”
  “韦司马所言甚是。权不可一日无主,郎君动作需越快越好。”卢映祥附和道。
  刘谦年纪和他相仿,却没想到说没就没了,卢映祥不觉有些萧萧然。又想到刘谦生前待他颇厚,忍不住一反常態开口。
  卢韦二人年岁都长於刘隱,故没称呼他的官职,反而称呼更显亲切的郎君。
  刘隱理了理情绪,向二人拱手道:“多谢两位提点。家父既去,为防生乱,我意调一千兵马入城,维持秩序。诸位以为如何?”
  按说卢韦二人是刘谦认可的,否则也不会在临终之际召到床头。特別是韦寻,天然是刘家铁桿。而且表现得也很忠心。
  不过刘隱有自己的考虑,依然没有对卢韦二人全盘托出。
  对自家兄长的选择,刘台也没什么话说。当权者嘛,多几个心眼子没坏处。
  不过在他看来,只要一千兵马进了城,那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郎君此举必要。不过为免城中百姓惶恐,兵马在入夜后再入城更为妥当。”
  这次竟然是卢映祥先开口。看来刘谦之死对他还是有些刺激。
  “卢別驾言之有理,我附议。”韦寻也认可卢映祥的提议。
  “末將附议。”陈苏二人亦开口。
  这和原本的计划一致,二人自然也不会反对。
  “既如此,那就调兵之事就交由苏都候了。”
  “末將遵命。”
  “家父的死讯,还得差人报与广帅。信函之事,还想劳烦卢別驾安排,不知可否?”刘隱问道。
  “此固我本分也,郎君勿扰。”卢映祥很爽快地应下。
  “韦司马,劳你点验州中府库財物,以备后续之需。”刘隱接著安排。
  “在下领命。”
  不论是后续安排刘谦丧葬,还是可能存在的平乱,以及刘隱接任州中军政之职,少不得都得赏赐一番。
  提早数好財物,也好心中有数。
  刘隱又把之前定下的州兵的安排说与二人知晓,二人自然没有异议。
  几人又商议些別的安排,刘隱也都一一妥善处理。
  期间刘台提到,如今隆冬时节,天乾物燥,为防歹人纵火,建议以州衙名义,让各处多储灭火用水和器物,以备不时之需。
  卢韦二人见刘隱兄弟二人处变不惊,都是心中暗赞,隨即各自离去处理手头之事。
  陈苏二人也按此前商议,各去安排。
  屋里只剩下兄弟俩,刘隱看著刘台问道:“二弟,方才父亲的临终遗言你也听到了,你可有想好做哪些事?”
  刘台想了一会,认真道:“大兄,之前我说的愿为兄长前驱扫平四方,是我的真是想法。”
  “所以我想先去军中歷练,待之后时机成熟了,我想为我们家再练一支精兵!”
  “二弟的勇略连父亲都夸讚,你入军中,必能如鱼得水!不管是歷练,还是练兵,为兄都会全力支持你!”刘隱也做出承诺。
  值此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兄弟二人再次各自表明心跡,感情和信任又更深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