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大学,职工健身房。
空气瀰漫著铁锈味和隱约的汗息。
臥推架前,一个约莫一米七五的壮硕男人正被一群年轻面孔围著,陈莽赫然也在其中。
他留著利落的短寸,肌肉如岗岩般垒砌。
正是赣省健身健美协会副主席、中国首张健体职业卡得主——林战!
令陈莽感到意外的是,这位业界传奇人物的气质与那身极具压迫感的体格截然不同。
“战哥战哥,我臥推胸肌总是找不到发力感怎么办?不是斜方酸就是三头酸……”
“来,辛苦你先来示范一下。”
“大家看他,这肩胛骨都飞出来了,斜方三头不酸才怪了。”
“沉肩夹肘,大臂水平內收。”林战微微顿了一下,“当然了,每个人的体態,臂展都不一样,咱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刻他声音沉稳,语速不疾不徐,哪怕面对学员们略显稚嫩的问题,也耐心解答,眉宇间不见丝毫倨傲,反而透著股学者般的谦和。
围在他身边的,要么是自费报名参加他线下训练营的学员,要么是亲传弟子,再就是……陈莽这个关係户。
陈莽挤在最前排,听得格外专注。
上周採访过后,陈莽没多犹豫,直接找了校领导。
他目標明確:想跟著这位真正的顶尖高手取取经。
於是,这个“关係户”此刻便站在了这里,成了林战临时课堂里的一员。
“手腕中立位,肩胛骨下沉,核心绷紧。”林战躺上臥推凳,双手握住槓铃,小臂与地面垂直,动作標准得像教科书里的示范图。
“想像把槓铃掰弯……”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起槓时別急著推,先感受重量。”
槓铃缓缓下落,触胸的瞬间,他胸肌如弹簧般蓄力,隨即爆发性地推起,动作流畅得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看到没?不是靠手臂硬顶,而是胸肌主导发力。”
他坐起身,指了指自己的胸大肌,语气耐心得像在教小朋友繫鞋带。
林战环视一周:“谁想上来试试动作?”
学员们面面相覷,跃跃欲试又怕露怯,你推我搡地磨蹭了半天,愣是没人敢第一个上。
眼看气氛僵住,陈莽没多废话,径直走到空著的臥推架前。
他隨手拨弄槓铃片——咔噠、咔噠——两边各加了两片20公斤的铃片(加上槓铃杆自重,正好100公斤)。
这个重量,对现在的陈莽而言,纯粹是热身级別。
在林战沉静如水的目光注视下,陈莽深吸一口气,稳稳下放,爆发推起!
在旁人看来陈莽的动作標准得如同教科书演示——槓铃轨跡笔直,节奏控制精准,核心绷紧如铁板。
一个、两个、三个……直到第十二次推起,他才將槓铃稳稳落回架子上,气息甚至都没乱。
“臥槽!大佬搁这儿做有氧呢?!”
“不是哥们儿!你这让我还练个der啊!降维打击是吧!”
“谢邀,已经去网上下单瑜伽裤了……”
周围瞬间炸开了锅,惊嘆和哀嚎混作一团。
陈莽被这群活宝逗得嘴角直抽,差点没绷住笑出来。
然而,站在一旁的林战却微微闭上了眼睛,似乎在脑海中回放刚才的每一个细节。
几秒钟后,他睁开眼,声音平稳却带著不容置疑的精准,瞬间压下了场內的喧闹:
“核心绷得不错,启动爆发力也够。”
他先肯定了基础,隨即话锋一转,手指精准点向陈莽的肩背连接处。
“但你的肩胛骨,在推起后半程,稳定性掉了。
这导致你胸大肌下束的募集感不足,力量传导有点散。”
他又指了指陈莽的手腕:“手腕角度在最后三下有点塌,小臂代偿多了。重量对你轻,但细节不到位,练久了反而容易伤关节。”
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刚才还嬉笑惊嘆的学员们瞬间屏息,看向陈莽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原来大佬也会被挑刺”的微妙平衡感。
林战的话音刚落,陈莽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
真pro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他这两年的训练可不是瞎练。
本身就是医学生,解剖学就有基础。
为了吃透这行,他还硬啃完了砖头厚的《健身营养全书》和《力量训练原理与实践》,把理论底子夯结实了,才敢去健身房当教练。
林战刚才指出的“肩胛稳定性”和“手腕角度”问题,正是书中提过、他自己却一直没彻底参透的细节盲区!
平时没人给陈莽点出来,虽说未必会出什么大毛病,但肯定是会影响进步的。
这针对性极强的点拨,比他自己摸索几个月都管用。
事实上,不少自费报名参加林战的线下训练营的人未必是有多热爱这项运动。
更多的是想留个眼熟,毕竟下个月的省级大学生联赛主裁就是眼前这位。
在林战手把手的矫正下,肩胛如何主动下沉后收,手腕角度如何保持中立,核心如何全程绷紧如铁。
【提示:肌肉记忆(特技)正在生效中!】
陈莽重新躺下,深吸一口气,稳稳推起。
嗡…槓铃离架的瞬间,陈莽就感觉胸口像被点燃了。
目標肌群的发力感前所未有的清晰集中,仿佛每一根肌纤维都被精准唤醒。
更让他惊讶的是,动作轨跡似乎更流畅了,完成同样的重量,竟比刚才轻鬆了不少!
林战抱臂站在一旁,锐利的目光扫过陈莽的每一次推举,从启动到顶峰收缩再到下放控制。
看到陈莽几乎立刻就能將要点融入动作,並且完成得乾净利落,他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讚许。
这小伙子,悟性真不错。
“嗯……动作顺多了。”林战走近,声音沉稳。
“其实关於槓铃臥推,”他略微犹豫后开口,还一边做了个扩胸外展的动作示意,“我个人更倾向於『开肘』去做(手肘微微外扩,而非紧贴身体)。
这样能让你做更多的『肱骨水平外展』,简单说就是更强调胸大肌的发力参与。”
他隨即又摇了摇头,苦笑一下。
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郑重的提醒:
“不过,这只是我基於自己身体结构和训练经验摸索出来的路子。”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学员,强调道:“每个人的骨架结构、柔韧性、关节活动度都不同!
盲目照搬別人的模式,尤其是这种细节,受伤的风险很高。找到最適合你身体的发力模式,才是王道。”
陈莽悻悻地看著林战。
战哥,求生欲太强了……
这甲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