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连襟是朱棣 > 第17章 朱棣:徐牧真是一口一口往我嘴里餵饭吃!
  燕王府外的校场被临时围起,厚重的帆布將四周遮得严严实实。
  朱棣秘密的来到了这里。
  校场在北侧留出一片开阔地那里早已挖好半人深的土坑,坑边堆著沙袋,正是“靖骑破阵銃”与“靖城摧锋炮”的试射阵地。
  朱棣一身劲装,腰间佩刀,身后跟著张玉、朱能与姚广孝,目光紧紧锁在阵前的两门新炮上,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拳。
  徐牧亲自指挥工匠装填火药,只见他將白火药按比例倒入“靖骑破阵銃”的炮膛,再塞进一袋铅制霰弹,最后用通条压实。
  “殿下,您往后退些,这炮的后坐力与声响,都比旧炮强上不少。”他转身提醒,话音刚落,便挥旗示意炮手点火。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炸开,校场地面仿佛都颤了颤,硝烟瞬间瀰漫开来。
  朱棣下意识眯起眼,待烟雾散去,只见百米外的木靶阵已被炸得粉碎——那些模擬南军步兵方阵的木靶,有的被霰弹击穿数孔,有的直接断成两截,碎片散落一地。
  “好!”
  朱棣忍不住低喝一声,快步上前,蹲下身查看木靶残骸,指尖抚过弹孔,眼中满是惊讚:“这破阵銃的威力,比孤用过的碗口銃强了三倍不止!霰弹覆盖面广,百米內连盾牌都能打穿,若是用来冲南军的步兵阵,简直是摧枯拉朽!”
  他都开始忍不住开始畅想起来,这样玩意儿要是用在南军这里,到底会造成何等的杀伤力。
  “殿下,可是要看看这个“靖城摧锋炮”的威力!”徐牧的声音传来。
  朱棣狠狠的点点头:“好!”
  隨后,“靖城摧锋炮”也完成了装填。
  这次试射的是铸铁开弹,目標是三百米外的模擬城门——那是用厚木与铁皮打造的假门,与北平府衙的城门规格一致。
  隨著又一声巨响,开弹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精准砸在假门中央,隨即“嘭”地炸开,铁皮被撕裂成碎片,厚木门板更是被炸出一个大洞,木屑飞溅到数十米外。
  当然,这是模擬的,实际情况可能没那么容易破开。
  但是,没关係,一枚炮弹不够,那就两枚,两枚不够,那就三枚。
  只要炮弹足够,肯定是能拿下来的。
  朱棣猛地站起身,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他是军伍出身,从少年时便跟著朱元璋打天下,对兵器的威力有著极致的敏感——这“靖城摧锋炮”的射程与爆炸力,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徐牧,你这炮,是给孤的靖难大业送了份大礼啊!”朱棣恨不得抱著徐牧亲一口。
  他之前感觉姚广孝对自己很重要,出谋划策,组建情报网络,但是,现在就感觉徐牧简直就是自己的亲爹,一口一口的往自己嘴里餵东西。
  他有些亢奋,语气中满是激动,“有这两样东西,別说南军的步兵阵,就是他们的城池,孤也有把握啃下来!”
  姚广孝走上前,看著两门炮,缓缓道:“殿下,新炮虽强,却需儘快量產。只是量產前,需先算清两项关键——一是咱们需多少门炮才能满足战场需求,二是如何在朱允炆察觉前,把炮造出来、藏好。”
  朱棣点头,目光转向张玉:“张將军,你常年领兵,你说说,这破阵銃与摧锋炮,咱们至少要造多少,才能在战场上占得先机?”
  张玉沉吟片刻,指著“靖骑破阵銃”分析:“殿下,破阵銃轻便,可隨骑兵作战。咱们现有的燕军护卫约三万人,其中骑兵占一万五。依末將看,每五百骑兵配一门破阵銃,既能保证机动性,又能形成火力网!”
  他快速的计算了一下,而后道:“一万五骑兵,至少需三十门破阵銃。另外,北平周边的卫所咱们还能爭取,若再收纳五千骑兵,就得再加十门,总计四十门,才能覆盖所有野战部队。”
  徐牧倒是有些意外。
  朱老四不是说八百就八百么?
  记错了,不是朱老四是李二风?
  不过,仔细想想,这俩货怎么可能要造反就带八百人?
  八百,只怕是心腹中的心腹了。
  张玉顿了顿,又看向“靖城摧锋炮”:“摧锋炮重,主要用於守北平、攻坚城。北平有九座城门,每座城门至少需两门摧锋炮驻守,防备南军攻城,这就是十八门;若咱们要南下攻德州、济南这类重镇,每座城至少需三门炮攻坚,预留十二门备用,总计三十门。这样算下来,破阵銃四十门,摧锋炮三十门,是最低限度的需求——少一门,战场上火力就弱一分。”
  朱能补充道:“张將军说得在理。而且这炮的弹药也得跟上,破阵銃的霰弹、摧锋炮的开弹,都得按『每门炮配百发』来造,不然打不了几轮就断了补给。还有白火药,需专门建作坊炼製,绝不能让南京那边察觉。”
  朱棣听完,眉头微微蹙起:“四十门破阵銃,三十门摧锋炮,再加海量弹药——要造这么多,需要多少工匠与铁料?又得多久才能完工?”
  徐牧上前一步,递上一份早已备好的清单:“殿下,臣已算过。北平周边有三家大铁匠铺,都是太祖时期军器监工匠的后人,可召集工匠两百人,他们的忠诚不是问题!”
  “铁料方面,臣已联络了山西的煤铁商,可秘密运来生铁五千斤、煤炭万斤,足够造炮与弹药。按这个规模,日夜赶工,破阵銃一月可造十门,四十门需四月!”
  “摧锋炮工艺复杂,一月造五门,三十门需六月。不过若是能再爭取两个月时间,让工匠熟悉工艺,不仅能提高產量,还能减少炸膛的风险。”
  顿了顿,他继续道:“起码六个月!”
  “六个月……”朱棣沉吟著,目光转向姚广孝,“道衍,你觉得,咱们能拖到那时吗?”
  姚广孝双手合十,缓缓道:“殿下,徐牧的情报还能再撑一阵。朱允炆正忙著削代王、岷王,暂时不会把重心放在北平;张昺、谢贵那边,咱们可让彭城伯再传些的假讯,麻痹他们。只要南京那边不提前动手,六个月的时间,足够咱们把炮造好、把兵练熟。”
  “提前也不怕!”徐牧道:“咱们可以一边打,一边搞生產火炮,这几个月的时间,最主要的还是搜集材料!”
  朱棣眼中闪过决绝,猛地一拍案:“好!就按这个计划来!徐牧,造炮之事全权交给你,需要什么,孤都给你调;张玉、朱能,你们负责护好铁匠铺与煤铁运输,绝不能走漏半点风声;道衍,你继续帮孤筹划,如何拖延南京的时间。”
  他走到两门新炮前,手抚过冰冷的炮身,语气坚定:“孤要让朱允炆知道,他削藩削的不是隱患,是孤的忍耐;他轻视的燕军,终將带著这两门大杀器,杀回南京,清君侧,安社稷!”
  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天,朱棣就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