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南明,开局请我当皇帝 > 第2章 太子朱慈烺
  南京皇宫,乾清宫。
  一少年缓缓睁开双眼。
  “我这是,在哪?”
  “小爷,您醒了。”边上一白面无须之人闻声靠了过来。
  少年有些疑虑,小爷?这人说话怎么这么客气?
  “头,好痛。”
  “快传太医!”那白面无须之人衝著门外大喊。
  疼痛感消失,少年只觉得脑海中多了一段记忆。
  一段本不属於他的记忆。
  亦可以说是,这具身体,原本的记忆。
  这具身体的主人名为朱慈烺,崇禎皇帝的太子,本应死於甲申国难,却在最后关头,被崇禎皇帝密令的新乐侯刘文炳、駙马都尉巩永固,拼死护卫,逃出了北京城。
  这个举动,与原本的歷史,完全不同。
  或许,那个崇禎皇帝也是个穿越者。
  只是,他穿越的时间太晚了,无力回天,只能尽最大努力,將太子朱慈烺送出北京城。
  那么,现在的歷史时空,就是南明了。
  南明之所以不同於南宋,在於,北宋灭亡时,距宋朝开国不足二百年。而南明距明朝开国已有近三百年。
  靖康之耻,宋朝属於壮年而毙。
  甲申国变,明朝属於寿终正寢。
  南明,不过是明朝尸体腐烂的过程而已。因为真正的明朝,早就死了。
  理清现状的朱慈烺长嘆一口气。
  遍读青篇三百史,不忍南明十八年。
  头太痒,水太凉,脑子坏了立潞王。
  南明的骚操作,实在是太多太多。
  不然,江湖上怎么会传言,南明史专治低血压呢。
  可望不可望,定国难定国,成功未成功。
  倒是承畴真成愁。
  南明,终成难明。
  天崩开局。
  穿越为太子的自己,必然是板上钉钉的皇帝。
  那就只有一条路了,不成功,便成仁。
  一旦失败落入清军手中,不敢想,不敢想。
  好在,自己是太子,正统性上没有问题,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內耗。
  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
  华夷需严辩,春秋存义。
  绝不能復南明旧事。
  “小爷。”一声轻唤打断了朱慈烺的思路,那白面无须之人领来一位医者。
  接受了原本记忆的朱慈烺认得的此人,太子的伴读太监,孙有德。
  “小爷,让这医者给您诊治诊治?”
  “不用了,本宫无碍。对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回稟小爷,今天是五月初一。”
  五月初一……自己昏迷了两天了。
  五月初一!朱慈烺猛然惊醒,距离歷史上清军南下,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
  时不我待。
  “小爷。”孙有德凑了过来,“在您昏迷的这两天里,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前来探望。”
  史可法代表的是东林党,马士英代表的是那四位总兵。
  虽然马士英已经无法控制那四位总兵,但四人在名义上还受其节制,马士英和他们,脱不清联繫。
  朱慈烺问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就是说了一些关心殿下病情的场面话,其他的倒没说什么。”
  “场面人,当然要说场面话。”朱慈烺一点都不奇怪。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那些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稳住那四位总兵。
  江北四镇拥立的弘光皇帝,郑家父子拥立的隆武皇帝,大西军拥立的永历皇帝,整个南明,儘是军阀的天下。
  在没有拥有直属於皇帝的嫡系部队时,朱慈烺只能先笼络住这些军头。
  “把史可法、马士英、黄得功、赵之龙等人,还有福王,全都召至奉天殿议事。”
  “是。”
  南京兵部衙门。
  东林党以及亲近东林党的官员齐聚於此。
  “路总漕,太子殿下南奔淮安,这么重要的消息,你为何不向南京通稟?”
  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慎言,止不住的朝漕运总督兼淮安巡抚路振飞抱怨。
  “但凡你要是早將消息送来,何至於让小人得志?”
  路振飞也冤枉,“四月二十九凌晨,我才接到属下稟报,太子殿下亲临淮安。路途艰险,想来太子殿下也是在那时才到的淮安。”
  “我也知道南京这边的情况,所以见过殿下后,我立刻调集兵马,护送殿下赶赴南京。”
  “再说了,福王殿下的事,我不止一次的向南京写信,可你们听我的了吗?”
  路振飞对东林党人心有不满,在这种危急时刻,竟然还能搞出拥立潞王的私心之举。
  “那你就不会派人骑快马將消息送到南京城吗?陆路怎么也要比水路快吧?”
  “我派人快马稟报南京了,可你们不在城中,全去了燕子磯!”
  “好了。”史可法怕再说下去会激化矛盾,赶忙出言制止。
  “太子殿下驾临南京,大位之事便不疑有他。先帝血脉得以保存,更乃大幸。”
  见到太子,史可法心中算是鬆了气。
  之前拥福还是拥潞,吵得不可开交。
  为了平衡双方,史可法最终决定,拥立桂王。
  奈何那四个军头支持福王。
  如今好了,太子殿下来了,福王、潞王都得靠边站。
  最起码东林党人不用再担心会受到福王的清算。
  户部尚书高宏图说道:“当务之急,还是儘快让太子殿下登基,以安定这躁动的天下。”
  “是极,是极。”眾人频频点头。
  这时,外面有一官员走来,向眾人行礼后,说道:“乾清宫传来消息,太子殿下醒了,正要召几位先生前往奉天殿议事。”
  史可法等人碰了一下眼神,“快走,咱们一起去覲见太子殿下,劝进殿下早登大宝。”
  奉天门前,接到太子令旨的官员陆陆续续赶来。
  赶来的官员,涇渭分明的各自站队抱团。
  东林党人是一波,勛贵是一波,宦官是一波,黄得功、刘泽清等四位总兵是一波,其他非东林党人是一波。
  为了表示重视,朱慈烺让新乐侯刘文炳、駙马都尉巩永固亲自站在宫门亲自迎接。
  当然,宫门外怎么站都不要紧,进了宫门就必须要有规矩。
  奉天殿殿门外,眾臣分文武而立,等候召见。
  站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处於南京权力最顶端的三驾马车。
  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
  南京守备勛臣忻城伯赵之龙。
  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
  还有,惴惴不安的福王朱由崧。
  殿门缓缓打开,孙有德行至殿外,立定於台阶之上一甩浮尘,拉长了声音:
  “传太子殿下令旨,召群臣覲见。”