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对高元琯道:“我还以为你要说龙布是偷袭,但是你没说,这很好。”
高元琯道:“大哥你也太小瞧我了,输了就是输了,找什么理由都是输了。”
“哈哈,不错,就是这个理。”
兄弟几人正谈笑间,牙兵进来通报,“有紧急军情,吕判官请大帅速去节堂。”
陈诚已经知道德州那边的军情。有战略系统在,能清楚地看到哪些地盘被敌人占了,还能看到敌我双方的军队部署情况。只要是在己方的领土及其周边,或者是己方部队的周围,就能查看敌军的部署,具体能到0.1k,也就是说,敌军兵力在100人以上,就会被发现。
要是少於100人呢?比如说99人,那就显示不了。
系统就是这么的死板、僵硬,以及好用。
吕方在南边连吃败仗,一连丟了四座城池,如今梁军已经打到了平原,只要拿下了平原,就能直趋德州城下。河北平原上是没有什么雄关险隘的,能作为防御支点的,就是一座座的城池。
河流只能稍微延缓一下敌军的脚步。河北大地上的河流既不宽,也不急,很容易就能强行渡过去。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分兵从上下游绕过去费不了多少事情。
对吕方来说,要是平原丟了,接下来就只能打德州保卫战,由不得他不急。
陈诚要的就是用德州区消耗梁军的兵力和士气,要是能拖到入冬下雪最好,要是没办法拖那么久,至少也要坚守一个月。在这期间,他会派出兵马,或者是亲自带兵袭击梁军落单的小股部队,但不会跟梁军进行决战。
平原县?要是能守住,那是最好。战后守城將领官升三级,军士倍加赏赐。要是守不住,那就只能怪他们命不好。
平原县要是守不住,城中兵马会不会投降?
九成的可能性不会。梁军进入深州和冀州之后,关闭城门,大肆屠杀赵兵,消息传开后,谁还敢投降朱温?投降也是个死,还不如拼了!
陈诚对接下来的仗要怎么打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他原本还想著在短时间內点亮青铜火炮科技,但是研发的进度很是令人捉急。沧州有铸钟的匠人,能铸钟就能造大炮。火药的配方很简单,硝石、硫磺和木炭,配平化学方程式也很简单。
理论上,在商周时期就能造出能用的青铜大炮。
但是,要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生產力和提纯能力,炭、硝和硫的杂质很多,配备火药不能按照方程式来。陈诚以前是化学专业的,记得一大堆的合成方法,但是没有合適的提炼手段,在造火药方面也只能慢慢摸索。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而且他还存了一个心思,要是自己弄出来了火药武器,会不会被其他藩镇给学了去?梁国国力最强,要是朱温得到了造大炮的技术,那可就不太美妙了。
比拼数量,天下间没有任何势力比得上樑国。
火炮什么的,还是先放放,等有了一大块地盘,等將內部的骄兵悍將给理顺了再说。要是能理顺的话。
来到节堂上,幕府的几位主事人都已经到了。吕兗先通报了一遍情况,然后询问道:“平原岌岌可危,要不要出兵救援?还请诸位拿出个方略。”
陈诚道:“吕判官有何高见?”
吕兗的长处在於处理政务,要是说到带兵打仗,他也能带著兵马守城。决胜於两军阵前不是他所擅长的,但是在战略方面看的很准。“敌军兵马眾多,现在还不到决战的时候。”
“须得以坚城消耗梁军锐气,然后才是决胜之时。”
义昌军牙兵装备很好,训练有素且士气高昂,但是数量太少,只有3000人。加上铁骑都1000骑兵,也就4000精锐。至於义昌军的其他部队,装备上比不上樑国的禁军,同等数量交战,或许不会落下风,但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仗是人打的,但是装备好的一方就是会占便宜。
吕兗的想法跟陈诚不谋而合,弱势一方就得要先为己之不可胜,然后可以胜之。
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方战胜,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不会被敌人战胜取决於自己,战胜敌人则取决於敌人的有机可乘。
战爭的胜负决定於敌我双方力量的大小,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在力量的对比上使自己处於绝对优势,造成一种迅猛不可抵挡之势。
但是,“將士们强烈要求出战,”掌书记尹正说道:“若是一味坚守,只怕有损士气。”
不仅仅是德州那边的將领和士兵想要出城野战,待在沧州的牙兵和铁骑都的军士们也赞同跟敌人硬碰硬地打一场。这也是时代的风气之一,各地的武人都喜欢列阵而战。可以说这个时代的武人残暴、骄横,但不能说他们没种。
要是节度使不敢野战,会被军士们所鄙视。之前赵思政认为己方兵马数量处於劣势,不敢出城野战,结果就是军士鼓譟,裹挟著他强行出战。等到吃了败仗,將军们就砍了赵思政的脑袋投降了。
陈诚心中冒出一个念头:那帮傢伙不会打的是同样的主意吧?
陈诚看向孙鹤,“副帅以为如何?”
孙鹤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敌眾我寡,坚守才是上策。”看来他是赞同吕兗的话了,但是孙鹤接著又说道:“將士们的呼声也不能不听。”
不能不听,不敢不听,要是不听將士们的呼声,搞不好哪天晚上就有全副武装的甲士衝进来了。军士们需要一个节度使,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財產。要是不能做到这点,那还要个鸟的节度使?
陈诚有些无语,孙鹤还是太滑头了,像是说了,实际上什么都没说。
孙鹤没多少野心,也没有多少责任感,他就想著好好过日子,但现在的节度使是他妻子的弟弟,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只说一些模稜两可的话了。孙鹤停顿了一会,又说道:“大帅不如率兵在德州城南,沿马颊河下寨。如此,进可攻,退可守。”
马颊河大部分地段不过四五米宽,一些地方深度不超过一米五,挑个水浅的地方,骑兵隨便就衝过去了。但这终归是一条河流,沿河下寨便不用担心被围攻,还可以藉助河流运输补给和士兵。
屯兵於此,可以威胁平原城下的梁军,使其不敢全力攻城。要是战况不利,还可以退回德州城中,確实是进可攻,退可守。
为什么吕方不能这么干?因为他就算是沿河下寨也打不过.......
梁国的龙虎军、天武军等禁军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关键是数量还多。吕方本来自负武勇,能开三石弓,但是梁军那边有大量的重弩,人家根本就不跟你比弓箭,每次交战都是先用重弩射上几轮,打乱阵型后,接著便是仗著人多势眾和身上的甲冑厚实,直接就冲了上来。
吕方在战阵上射杀了十几名梁国军官,但最终还是不得不败退了下去。
吕兗、尹正等人都认为可以沿著马颊河安营扎寨,但是吕兗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是梁军分兵攻击沧州,怎么办?
王茂章手里有五六万人,义昌军只有三万正规军。景州卢文进部要防备北边的刘守光,不能动,再扣除平原城里被包围的几千人,义昌军能动用的兵马只有两万。梁军完全可以依仗兵多將广的优势,分兵抄略义昌各地。
陈诚有应对之策,“如果梁军分兵抄略沧州,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兵马较少,不足万人,那我们就集中兵力將其吞掉。第二种是梁军出动万人以上进攻沧州,那就主动出击,在平原城下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